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19-12-29 13:10:07 来自: 工程造价 / 合同范本
0
3分

?5.2加桩水准测量的要求:   5.2.1加桩水准测量采用单程水准测量,水准路线应闭于水准点。导线点应作为转点。水准转点高程取位至毫米,加桩高程取位至厘米。   5.2.2加桩水准测量应使用精度不低于原DS3级的水准仪,水准标尺宜用整体式标尺。   5.2.3水准点应沿线距线路100m范围内布设,并应设在不宜风化的基岩或坚固稳定的建筑物上,亦可埋设混凝土水准点。   5.2.4水准测量应采用中丝读数法,可采用一组往返或者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或两组间)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   5.2.5视线长度不应大于150m,跨深沟或河流时,可增至200m。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其长度不宜大于10m,且水准仪视准轴线离地面不应小于0.3m,并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观测。   5.2.6工作间歇宜选择两个坚固、稳定可靠、光滑突起便于置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作出标记。间歇后工作,应先检测。当两固定点高差的差数小于5mm时,可继续观测,否则,必须从前一水准点起测。   ?5.3成果的重测与取舍的要求:   5.3.1限差的均应重测    5.3.2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应先对可靠性较小的往测或者返测进行整段重测。    5.3.3采用单程双转点(即左、右路线)观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可只重测一个单程,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一个取中数采用;若重测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程结果均符合限差,则应取三次结果的中数。当重测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程结果均超限时,应分析原因,再重测两个单程,以达到符合要求为止。   ……   ?6控制网布设原则与导线坐标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按照所计算的构造物主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6.1控制网布设原则   6.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6.2.1.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   6.2.1.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6.2.1.4导线点应选在离线路中线100—200m,且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范围内,桩位应稳固和易于长期保存。导线点的间距易为400—600m(困难时亦不得小于200m),地形平坦且视线清晰时,最大边不宜大于1000m,导线边长较短时其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小于1:3。导线点应埋设混凝土桩,其标志规格和埋设深度应符合测量规范要求。导线测量应在混凝土桩稳(凝)固后进行。   ……   ?7高程网的布设   ?7.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7.1.1水准点的布设地点应该方便施工使用并能长久保留,通视条件好,不受施工影响造成误差。    7.1.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的精度。   7.1.2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   7.1.3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7.1.4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2 水准点的布设    7.2.1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dBM149、BM150、BM151、BM152、DBM153、DBM155水准点,用校准合格的水准仪和临近施工段所用水准点进行往、返联测附合,精度要求达到要求后,沿线路方向沿途布设水准点,并根据线路的长度进行误差调整;所有施工用的临时水准点应该符合水准测量的规范精度要求。   ……   ?8 线路的中线控制   ?8.1.中线测量的要求:   8.1.1 中线应钉设公里桩和加桩,并宜钉设百米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50m;曲线上中桩间距宜为20m。如地形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曲线上的中桩间距可根据情况调大,但是宜为20m的整倍数。在地形变化处或按设计需要应另设加桩,加桩宜设在整米处。   8.1.2 新建双线并修地段,按下行线(左线)钉设桩橛。分修地段两线可分别钉桩。   中桩桩位限差为:纵向 S/2000+0.1(S为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米计);    横向 10CM   8.1.3 断链应设在百米桩处,困难时可设在10m为单位的桩上,不应设在车站、桥梁、隧道和曲线范围内。   ……   字数约1.1万字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