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的测量与放样实践成果 发布时间:2015-09-17 上传者:liveshow


全站仪的测量与放样实践成果


姓      名           学      号

章俊涛            3072109318
汪昊              3072109329
马南征            3072109233
杨海波            3072109418


指 导 老 师         李建  曹茂柏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O一O年十二月一日

 


目       录

 
1同组学生姓名与学号及所用仪器……………………………....2

2所用仪器及附件………………………………………………….2

3实验条件…………………………………………………………2

4实验操作过程及数据…………………………………………….3

5建筑面积测量与计算……………………………………………4

6实习心得体会…………………………………………………….6

7图纸………………………………………………………………12

 

 

 

全站仪的测量与放样

一  同组成员的姓名与学号
同组学生姓名           学号
章俊涛            3072109318
      汪昊              3072109329
      马南征            3072109233
杨海波            3072109418
二  所用的仪器及附件
    使用的仪器:全站仪主机(1台),三脚架(2只),电池(2块),充电器(1只),对中基座(1套),红色记号笔(1支),小铁钉(10颗)
三  实验条件
1现场条件:根据当天实际的温度12度,气压为102.3kpa,在全站仪设置中进行设置。
2地点:淮阴工学院北京路校区
3已知控制点的坐标:      7(-5.540,-82.762)
10(0.355,-103.799)
四  放样实验过程
1确定转点步骤
根据7号,10号已知点,确定Z1转点,根据10号已知点和Z1转点来确定Z2转点,根据Z1,Z2转点确定Z3转点,根据Z2,Z3来确定Z4转点,根据Z3,Z4转点确定Z5转点.
实验过程数据记录       Z1(-8.127,-116.702)
                       Z2(-44.211,-116.306)
                       Z3(-107.935,-115.605)
                       Z4(-167.486,-112.713)
2放样步骤
   先在CAD上将要放样的点的坐标显示出来,再通过转点                    7样点10全站仪上的dHR值锁定在0上 。再通过CAD上点的坐标输入到仪器中去。
   观测员口令扶杆员把棱镜中心对在望远镜十字丝上,同时使杆上圆气泡居中,同时使仪器的模式为精测,若仪器上的dHD值不为0,为某负值时,则口令扶杆员在望远镜十字丝中丝上往后移动,再重新测量一次,若一为某正时,则口令扶杆员在望远镜十字丝中丝上往前移动,再重新测量一次,如此往复的操作直至仪器上的dHD值为0时,则找到的该点就是要放样的点。以此类推,找出一下要找的其他几个放样点,并做好记号。
放样点的坐标数据:    
A(-184.1598,-113.2107)
B (-184.1598,-122.8268)
C (-229.4776,-122.8268)
D (-229.4776,-138.4115)
E (-238.2756,-138.4115)
F (-238.2756,-113.2107)
五  测量建筑面积步骤及计算面积
放样区域北面的实验楼为L形实验楼,L形为三层,后面为一层的厂房。
测量房屋面积是要找出关键节点,根据房屋特点,我们需要找出5个点即可。我们先将仪器架于7号点,先按照仪器操作步骤输入7号点,让后将棱镜放于6号点进行采集,再将棱镜依次放于点Y1,Y2,Y3,Y4进行测量,得到这几个点坐标;然后再将仪器架于8点,按步骤测出Y5点坐标即完成测量。测得点坐标如下:
Y1(-200.069,-75.995)
Y2(-206.501,-75.870)
Y3(-200.484,-100.500)
Y4  (-200.302,-91.198)
Y5(-245.893,-100.083)
L形实验楼的面积S1:
45.41-38.98=6.43m
24.51-15.2=9.31 m
6.43*15.2=97.736 m2
9.31*45.41=422.7671 m2
S1=(422.7671+97.736) *3=1561.5093 m2
实验厂房的面积:
15.2*38.98=592.496 m2
实验楼的总面积S:
S=S1+S2=1561.5093+592.496=2154.0053 m2

 

 

 

 

 

 

 

 


土木3074  章俊涛  3072109318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总之,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同时多谢几位教师仔细耐心的指导,我们有如此的成绩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土木3074 杨海波 3072109418
通过本次实习我学习到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
不同型号的全站仪,其具体操作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下面简要介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土木3074 马南征 3072109233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为了尽快尽质的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这样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在仪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机械回转等方法消除误差。(2)提高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校正数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对中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学到且做到的东西,但在实习过程中,我做到了,虽说并不完美,在曲折失败中还是取得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以及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
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也有遇到了很多问题,疑难以及困难。通过老师的提点以及我们的认真地对待还是很好的克服了。非常感谢这一次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合作完成一项项目的机会,我从中受益颇多。

 

 

 

 

 

 

 

 


土木3074 汪昊 3072109329
2010-2011年第一学期我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地点在学校建工系和艺术系之间,内容是控制测量、实地放样、绘制图表与数据计算。这次实习内容的特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能够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并用仪器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这次实习与以前的随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通过测量实习,也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测量学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习工程测量这一门课程的过程中,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在于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特别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次试验,同时多谢教师仔细耐心的指导,我们有如此的成绩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帮助中心| 合作伙伴| 产品服务|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土木在线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