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特大桥BIM应用成果汇报

该桥梁中心里程为DK136+589,桥梁全长:1116.78m,主桥采用1-370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X型拱桥。引桥及拱上孔跨布置为:5-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4-38m钢混连续结合梁+3-38m钢混连续结合梁+4-38m钢混连续结合梁+16-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上传人: 上传时间:2019-12-04 11:53:57 文档格式:ppt 收藏数:0 页数: -1 评论数: 0 分类标签: BIM资料 / BIM案例
详细介绍 相关推荐 内容评论
详细介绍
双线特大桥BIM应用成果汇报-图一

双线特大桥BIM应用成果汇报-图一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相关推荐
  • 双线特大桥24m、32m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XX双线特大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XX乡境内,跨越XX,全桥长733.505m,中心里程为D3K251+567,桥梁跨度型式为2×24+19×32+2×24m,共计23孔整孔箱梁,其中、跨径32m箱梁19片,跨径24m箱梁4片。全桥位于直线及缓和曲线上。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下部结构为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双线圆端形空心桥墩,双线空心桥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米和1.25米。
  • 三岔口双线特大桥高墩施工专项文案
    2.1、设计概况 主墩14#~17#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墩,14#墩高50m,15#墩高62m,16#墩高59m,17#墩高44.7m。14#、17#主墩外坡横、顺桥均按40:1的比例向下变宽,内坡横、顺桥均按56:1的比例向下变宽;15#、16#主墩横桥向外坡均按50:1的比例向下变宽、内坡均按60:1的比例向下变宽。墩身采用C35、C40、C55钢筋混凝土。 2.2、主要工程数量 墩身主要材料数量表 材料名称 工程部位 Ⅱ级钢筋(kg) C35砼(m3) C40砼(m3) C55砼(m3) 14#墩 48812.2 900.2 15#墩 148232.02 1529.63 69.62 16#墩 141880.73 1447.72 69.62 17#墩 42737.4 763.1 3、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布置 3.1、总体施工方案 本桥主墩墩柱钢筋在三岔口双线特大桥钢筋加工场加工制作,根据设计钢筋布置图纸的规格型号下料制作成半成品,利用平板车运送至现场安装;模板采用大块厂制钢模板翻模施工;砼采用6#拌合站HZS-120A拌和机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10m3)运输至现场,输送泵输送至浇筑部位,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主墩模板、钢筋等原材料和小型施工设备利用塔吊垂直运输至相应部位。
  • 全站仪在XX特大桥高程控制上的应用
    XX特大桥位于天津市区范围内,是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先后跨越榆关道、北环铁路、立交桥、XX;全长5370m,平均墩高14m,最大墩高20.5m;全部采用现浇梁施工。本文结合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对全站仪代替传统水准测量的探讨。
  • 小西村龙川江双线特大桥施工配电方案
    小西村龙川江双线特大桥(中心里程DK697+031.84),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马镇小西村,主要跨越小西村龙川江;本桥施工区段内地势高差起伏较大,主要由果园基地、荒山和沟壑组成。全桥共设2联,分联为(16×32+1×24)m,全长557.28m。下部结构:主桥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分别为1.25m和1.5m钻(挖)孔桩基础,其中0#台和1#墩采用人工挖孔桩,2#墩至17#台为柱桩,13#墩采用编织袋防护,14#墩需要筑岛围堰施工,15#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堰施工,16#墩和17#台施工时采用锚固桩加锚杆框架梁;其中1#墩~4#墩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墩,实心墩部分内外坡比为40:1;空心墩部分(5#墩~16#墩),空心墩 内外坡比分别为40:1(60:1);墩身均采用圆端形。最高桥墩45m; 小西村龙川江双线特大桥,起点里程为DK696+753.2,终点为DK697+310.48,全长557.28米。
  • 双线特大桥贝雷梁支架法制梁专项施工方案

    双线特大桥位于山坡地,部分墩位跨河、跨沟,地形复杂,现浇简支梁采用贝雷梁支架法制梁。采用9组18片双层贝雷支架施工。  

  • [贵州]双线特大桥24m、32m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_
    XX双线特大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XX乡境内,跨越XX,全桥长733.505m,中心里程为D3K251+567,桥梁跨度型式为2×24+19×32+2×24m,共计23孔整孔箱梁,其中、跨径32m箱梁19片,跨径24m箱梁4片。全桥位于直线及缓和曲线上。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下部结构为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双线圆端形空心桥墩,双线空心桥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米和1.25米。
  • 全站仪在XX特大桥高程控制上的应用资料
    铁路特大桥和城市立交桥施工的工作面往往与给定的水准基点高差比较大,在工程测量过程中若采用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效率将很低,而且很难实施。基于此,提出全站仪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代替传统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并通过改变测量方法后探讨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可行性。
  • 乌江特大桥液压自爬模技术应用文案
    乌江特大桥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重难点工程之一,位于思南县鹦鹉溪镇双龙村境内,两岸地形陡峭,桥位区地形起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0°~50°,呈“V”形河谷。乌江特大桥分幅布置,左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3×30)m,全长1157.0m;右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4×30)m,全长1010.0m。其中主桥主墩基础采用12根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16+220+11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引桥间过渡墩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3m,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引桥桥墩根据墩高不同分别采用圆形双柱式墩和矩形实心墩,圆形双柱式墩柱径分别为1.6m、1.8m,桩径1.8m、2.0m,基础为单排钻孔灌注桩,矩形实心墩桩径1.8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m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 古城特大桥7212872m转体连续梁施工方案汇报
    古城特大桥于DK119+229.82处以1-(72+128+72)m连续梁上跨既有京九铁路,中心里程为DK119+229.82,本线与既有京九铁路交叉角度为157°5′0″,梁底距离京九铁路接触网顶部5.3m,采用连续梁转体施工,转体角度为22°55′,转体弧长25.185m,转体段重量为8700吨;其中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古城特大桥于DK120+702处以1-(40+64+40)m连续梁上跨X002龙伍路,本线与龙伍路交叉角度为155°47′0″,上跨净高要求为5m,悬臂浇筑法施工。 古城特大桥于DK113+308和DK118+086两处非标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非标梁长度分别为31.24m、31.28m。
  • 某湾沟特大桥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特点,为保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特大桥的施工任务,我局抽调了较先进的机械设备,投入本工程的施工。
  • 某汉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江特大桥主桥是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上重点控制工程之一,位于既有汉江铁路桥上游1200m处,距襄十高速仙人渡公路大桥下游4000m,跨越汉江和S303省道,东岸为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杜河村,西岸为谷城县格垒嘴村、茶庵新村。
  • 某汉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招标文件,有关设计资料,图纸施工招标补遗等各项指标
  • 新建渝利铁路蔡家沟双线特大桥挂篮反压试验方案
    蔡家沟双线特大桥,中心里程:D3K108+416,桥梁全长2061.85m,线间距S=4.4m,按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标准设计。连续梁梁体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
  • 双线特大桥(60+2×90+56)m连续梁施工方案
    双线特大桥(60+2×90+56)m连续梁施工方案,可编辑,供设计师参考。
  • 双线特大桥128米双线简支钢桁梁浮拖法安装施工方案
    双线特大桥128米双线简支钢桁梁浮拖法安装施工方案,供设计师参考。
  • 双线特大桥45m高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文案
    XX村XX双线特大桥(中心里程DK697+031.84),位于云南省XX州XX县XX镇XX村,主要跨越XX村XX;本桥施工区段内地势高差起伏较大,主要由果园基地、荒山和沟壑组成。全桥共设2联,分联为(16×32+1×24)m,全长557.28m。下部结构:主桥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分别为1.25m和1.5m钻(挖)孔桩基础,其中0#台和1#墩采用人工挖孔桩,2#墩至17#台为柱桩,13#墩采用编织袋防护,14#墩需要筑岛围堰施工,15#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堰施工,16#墩和17#台施工时采用锚固桩加锚杆框架梁;其中1#墩~4#墩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墩,实心墩部分内外坡比为40:1;空心墩部分(5#墩~16#墩),空心墩 内外坡比分别为40:1(60:1);墩身均采用圆端形。最高桥墩45m; XX村XX双线特大桥,起点里程为DK696+753.2,终点为DK697+310.48,全长557.28米。
  • 南京长江大桥BIM应用汇报(13页)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并将这些信息合理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BIM在动画的基础上赋予各个构件信息(几何、材质、建造时间、施工队伍、验收人员等),从而形成项目从建造到后期运维的数据库大厦。“信息化”BIM能实现构件的“错漏碰撞”检查(结构本身之间、结构与管线之间、结构管线与临时构件之间等的“碰撞”),提前预知原设计或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
  • 古城特大桥7212872m转体连续梁施工方案 汇报
    古城特大桥于DK119+229.82处以1-(72+128+72)m连续梁上跨既有京九铁路,中心里程为DK119+229.82,本线与既有京九铁路交叉角度为157°5′0″,梁底距离京九铁路接触网顶部5.3m,采用连续梁转体施工,转体角度为22°55′,转体弧长25.185m,转体段重量为8700吨;其中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 双线特大桥45m高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XX村XX双线特大桥(中心里程DK697+031.84),位于云南省XX州XX县XX镇XX村,主要跨越XX村XX;本桥施工区段内地势高差起伏较大,主要由果园基地、荒山和沟壑组成。全桥共设2联,分联为(16×32+1×24)m,全长557.28m。下部结构:主桥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分别为1.25m和1.5m钻(挖)孔桩基础,其中0#台和1#墩采用人工挖孔桩,2#墩至17#台为柱桩,13#墩采用编织袋防护,14#墩需要筑岛围堰施工,15#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堰施工,16#墩和17#台施工时采用锚固桩加锚杆框架梁;其中1#墩~4#墩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墩,实心墩部分内外坡比为40:1;空心墩部分(5#墩~16#墩),空心墩 内外坡比分别为40:1(60:1);墩身均采用圆端形。最高桥墩45m; XX村XX双线特大桥,起点里程为DK696+753.2,终点为DK697+310.48,全长557.28米。
  • 郑州利丰国际大厦BIM技术应用成果
    利丰国际大厦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湖心岛的东南角。本工程总建筑面积63209.33m2,框筒结构,地下立体车库3层,地上25层,裙房四层;建筑高度99.80m,地面建筑高度119.80m。
  • 北京地标型建筑BIM技术应用成果
    望京SOHO中心工程是搜候中国在望京地区建设的集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地标型建筑,总建筑面积52万m2。整个建筑群由一个整体地下室和T1、T2、T3三栋塔楼组成,每栋塔体的平面和立面呈弧形,体现自然风动的感觉和效果。
  • [深圳]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成果
    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中部、莲花路与景田路交汇处西南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定建筑面积118500㎡,其中住宅110600㎡,商业4500㎡,公共配套设施3400㎡;其中1栋C座(建筑高度141.6m),1栋D座(建筑高度120m,为保障性住房)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南、西、北侧均面临规划路,工期紧,施工难度大,需要引入新的技术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
  • 重庆中心商业楼项目BIM应用成果
    重庆中心一期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北侧和西侧由中山三路环绕,南侧和东侧则由中山支路环绕,地下则是地铁 1 号、6 号地铁线交汇处,项目共五栋塔楼及裙房,一期工程施工范围包括 T2、T3 超高层塔楼(208.7m)、5 层裙房商业和八层地下车库,一期总建筑面积32万平。
  • 黄冈高层大厦项目BIM技术应用成果
    本工程位于黄冈市黄州区城东新区,东贴泛波路,南为赤壁大道,西邻世纪大道,北贴文化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但由于地下室占距了整个场地,施工场地狭窄。 本工程由9栋塔楼式住宅、1栋塔楼式写字楼和商业裙房及地下室车库组成,总用地面积为82236㎡,总建筑面积为174350.07㎡,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9715.23㎡,车库为地下一层,含人防工程,与塔楼的地下室相通。地下室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资本大厦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桩。结构主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核心筒剪力墙抗震为二级;裙楼为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相结合的形式。
  • 某跨河特大桥主墩挂篮预压方案
    xxx特大桥主墩连续刚构全长820m,上部结构:双幅90+160×4+90m连续刚构,最大孔跨160m;挂篮预压的重量为1#段的重量的1.2倍,跨xxx160m连续刚构梁1#段的重量及预压重量如下表: 连续刚构跨度 主墩号 1#段重量(吨) 预压荷载(吨) 西安侧 铜川侧 西安侧 铜川侧 跨xxx (90+160×4+90)m 7# 283.4 283.4 340.08 340.08 8# 283.4 283.4 340.08 340.08 9# 283.4 283.4 340.08 340.08 10# 283.4 283.4 340.08 340.08 11# 283.4 283.4 340.08 340.08
  • 昆明南站多线特大桥技术交底
    脚手架地基基础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按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地基承载力检测符合要求后,应采用C20砼进行地面硬化,待砼强度达到搭设要求后再进行脚手架搭设。
  • XX特大桥竣工试验专项方案
    采用DNA-03型精密水准仪、DISTO激光测距仪和其他普通丈量器具检查主梁、墩台和支座等结构的尺寸、平整度等外观质量。
  • 箍筋弯制特大桥承台技术交底
    箍筋弯制前按照设计半径制作相应转盘,弯起应平滑、规则、成圆形。加强箍筋接头处采用双面搭接焊,为保证焊接的有效长度,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cm,单面焊不得小于10dcm。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在垂直于箍筋整体截面的截面上预弯,使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弧线上。
  • 汉江特大桥完整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新建铁路迁曹线LC-02标段小青龙河特大桥工程,起讫里程为DyK4+153.49~DyK7+441.67,全长3288.02米。主要内容包括汉江特大桥及区间部分桥隧过渡段路基。
  • 沙湾特大桥箱梁钢束布置图
    本资料为沙湾特大桥箱梁钢束布置图,含立面等,欢迎下载。
  • 汉江特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跨主桥单侧施工栈桥分为两段,栈桥中线距近幅桥墩中心线为14.0米,栈桥主梁用H型钢,主梁下弦标高为+78.50m。栈桥东、西岸总长276.105米,西岸1联;东岸1联,联内设制动墩。栈桥跨度为12米,桥宽8米;栈桥桩基础每排3根,桩顶设工30b分配梁,分配梁下设桩间联结系以抵御横向水平力。栈桥桥面外侧布置CWQ20和WD-20桅杆吊机轨道,中间布置单线汽车运输道,人行道及各类管道由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栈桥桩的插打采用DZ90打桩机,PD-100吊机或CWQ-20吊机辅助施工。栈桥上设桅杆吊机,吊机高16m,该吊机辅助主桥水中墩钻孔桩、承台、墩身及上部结构的施工。设计竖向承载力800KN,本图表中所列按每排三根桩统一取值,中间桩及外侧栈桥桩可适当减短。栈桥施工中,应采取桩尖高程和贯入度双控的措施,以保证栈桥的承载力。
  • 武汉汉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认真安排总体施工进度、设置和配备组织机构、人员、设备、材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认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搞好文明施工建设。
  • 东升特大桥实施性组织方案
    本工程项目连续梁悬浇挠度变形观测拟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或工程测量变形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等级要求和观测方法进行施测。Ⅳ挠度观测时间。本工程项目连续梁悬浇挠度观测时间严格安排在清晨6:00~8:00时间段内,观测结果要同时记录空气温度和箱内温度。
  • 某地湾沟特大桥施工组织方案
    本工程大桥两岸为山坡,桥下山沟狭窄,桥面距沟心最低处约78m。某大桥主跨为连续刚构桥,而且位于曲线上。桥上纵坡为2.8%,是本段最复杂的桥梁工程之一。
  • 汉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文本
    汉江特大桥主桥是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上重点控制工程之一,位于既有汉江铁路桥上游1200m处,距襄十高速仙人渡公路大桥下游4000m,跨越汉江和S303省道,东岸为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杜河村,西岸为谷城县格垒嘴村、茶庵新村。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是我国铁路网主骨架“八纵八横”中沪汉蓉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通道。汉江特大桥主桥是全线重要控制工程之一。标段起讫里程为DyK4+153.49~DyK7+441.67,全长3.28802Km。全桥位于直线段和R=1600m的曲线上,与汉江主流斜交约20°
  • 新白沙坨长江大桥钢桁梁solidworks模型三维内容包括上下弦杆、平联、横联、制动架、桥面系、桥门、腹杆。按照设计施工图纸1:1进行放样绘制,内容包括A1-A3节间内所有构件...
  • 某工程特大桥便桥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便桥设计及结构形式 1 1.3水文地质情况 1 1.4 便桥基本数据 2 1.5 施工平面布置 2 二、编制依据 3 2.1规范 3 2.2编制原则 4 三、施工组织及计划 4 3.1施工进度计划 4 3.2组织机构及人员计划 4 3.3材料计划 5 3.4 设备进场计划 6 四、施工方案 7 4.1便桥安装流程 7 4.2武进港便桥施工方法 7 五、安全组织保障 9 5.1安全管理目标 9 5.2组织保证措施 9 5.3安全技术交底 10 六、武进港便桥施工危险性分析及保证措施 11 6.1危险性分析 11 6.2较大危险源清单 14 七、安全预防措施 15 7.1较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15 7.2 其他安全预防措施 18 7.3相关管理措施 19 八、应急预案 20 8.1机构与职责 20 8.2应急资源 22 8.3应急响应 23 8.4现场恢复 24 8.5事故应急措施 24 九、计算书 26 9.1计算说明 26 9.2基本参数 26 9.3主梁弯矩、剪力计算 28 9.4桥梁上部横梁承载力验算 30 9.5桥梁上部纵梁验算 32 9.6钢管桩入土深度计算 33 9.7桥台基础验算 34 十.相关证书 35 武进大道(礼毛路—无锡交界)建设工程项目 武进港大桥便桥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武进港大桥跨越武进港河,武进港河位于K4+505处,现状为七级航道,规划为Ⅴ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为3.063m,现有水面宽55米、最深水深为4.5米,水位标高为1.41m,航道中心与路线设计线交角为90°。为满足施工要求,在武进港河新建1座便桥,便桥位于武进港河塘门桥下游550米处(塘门桥净空5.5m),便桥设计净空5.6m(按实测时水位标高)、长度60m、通航孔净宽22m,以便于标段施工全过程施工机械及人员的通行要求。 1.2便桥设计及结构形式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便桥位于K4+505处(与主桥中心相同),便桥中心线到武进港大桥设计中心线29米(位于线路右侧),桥台两头设置2%的纵坡。 (2)结合现场情况,确定桥梁形式,跨径2*9m+1*24m+2*9m,钢便桥全长60m,桥面净宽4米。 (3)便桥桥墩基础采用8根外径Φ325钢管桩(管壁厚=6mm),横向每排4根(中心间距=1米和3.67米);纵向2根(中心间距=1米)。河中墩桩长20米,入土深度12米。打桩时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钢管桩的施工质量;每一桥墩处的钢管桩顶部放置35cm*35cm厚8mm的钢板桩帽,桩帽顶面采用28#双拼工字钢形成横梁;横梁顶面两侧分别布置两片间距45 cm贝雷梁,上下弦杆加强,之间用连接片联结,贝雷片(3m)上设置间距为1.5米双拼横向27a#工字钢,上面采用10#工字钢作为纵梁,后满铺10*10方木,桥面板采用1.4cm厚钢板,钢板宽为1米,设置在车行道位置。本便桥设置单向行车。 1.3水文地质情况 1.3.1地质情况 ①填土:杂色,湿,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组成,上部夹植物根茎。层厚0.6~2.95米,平均厚1.54米,层底标高为4.22~-1.00。场地均有分布。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含少量有机质成分,有臭味,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2.5~11.9米,平均厚6.34米,层底标高为-1.3~-11.6m。高压塑性,场地局部分布。 ③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8~7.3米,平均厚4.37米,层底标高为-8~17.37m。中压缩性,场地局部分布。 1.3.2水文情况 ①实测当前的水位的标高为1.41米。 ②武进港河河口宽55m,河水的深度为约4.5米。 ③武进港河上游550m处塘门桥净空5.5m。 1.4 便桥基本数据 技术参数名称 数据或规格 钢便桥长度 60.0m 钢便桥净宽度 4m 钢便桥净高 5.6m(当前水位以上) 基础形式 Φ325mm钢管(外径) 主梁形式及构造 双排单层装配式贝雷片钢桥(上下加强) 桥面形式 14mm钢面板 钢管入土深度 12m 1.5 施工平面布置 武进港大桥便桥施工平面布置图 武进港大桥便桥示意图 二、编制依据 2.1规范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393号令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493号令 4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 5 《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1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 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1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 14 《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 2013年版 15 《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11-7月份发布 16 《常州市交通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常州市交通质监站,2012.9 17 武进大道(礼毛路—无锡交界)建设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18 武进大道(礼毛路—无锡交界)建设工程设计图纸 2.2编制原则 (1)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本项目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有序可控,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2)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管理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满足于本项目质量,安全目标的需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 (3)推行标准化管理工程,做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 三、施工组织及计划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