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创造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轻松的交流、休憩、娱乐的户外活动场地。本文分别根据住宅区老人和儿童生理及心理特性,分析其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及使用特点,从空间特性的分析到具体要素与设施的设计入手,着力创造一个适合老年人及儿童生活的住宅区户外活动空间。
关键词:住宅区;老人及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创造
引言:
据研究,城市人一生中大约有2/3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其中在户外场地的时间占一半以上。因此,住宅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营造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住宅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营造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轻松的交流、休憩、娱乐的户外活动场地。住区的户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一家人随意的散步,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徘徊,甚至邻居的微微一笑,在门前长椅上与人同坐等。
另据调查,在社会、家庭构成等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和儿童成为居住环境的主要使用者。笔者的亲身体会:在我生活的区域西宁市南川西路,无论是早晨赶往上班的途中,抑或在晚饭后散步的路上,经常会遇到群众自发组成的一些团体活动,其中老年人围成圈跳着锅庄,孩子在周围追逐嬉戏,好一派和谐的生活景象。据统计,仅南川西路,这样的活动团体每天不少于五处,每处大约200人左右。但是由于住区缺少相应的场地或设施,人们纷纷把场地选在主干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令人担忧。因人行道被占用,行人在大街上随意穿行,已产生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同时也不利于活动者的身心健康。另外,也经常听到家长对于儿童没有合适、安全的玩耍环境而抱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居住区设计中,在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的同时,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有利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空间,已刻不容缓。
住宅区老年人及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使用特点
1.1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
据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在生活中有比其他人更多方面的需求,包括健康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安静的需求、依存的需求、和睦的需求以及社会交往和活动的需求等等。因此,在住区户外活动中,要求活动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并具有适合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邻里交往、休闲娱乐等的设施。
1.2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15岁以下的儿童对户外游戏空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使用需求和特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儿童教育专家也已证实儿童接触室外环境,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通过户外活动,儿童锻炼了体能;还可以为儿童提供无限的学习机会,比如绘画、雕塑等具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可促进儿童形成形体表现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儿童通过必要接触户外环境的每一个细部,例如捡石子、爬树、沿斜坡下滑和采摘等,促使身心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儿童们的活动往往超出为他设计的活动内容,随时随地的玩耍实际上是对于住区环境的再设计。
因此,足够宽阔的场地,安全的、趣味性很强的设计,返璞归真的情景,易于创造且信息量很大的自然环境都是适合儿童玩耍、嬉戏等伴随健康快乐成长的户外活动空间。
住宅区老年人和儿童户外空间的创造
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住宅区附近的活动场所是影响他们体能、精神、思维、智能等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区域、周边环境、地势、气候等因素,在住宅区创造适合他们使用的户外活动空间。
2.1空间特性的分析
2.1.1空间的面积
现代都市,高层建筑林立,住宅区常因日照不足、追求出房经济效益、楼间风等的影响,老人及儿童活动空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这种现象在西宁市也很明显。根据有关资料,每位老人或儿童应有最低不少于18m2的活动面积,如果要创造高质量的户外环境,必须确保每位老年人或儿童有30m2左右的活动场地。
2.1.2周边环境的利用
儿童不光对自己所处的户外活动场所有极大的兴趣,同时还对周围环境也显示了极大的热情。同样,对老年人来说,在有限的活动空间范围内至少需要有视线上的开阔和对大自然的交流。为此,可用通透的围栏将内外空间保持视觉上的联系。围栏要做成不易攀登的形式,而且高度也应保持不少于1.2m以上。对于大面积使用围栏造成景观不太好的地方,可以用藤本植物进行遮挡,也可以考虑做一些带漏窗的墙等。
2.1.3竖向和地势
竖向地形的变化不仅丰富了景观,同时,也为户外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中可以通过堆砌起伏的山丘、缓坡,形成明暗相间的通道、隧洞等营造出趣味性很强的户外空间。山丘可以成为分隔不同活动内容的屏障,山丘、缓坡、明暗相间的通道、隧洞可以使儿童兴奋不已,也会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观赏、锻炼、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所。但是,不能千篇一律的套用这种形式,特别是竖向高差很大,面积不大或分隔较碎的区域,不适合这种做法。
2.1.4自然区域
所谓自然区域,一般是指很少有人工雕琢成分的自然景观区域。现代都市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地方了。但是设计者应该在其创作中,尽可能的再现这种自然景观。此处除了有丰富的植物外,还有昆虫、鸟类以及动物的栖息,为老人和儿童创造一个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场所,陶冶情操,愉悦心情。
2.1.5活动区与步道
住宅户外活动区除了景观和儿童玩具区域外,还包括认识、交往等活动区域,步行道连接这些活动区域,但又不影响这些区域的活动。各个活动区与步行道之间可以用绿篱、兼坐歇用的隔墙、或在沙坑周边用废汽车轮胎设置一条步道等形式来进行划分,并使这些活动区域之间保持视觉和听觉上的联系。
尤其在每个居住区内应该设置1-2处面积在1000m2左右的多功能广场铺地,周边可设置座椅、看台等,可供居民集会、交往和健身等活动,无论春夏秋冬,尤其对老人、儿童来说是个很好的户外活动空间。
步行道作为连接各活动区的通道,或直、或弯、或幽静,或采用多样的铺地材质,增加行走的趣味性。如铺有鹅卵石的步道,在丰富住区景观的同时,可为老人、儿童提供一种健身和娱乐方式。
2.1.6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
户外环境的营造应使居住者在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进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空间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采用合适的朝向和形式,进行合理的设计,创造出最适宜户外活动的场所。
2.2具体要素与设施的设计
2.2.1自然要素的利用和协调
在有水、砂、土等自然要素的活动区域,应保证不同区域相互之间的独立、安全使用。例如:要防止砂石堵死排水口;要考虑老人、儿童的安全,避免碰撞、滑倒、摔伤等事故的发生;避免儿童在玩砂石时,破坏植被或将砂石带入广场铺地等。另外,考虑在玩砂石的地方有儿童可以控制的水,并能够利用或创造出各种类型的水景,如流动的小溪、奔涌的喷泉,为儿童提供全新的发现机会;为老人和儿童共享天伦之乐创造良好的情境。
绿化方面,要适当布置绿化,植物的种植要多样化,考虑种类、颜色和形状的搭配,种植还应注意气候的适应性,应少植带刺、带毒或排粘液的植物。在儿童活动区域从树形、颜色、叶状等应符合儿童心理,为他们提供认知大自然的机会,为老人们创造绿荫观赏等绿化元素。并将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与绿地空间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房前屋后的空间创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形成无障碍绿地,为老人、儿童提供行进、散步、晨练的场所。
2.2.2户外活动空间的活动设施
户外活动空间中应尽量设置适合老年人和儿童活动用的各项活动设施。比如:滑梯、秋千、攀爬机械、健身器材、座椅等设施。还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做活动设施,比如旧轮胎做的秋千架,旧电线杆做的柱子等。尽量避免金属类的活动设施,并将活动设施尽量设置在住区有良好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的区域,给老人、儿童一个卫生、安全、健康的活动空间。
2.2.3交流空间的设计
老年人相对喜欢安静,儿童相对喜欢热闹,那么在活动空间的设置上,对有冲突的活动空间,应将老人和儿童的使用部分分开设置。儿童的活动区域还可根据年龄段来划分开,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相应的交流空间。对于老人还可设置一些相对比较私密的围合空间,根据不同的行为活动模式,在居住区为老人、儿童提供必要的、自发的和社会性的活动空间。
小结:
综上所述,居住区老人和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的创造,需注重人性化、舒适性、安全性、知识性、探索性、展示性。因为涉及面很广,影响因素很多,要真正达到一个理想的结果,从规划、设计到使用都需要一个复杂的建设过程,需要逐步去完善,避免出现笔者在文中引言中提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2] 章俊华.幼儿园户外绿地[j].中国园林.2004(3).
[3] 刘福智.《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9-43.
[4] 李浩 田欣.浅谈我国老年住宅设计 [j].天津建设科技,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