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波包括勒夫波和瑞利波。对建筑破坏最厉害的是面波。
2.里氏:在距离震中100Km处,用标准五德—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s,阻尼系数0.8,放大倍数2800倍)所测水平地震震动位移振幅A的常用对数值,即M=lgA
3.地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必须根据过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地震基本烈度的定义: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13%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474年一遇的烈度值。
3.“三水准:的设防目标:(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2)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至于倒塌或者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4.设计实现三水准的设防目标的两个阶段。
5.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6.判别土地是否液化的两个步骤:根据地质条件初步判别,根据贯入试验判别法。
7.K—地震系数,它是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动力系数—它是质点最大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8.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结构,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9.在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墙段的层间抗侧力等效刚度宜按下列原则确定。
当高宽比h/b<1时,侧移刚度K=
当高宽比1≤h/b≤4时。侧移刚度
当高宽比大于4时,K取零。
10.震害材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部位是梁、柱连接处;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集中于柱上、下端和梁两端,以及节点区。一般情况下,柱的震害重于梁,角柱的震害重于?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不规则的结构,震害加重;砌体填充墙容易破坏。
11.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2.强节点弱杆件要求
为了保证节点的破坏不发生在梁、柱破坏之前,应使节点的抗剪能力大于梁柱引起的节点剪力。要求一级、二级框架节点应进行抗震验算;三级、四级框架节点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抗震构造措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