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建筑的空间设计 发布时间:2015-09-06 上传者:anyecc

摘 要:“山地建筑”存在于山地环境中,山地丰富的现状以及肌理变化,赋予山地建筑独特的形态感染力和魅力。依山而建,层次有序,错落有致,这成为山地建筑与众不同的特色。文章介绍了山地建筑的现状研究与重要性,提出了山地建筑空间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山地建筑;空间设计;总体设计 
abstract: the “mountain building” exists in mountain environment, from the hill countr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ich texture changes, give the mountain building unique form appeal and charm. according to the mountain and build, levels and orderly, strewn at random have send, and this became the out of the mountain building featur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ountain building research and importance, and put forward the mountain building space design of the measures. 
keywords: mountain building; space design; the overall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球上的山地面积要大于平原的面积,特别是在我国,山地面积更是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现代人为了能融入自然,贴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是出于拓展生存空间的需要,近几年对山地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越加活跃。 
1山地建筑的现状研究与重要性 
山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尤其在我国很少被采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坐落于平原地区,大多都是在平地上修筑建筑,即使是山地也是“夷高地为平台”的建设模式。在我们国家,山地面积约站全部大陆面积的2/3,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土地矛盾之间的压力,开发山地建筑是开拓生存空间的需要,同时也是获取资源,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人们对山地建筑的关注越来越高。 
2山地建筑的含义与特征 
何为山地建筑?指的是结合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起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从而避免高切坡现象的建筑形态。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地下式(如窑洞)、地表式(建筑与倾斜地面直接接触)、架空式(如吊脚楼)。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建筑内设有梯级,该范围内建筑则属于山地建筑设计范畴;坡度在10%以下,建筑布局则不受限制。山地建筑具有地质的不稳定性,地形的复杂性,气候的多变性,水文动态性,生物多样性等特征。 
3山地建筑空间构成要素 
山地城市片区项目建筑外部空间系统中除了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外,还包括 
人工的车行、步行道路空间、广场空间、景观空间等其它空间要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山体建筑的与众不同。 
4山地建筑总体设计 
对于建筑的处理手法,在总体布局上一个最大的取向就在于突出自然还是突出建筑。山地建筑的形体体现了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尽量做到山屋共融。建筑能适应各功能空间划分需要,形成其与山体形态协调的建筑风格。 
4.1山地建筑形体表现形式 
架空—出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架空的建筑形式也被称为“干阑式建筑”。干阑建筑能有效地减少对地形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使房屋可以不受山势的拘束,如同自然生长,突出于山坡甚至峭壁之上,利于采光和通风,同时具有避免山洪对建筑的侵袭,避潮湿等功能,成为丘陵建筑独特的形式语言。 
山地建筑的设计在于如何正确的处理好构成建筑环境的三个基本物质要素:山体,植物,建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人工的建筑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是取得山地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山地建筑的设计在于不只是要考虑到很好的保护了原有的“基形”,如山体地形和很好的植被等艺术素材美,个体形象的片段美,而在于进行了整体艺术上的再创造,使局部的美有机地结合一体而成为整体的美。 
要想设计出成功的山地建筑我们就必须在空间层面处理好组成建筑环境的三项基本因素, 即山体、景观植物与建筑, 应切实处理好几者之间的适应关系, 尤其应注重促进人工建设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充分融合。在设计实践中我们不应仅片面的考虑如何保护山地建筑的原有琴础形式, 在山地建筑的总体评鉴规划布局设计中我们应本着依山就势的原则, 令建筑的布置合理顺应等高线原则, 避免布局规划方向与等高线垂直。这样既可在建筑施工中节省土方用量加快建设工期, 还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在平面规划布局中我们应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 依据山地建筑的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将不同体块分设于不同标高处,而后利用连廊设计将各体块进行相通连接,体现错落有致的设计效果。另外我们应尽量避免建筑接地的设计现象,有效降低建筑空间布局对山地原有地貌的破坏, 依据上部开拓空间的发展原则,在保护植被与地形的同时,避免在众多上方山地工程的建筑内部形成不同标高的底面设计效果。当然空计中我们不应一味的完全顺应地形,而是应辩证的继承, 依据建筑功能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而后在其上建造建筑. 用道路及踏步的连接手法将不同标高的台地进行相连。在改造设计的同时我们还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原有地形特征做到节能、减排、保护资源的适应性设计,让山地建筑与园林景观、城市环境实现有机融合。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取决于山地建筑所赖以生存的山地环境。山地的坡度、山位、山势、自然机理等构成山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4.2山地建筑的设计手法 
山地建筑的不定基面是山体所具有的基本形态特征。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坡起,基底表面崎岖不平,使许多山地建筑采取“天平地不平”的作法,以错层、掉层、吊脚等形式与山体地表发生关系使建筑根据坡度的陡缓、跨越等高线的数量来调节山地建筑的底面,产生出高低变化,差参错落的不平底面。建筑与山势结合,常采用一些独特的设计手法: 
4.2.1“台”:为结合山势地形,适当的“挖”和适当的“填”相结合,以最小的土方工程取得较大平整地块的一种有效方法。建筑顺山势起伏而跌落变化,取得生动、自然的景观效果。 
4.2.2“跌”:作为较小的台,较密地层之跌落而成这种形式。多用于建筑纵向垂直于等高线布置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分层跌落的廊子。 
4.2.3“吊”:就是柱子支撑在高低起伏的山地上,常见的是最外层的柱子比室内低坪落下一截,以支柱形式支撑着楼面。 
4.2.4“挑”:悬挑出来,以“占天不占地”的方式扩大了上部空间。 
空间的营造是人们建筑活动的根本目的。对于山地建筑来说,空间是构成建筑形态的基本骨架,决定了建筑群体的布局状况。由于山体的参与,山地建筑空间形态表现出一定特殊性:与山体空间的融合性,由地形高差引起的动态性,因基地不规则而形成的趣味性。由于山地环境的不定基面性,建筑要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位,并随着地表层层升高呈现阶梯形布局设计。 
5独特设计, 促进趁筑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完美结合 
临界部位是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汇地带,而一个空间领域的边界,不仅是最能吸引人们视觉注意的地方,并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刺激和情绪转换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转换,都是在这个部位展开的。在建筑的边界上,可以采用凹凸、穿插、悬挑的方式取得与周围环境的紧密交织,嵌合,建筑同样是景观,应该成为山地景观的组成部分,山地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景观是对山地自然景观的补充与点缀。山地自然景观是山地景观的基础,山地建筑是山地自然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山地环境中,山地建筑具有双重的角色。一方面点缀强化了山地自然景观,本身成了山地景观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山地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较佳的观景条件。 
为了促进山地建筑与山形地势的有效融合我们可适当的采用挖与填的设计方式, 令建筑在顺应山势跌宕起伏变化的同时营造生动、丰富、自然的景观效果。当建筑空间设计较多的产生纵向垂直等高布置现象时, 我们可采用跌落的设计理念, 令较密地层形成分层跌落的处理效果。在高低起伏的山地地形中我们可采用支柱形式支撑楼面的吊处理方式, 而对于空间有限的山地建筑我们则可采用悬挑处理方式进一步扩大建筑的上部空间。 
结束语 
纵观我国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山地面积占据了我国总量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二居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与建筑用地总量有限矛盾的日益升级,有效开发山地建筑成为行业内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切实满足人们对生存空间广阔需求的现实保证。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拓展建筑资源、以回归自然为诉求,全面开展山地建筑设计研究,才能真正令建筑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张伯榕.山地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设计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2(3) 
[2] 陈荣林.山地建筑设计与城市人居环境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7) 
[3] 曲宾,刘波.对山地环境中建筑设计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帮助中心| 合作伙伴| 产品服务|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土木在线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