新型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值得人们探讨和研究。植物配置景观除了围绕一定的主题思想和具有丰富的内涵,还应满足游客观赏游览的需要。
上海植物园兰室早在50年代就在朱德元帅的亲切关怀下,由上海市园林处领导计划筹建。1978年上海植物园建成开放时,兰室已具有占地2800m2、2000多盆兰花、100多个品种的规模。1982年2月曾举办过轰动上海的春兰展览。后因安全问题,兰室未再对外开放,只为保护品种而工作。1998年上海植物园计划扩建兰室,重新对外开放,让广大的游客更多地了解、认识中国这一著名的传统花卉。新建兰室开放区,位于原兰室的东侧,占地4600m2,是利用原地形改建而成的、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园中园。已于2001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
1、概况
兰室位于植物园中心部位,基本上四面环水,北临盆景园,南侧是环保植物区,东与即将建成的高架温室相望,西与植物大楼毗邻。分为兰文化展示区、北部山林区、南部开阔区、温室及生产、养护区(原有兰室),主要收集中国兰花品种。
2、植物配置特点
中国兰花有君子之风,高洁、素雅、脱俗,因而整个兰室的环境景观布置也要围绕兰花这一主题特色,不同于常规的园林景观布置。首先,兰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兰室建筑格局也是古典建筑风格,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上不仅要选大树、壮年苗木,而且必须有一部分古老的树桩和盆景烘托环境气氛。其次,兰花是一种清香高雅的植物,不宜做成百花园。色泽过于艳丽、香味过于浓重的花木与整体环境并不协调,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破坏兰室独有的面貌。植物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偏向于中国传统花木,不适于种植那些代表南国风光或异国情调的树木。考虑到兰室不仅是一座中国传统古典庭院园林,而且必须满足游客观赏游览的需要,不能仅仅拘泥于传统园林种植手法。兰室原有乔木保留较多,尤其是水杉,已形成了一种较荫翳的环境空间,因而种植重点应放在中、下层植被上,以丰富植物层次。
3、景区、景点配置
(1)兰文化欣赏区——传统式的配置手法 进入兰室东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天井,几丛翠竹,错落有致的叠石小景,轻轻点出园内古典园林丰富的内涵。使游客未入园中就有景可赏。
兰文化欣赏区建筑较密集,主要由兰文化室、茶室、门厅、轩、管理房等组成。由于建筑占地较多、绿地面积显得相对狭小,因而种植量要求精炼、品种丰富、姿态古老苍劲以与建筑和谐搭配。配置手法多种多样才能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游人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观赏到丰富的景致。红花?木、青枫、梅花、五针松等多种树桩、盆景,不仅表达出兰文化的悠远历史,而且能独立成景。园内几棵主要桩景配置的位置非常重要,采用自然的不等边三角形布局,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可以形成一副优美的风景画面。
庭院建筑的游廊曲折迂回,形成了许多的建筑边角,处理好这些地方的植物配置也是一个关键。如兰文化室建筑体量较大,在其一角就种植了一株高大乔木——白玉兰,掩去建筑的一角,视觉上缩小了建筑的体量,缓冲了建筑与空间之间对比的巨大差异。白玉兰又是上海的市花,花色洁白,植于此还可营造引人注目的早春园林景观。中国传统种植手法虽然多以自然不对称的形式出现,但在局部,尤其是建筑周边也可采用相对规则的形式出现,以免整体过于杂乱。如茶室门前对植的两棵大山茶花,便与建筑厚重的体量感相呼应。
(2)北部山林区——自然式栽植 山的魅力,在于它的俊美,给人以雄伟感、壮美感,更何况兰花原始的生长环境就是山林、林缘或茂密的树木下,因此兰室内必定要有起伏的地形,模拟其生态条件。有了山还必需有水。山石间溪流潆洄曲折,呈现出幽静的美感,再经过花草树木的装点,就能显现出勃勃生机。
寓意山林,各种树木自然不可缺少。春季,杜鹃盛开,两棵大樱花树预示着山林的复苏;夏季,金灿灿的金丝桃铺满山头,几枝紫薇点缀其间;而在秋季,山上枫树成林,可以预见经霜后,枫叶染红,与晚霞交相辉映;冬季,珊瑚树配以罗汉松更易形成古木参天、林木森森的景观。
(3)南部开阔区——现代手法的体现 兰室不仅是一座古典园林,而且也要满足广大游客观赏、游览活动的需要。在环境景观布置上,不仅有丰富的景致、多样的变化,而且必须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园内适当的开阔空间,与兰文化区丰富而相对狭小的空间形成对比,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有松有驰。这里的植物品种较少,种植相对集中,层次简单,并且变化节奏也舒缓了许多,以达到视野上较平静舒畅的感观。水杉——桂花、山茶、紫荆——马蹄金,层次鲜明。
(4)温室 兰室温室内展现的主要是模拟洋兰自然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营造出洋兰独具特色的热带观赏效果。兰花喜阴湿环境,要求空气湿度较大,无阳光直接照射,部分有附生现象。温室内设有砂积石砌筑的水池,辅以种植蕨类及阴湿地被类植物。蔓性的荷兰常春藤、文竹等都为典型的攀援植物,适宜为兰花类植物遮荫。温室为结合景观效果,配置有少量热带下层植被(如心叶喜林芋、袖珍椰子、三角花等)。
(5)外边缘绿化 兰室是植物园的园中园,单独售票。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独特,周边多为水面,无需很长的围墙,边缘绿化虽然相对较密集,起界限分隔和屏障的作用;但也相对透漏,露出园内奇特的景致,以吸引游客。园北侧是盆景园,原有绿化景观就相当优美,因此在这一侧敞开,借外部之景,使人们在视觉上扩大了游览的空间感。
4、不足及探讨
作为兰室,室外也应种植一定数量的中国兰花。但由于上海夏季炎热,常有酷暑出现,冬季也有寒冬,所以不利于兰花的正常生长。加上上海土质偏盐碱,各方面因素都限制了兰花的露地栽培。但兰室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尝试在兰室露地栽培兰花,相信不久将在兰室室外就能欣赏到兰花高雅的君子风范。
从传统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角度上说,种植植物品种相对单一。尤其山林区域,由于缺少高大常绿乔木(如黑松、女贞等)作骨干树种,且同一品种相对集中,没有形成华东地区典型的针阔叶林混交形式,山林的气氛总略显欠缺。地被类品种也多以集中、大面积铺植,与古典园林的环境有些向背。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植物配置的成功与否,往往与选苗、经费等一系列实际因素相关,难如人愿。加上土质偏碱也常常限制了许多植物材料的选择。
希望在精心养护和局部调整中能不断的完善兰室的植物配置景观,将其建成一座更美丽的园林瑰宝。
作者简介:
石懿:1976年生,女,上海植物园园林设计师、助理工程师(上海 200231)
刘坤良:1967年生,男,硕士,上海植物园工程师(上海 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