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的参数及开关 发布时间:2015-11-12 上传者:misery31

总信息中: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这是剪力墙计算“精度和速度”取舍的一个选择。选择“内部节点”,那么剪力墙侧边的节点将作为内部节点而凝聚掉,但这样速度快,精度稍有降低;作为“外部节点”,那么剪力墙侧边的节点也将作为出口节点,这样墙元的变形协调性好,计算准确,但速度慢。
所以程序建议规则的结构可以选择“内部节点”,复杂的结构还是选择“外部节点”进行计算。
地震信息中: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主要是针对“非正交的、平面不规则”的结构,这里填的是除了两个正交的,还要补充计算的方向角数。
●相应角度:就是除0、90这两个角度外需要计算的其他角度,个数要与“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同,且不得大于90和小于0。这样程序计算的就是填入的角度再加上0度和90度这些方向的地震力。
特殊构件:
●楼板的分类:
----刚性楼板:在程序中考虑为“平面内刚度无穷大,平面外刚度为零”
----弹性楼板3:假定平面内无限刚,真实的模拟楼板平面外刚度
----弹性楼板6:程序真实的计算楼板的平面内外的刚度
----弹性膜:程序真实的计算楼板平面内的刚度,楼板平面外的刚度不考虑。
●多塔定义:注意折线围区可以重叠,但同一构件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最好是从最高楼层编起。
3、PKPM程序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的计算:
1)、模型数据的输入:
模型尽量按原型输入:即洞口、挑梁、砖墙等都要按原型输入。
节点尽量具有规律性:节点尽量上下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荷载传递的正确。
参数的输入要合理:
(1)、在“交互式”的设计参数输入中结构体系要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砌体、底框抗震墙)。
(2)、在PM的“次梁楼板”输入中,要求把墙体材料选择为“砖”,混凝土抗震墙做个别修改。
(3)、楼面刚度类别: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表4.2.1中“屋盖或楼盖类别分为三类: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棱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钢筋混凝土楼盖---刚性;装配式有棱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轻钢屋架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木楼盖---刚柔性;瓦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柔性。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楼盖的“刚柔性”和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的“刚弹性”是两回事,楼盖的“刚柔性”仅仅是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的“刚弹性”的一个条件,还有房屋横墙间距这个条件。
(4)墙体材料的自重:对于机制砖,程序隐含为21Kn/m3,对于抹灰荷载、墙砖荷载,就在砌体容重中考虑。不要采用加厚墙体来体现,因为这样会增加墙体刚度,与墙体的实际刚度不符。
(5)、混凝土剪力墙等效系数:相当于混凝土墙与砖墙刚度的比值。对于底框-抗震墙结构的底部抗剪墙刚度计算及地震剪力分配中该值不起作用。
(6)、构造柱参与共同工作:首先构造柱要按普通柱输入,程序对构造柱参与工作的计算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10.3.2条来计算的。
2)、PM程序对砖混底框的计算:
(1)、墙体的计算:
墙体的受压计算:是以墙段为计算单元的。一是门窗洞口间墙;一是两节点间的墙段;对于墙段长小于250的程序将忽略不记,这引起我们对小墙支强度的重视,程序根本没有计算,也没有给出警告,我们就认为他是满足要求的,就留下了隐患。而实际上这样的墙段也不能作为结构构件来使用的,要求我们在做结构时特别小心。
墙体高厚比计算:是将相邻有相交的墙肢支撑的墙段生成墙高厚比计算的单元,对墙长度小于1.9m的墙段单元不作高厚比计算。
墙体的局部受压计算:计算的条件是在该节点上支撑有一根在交互式输入中输入的梁,且有墙体,在节点位置没有柱,可以有垫块和圈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帮助中心| 合作伙伴| 产品服务|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土木在线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