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混凝土;后浇带;防水措施;监理要点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后浇带的设计要求,阐述了后浇带的施工要求,论述了后浇带的施工监理要点,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1前言
 
建筑工程结构留设后浇带,对施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问题,对一些因结构及功能要求不便于设置变形缝以及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的工程,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在建设部下发的《房屋建筑工程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文件中,明确列出后浇带是必须实施旁站监理的重要部位。因此做好后浇带施工监理对实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都极为重要。
 
 
 
2后浇带设计要求
 
 
 
后浇带位置。后浇带的位置至关重要,设计的位置得当,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规定:“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m-60m”。具体设置在哪个部位,应由设计者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类型和结构受力情况分析计算确定。现行工程设计中大多数将后浇带设置在梁、板跨的1/3处,个别也有不标注具体尺寸,只给出后浇带的大致位置。
 
后浇带宽度。后浇带宽度与板、墙厚度有关。现行GB50108-2001规定“后浇带的宽度宜为700mm~1000mm”。具体宽度应由设计者根据工程情况和部位及现场情况,本着宜窄不宜宽的原则确定。通常设计后浇带的宽度为800mm。
 
后浇带形式。后浇带形式是指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接缝处的断面形式。通常采用的有平直缝、企口缝、阶梯缝、V形缝等四种形式。具体使用哪种形式,由设计者根据后浇带位置、墙板厚度、防水要求等工程具体情况选定,并绘制施工详图。
 
后浇带钢筋处理。后浇带处钢筋是断开还是贯通,应由设计者根据后浇带类型和设置目的而定。对沉降用后浇带,钢筋应贯通,不断开;对伸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对梁板结构,板筋断开,梁筋贯通。
 
在后浇带处钢筋贯通,不断开,则两侧混凝土收缩受到制约,钢筋产生拉应力,后浇带处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后浇带处钢筋断开,则可释放应力,但钢筋断开后如何连接,如果采用搭接,接头钢筋数应小于25%;如果采用焊接,接头钢筋数应锚在同位置不应大于50%,均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后浇带防水措施。后浇带位于地下应有防水构造措施,除做好整体工程防水之外,还应该做好后浇带接缝处防水,以防渗漏。通常的做法是在施工缝中部埋设遇水膨胀止水条,或在遇水面贴外贴式止水带。当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保证防水构造措施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是笔者近年见到的最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常见问题就是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处模板便只能连同其它部位模板一同拆除,甚至有些底层模板拆除后上层主体混凝土还正在施工。
 
这样做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处,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有些该部位钢筋也可能设计为断开),过早拆模后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悬挑结构(跨度越大,则1/3跨越长,悬挑越长),在上面各种荷载及自重的作用下,等于给后浇带两侧构件施以向下的预应力。若遇到配筋及截面尺寸都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则有整体断裂的可能性。针对这种情况有些监理工程师,可能要求施工方对该部位重新支顶,施工单位便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部。其实,拆模后(因混凝土未浇筑),构件钢筋已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再次支顶,已经远远达不到未拆时的效果,反而在构件局部形成支点,同样改变了构件的受力状态。
 
以上是支模不当造成早拆对结构产生的危害,监理对这种情况应做到事前控制,模板验收时对没有形成单独支设的应要求施工方及早整改。
 
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形式,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设计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这是大家知道的习惯做法。但其缺点为:因均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布置,容易引起在该位置的应力集中,导致后浇带施工完毕后接缝处贯通裂缝的产生。
 
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首先,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措施,杜绝那些野蛮施工方法,也应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易跑模、漏浆、板条夹杂在混凝土中难于清理;其次,优先考虑使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方便,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使用这种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钢丝网宜在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以方便施工,入模后再作进一步固定。
 
为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处底部保护层位置放置一短钢筋(与构件截面同宽,直径同保护层厚度),使钢丝网下翻缠在该钢筋上即可有力解决该问题,侧模处也可采取这种方法防止漏浆。
 
钢丝网应就近绑扎于钢筋上,还应在背面配以小木方或扁铁等材料作为临时固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导致接缝达不到设计要求。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目前,对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因有关规范未做要求,导致具体施工中说法不一、做法不一。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9.1.3的条文说明中给出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通常在两个月以上,现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5.7条中要求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浇筑。但笔者认为,其浇筑时间至少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如对于一些主体结构较长或体积较大的建筑,施工时间可能远不止42d或两个月,如按照上条中说法,42d或两个月以后浇筑地下部分或底层后浇带混凝土,但上层主体结构有可能没有结束或只施工到一半,这样是不妥当的。随着上部负载的不断增加,沉降及其它变形也在增加,提前浇筑完的后浇带很可能在短时间便产生裂缝。
 
对北方一些主体完工便进入冬季而停工的工程或将要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其后浇带的施工最好在来年春季气候转暖后再进行,以避开因温差影响使接缝处产生裂缝。
 
混凝土配制的质量控制。对后浇带混凝土的配制,施工中也有各种做法,有的用原强度等级:有的比原强度提高一、二级甚至更多(认为后浇带浇筑量不大,多放几袋水泥提高强度对防止裂缝会有好处)。这其中的有些做法是不可取的。殊不知水泥掺量越大,混凝土强度是提高了,但其收缩性也会跟着增大,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包括膨胀剂的用量,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由实验室通过试配确定,应开具配合比单,施工方对照配合比单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拌制。监理对外加剂的进场也要进行及时检查,防止使用过期、劣质的外加剂。
 
浇筑时的质量控制
 
在浇筑前应对两侧的接缝进行提前清理并湿润、刷素水泥浆,清除积存的建筑垃圾、积水、松动石子及浮浆等。对钢筋锈蚀的应用钢丝刷进行除锈。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浇筑现场留置试块,具体包括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以及有掺外加剂的抗渗试块等等,以验证混凝土强度。振捣时在两侧接缝处不能过振,以免引起已浇筑混凝土与钢筋脱裂。后浇带施工中,监理应做好旁站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结束语
 
后浇带是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的部位,如处理不当,会与设计初衷背离。根据多项工程的检查,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以上的-些见解供监理人员在该部位监理工作中参考,监理员亦应积极掌握该部位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先进经验并加强检查及旁站监理,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丽萍,银永明.后浇带对结构的影响及其施工措施[J].山西建筑,2006,32(6):49-50.
 
[2]蔡兰玉.关于后浇带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6,32(9):147-148.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帮助中心| 合作伙伴| 产品服务|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土木在线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