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米跨六米面宽整板式拱桥:半立面、半立剖面图、半平面、半平剖面图、拱板钢筋图、拱板上层(下层)钢筋展开图、挡土墙最大断面,可供参考下载。
四米跨六米面宽整板式拱桥施工图-图一
四米跨六米面宽整板式拱桥施工图-图二
内容简介 工程数量表 桥位平面图 桥型布置图2 坐标控制图 拱圈坐标图 拱圈一般构造图 主拱圈钢筋构造图2 小拱圈钢筋构造图2 桥台钢筋构造图2 主拱圈石示意图 小拱圈石示意图 侧墙一般构造图 栏杆一般构造图 挡墙一般构造图 文化石贴面规格图 …… 共计22张,编制于2013年 桥型布置图 小拱圈钢筋构造图 侧墙一般构造图 挡墙一般构造图
4孔8米石拱桥+桩柱式简支空心板桥-10施工图设计全套资料: A初步设计板桥(QLT,1武宁镇仇家疃中桥2号桥墩计算书,施工图设计,1仇家疃桥水文计算110,纬地,坐标点) B施工图设计拱桥(04-设计说明,汇总CAD图,05-工程材料数量表)C原始资料(03_仇家疃测量资料,河床比降计算)
(一)桥涵设计标准 1、技术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1-97);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23-85);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3.0KN/M2 3、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大桥1/100,涵洞1/50。 4、桥面宽度:桥面全宽12m 1.0m(人行道)+10.0m(行车道)+1.0m(人行道)。 5、桥面铺装:采用4厘米沥混凝土+20厘米水泥碎石稳定层。 6、桥面排水:桥面设2.0%的横向排水坡度。 7、抗震措施:本路段地震烈度小于六度,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规定桥梁可以不设防。 (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通过定测调查,既有公路涵洞荷载等级不明,建筑材料都为块石干砌而成,年久失修,使用情况较差;且大多数孔径较小,不能满足二级公路排洪要求,无法予以利用。故本次施工图设计全部按拆除旧涵重新修建新涵洞设计。 (三)沿线桥涵分布情况 本路段全长3.950Km,新建某大桥1座,主跨为1-55m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桥梁全长71.368m。 本段新建涵洞10座,共计176.8延长米。除K2+171处为1-2.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外,其余均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四)某大桥设计说明 本路段新建某大桥1座,以跨越田家河,该桥中心里程为K3+696,设计范围为K3+660.316~K3+731.684,设计范围全长71.368米。 田家河为漓江一级支流,由金宝河、遇龙河在高田乡穿岩村东侧的工农桥汇合而成,至城关乡的田家河村东侧书童山脚汇入漓江。流域全长49.6公里,流域面积334.7平方公里,经计算,桥位处百年一遇水位,为123.20m,流量为1323.5m3/s,为不通航河流。桥位处河道顺直,河床宽45~55米,水深1~3米,两岸为冲、洪积形成的平坝,地形平坦、开阔,多辟为水田,河床与右岸有基岩零星裸露,大部被土层覆盖。桥址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单斜,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桥址范围内无不良地质现象。 本桥主跨采用1-55m,矢跨比f/L=1/8的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轴系数为2.24,主拱拱圈厚0.9米,宽10.5米;腹拱拱圈为等截面圆弧拱。采用主拱圈和腹拱拱圈平置(即拱脚起拱线在同一水平标高上)。主拱圈以拱顶填料厚度最小38厘米控制,腹拱拱圈以端腹拱拱顶填料厚度最小38厘米控制,桥面采用4厘米沥混凝土,下设20厘米水泥碎石稳定层。桥面在两端腹拱处设2道锌铁皮伸缩缝,侧墙、填料、桥面铺装在该处断开,内用沥青砂、沥青麻絮填塞。人行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挑梁人行道,栏杆及人行道板以2.0米为一个设计单元,采用预制安装。鉴于业主对本桥的美观性要求较高,本桥栏杆根据甲方要求采用雕花大理石栏杆,施工时该栏杆的造型与细部尺寸应进一步与甲方协商,本次设计仅提供长度,其长度按双侧144.0米计。人行道板及栏杆、缘石均应在端腹拱处对应设置变形缝。 本桥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明挖基础,台身采用M10浆砌30号块石材料,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拱座采用C30混凝土。
施工工艺: 1、拱圈砌筑程序应对称于桥孔中心线,采用分段分环的砌筑方法,每一环各段同时砌筑,一环砌筑完成后,合龙一环,当下一环砌筑完成后砂浆强度达到75%后,再砌筑上一环。上下之间应犬牙交错,各段间应预留空缝,空缝的填塞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低时进行,其中第一环的空缝待第二环砌筑完成后与第二环空缝一同填塞。砌缝面应垂直于拱腹线方向,石层之间应错缝。 2、拱圈合龙温度必须控制在5℃~10℃,在拱顶及1/4跨径附近同时合龙。待拱圈达到设计强度100%,空缝强度达到80%后方可卸落拱架,卸落拱架应自拱顶至拱脚分多次逐渐对称进行。在卸落拱架前,桥台的全部工程及台背填土必须基本完成,支架卸落必须在腹拱圈砌筑前完成。 3、拱上横墙不能承受单向推力,砌筑腹拱圈时各腹拱均设拱架,同时完成腹拱圈砌筑。 4、填料同时起护拱作用,采用10号砂浆砌片石,要求分层砌筑,嵌塞密实,砌至拱顶高度时,大致找平,铺以防水混凝土抹平层。 5、任一阶段施工时,必须对称桥孔中心线进行,并尽量减少施工区段的临时荷载。 6、为减少拱架弹性和非弹性下沉,应对拱架预加一定重力(可利用拱石)。 7、横墙下部的混凝土预制块拱圈可根据实际施工时的拱石形状进行设计,但必须满足横墙混凝土钢筋的预埋。 资料内容:拱圈坐标;横墙钢筋;加强板;立柱横梁;锚墩;锚墩布置;锚索;桥护栏底座钢筋构造;桥面构造;桥面排水;桥台;桥头伸缩缝;桥型图;施工工艺;台后排水(缺少设计说明)共19张CAD图纸
主梁大样图 人行道板甲立面配筋 人行道板乙立面配筋 台帽配筋构造图 桥头连接构造立面图 搭板钢筋上层平面布置图 搭板钢筋下层平面布置图 栏杆立面图 桥面铺装配筋横断面
一、设计依据 昌都地区国道317线是连接昌都地区丁青县的公路干线,是两线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资的频繁交流,该国道的运输地位日趋重要。原有的桥梁绝大部分是建于七十年代的木桥,技术标准较低,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化交通的要求。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流水冲刷及超载运输,致使全线大部分的桥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给317线的养护和保通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其中XXX1-20m预制砼块拱桥3处原有的木桥,由于失修,受长期超载的破坏,桥台两侧已经出现坍塌,桥面木大梁部分腐朽、破碎,一边桥面已经毁坏,只能勉强通车,严重威胁道路畅通和运输安全。为了保证公路畅通,满足日趋繁重的交通任务,根据自治区交通规划,改建高标准的永久性石拱桥已经势在必行。 二、设计原则 1、根据该桥位置的实际情况,该桥按1-20.0m石拱桥设置,桥位设置在原有桥位位置。须修30.0m保坎。(两头各15.0m) 2、两崖桥台为轻型桥台。进出口采用八字翼墙,桥头两侧设墙式护栏。 3、施工时利用的便桥及临时性便道,待桥梁施工完工清理。 三、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一)、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20级 挂车--100级 2、桥面净宽:8.00m(0.50m+7.00m+0.50m) 3、地震烈度:Ⅶ设计,Ⅷ设防 4、设计温度:20℃ 5、设计洪水频率:1/25 (二)、设计规范及标准 本桥施工设计图主要采用以下规范: 1、《公路砖石及混凝土设计规范》(JTJ022-85) 2、《公路桥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3、《公路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设计规范》(JTJ024-85) 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6、《公路桥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