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锚式悬索桥是一种古老的桥型,它不同于一般的悬索桥,它的主缆直接锚固在加劲梁的梁端,由主梁直接承受主缆中的水平拉力,不需要庞大的锚碇,这给不方便建造锚碇的地方修建悬索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工法特点 1、与传统自锚式悬索桥只对吊索张拉相比较,索力及梁体线形更容易控制。 2、每束主缆、每根吊索钢绞线一次张拉到位,不进行调索,保证了缆索张拉中不受损伤,增强了缆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施工方法简便,工艺可直接采用预应力施工的“双控法”控制。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自锚式悬索桥上部索结构的施工,对于其它形式的索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施工工艺 (一)工艺原理 分批张拉主缆、吊索,每批先张拉吊索,吊索的张拉力先由其外套钢管承受压力来平衡,即先将吊索产生的拉力存储于吊索外套钢管;然后张拉主缆,通过主缆外套索箍将吊索钢管的压力释放,转换成主缆、吊索之间力的平衡。
2)本桥采用无支架缆索吊装施工斜拉扣挂悬拼施工工艺,拟采用两套主索系统抬吊,其中每一套主索为7直径50密封钢丝绳,每套设计吊重为65吨,因此总设计吊重为130吨。 3)拱肋扣索拟采用钢铰线,主扣塔均采用N型万能杆件拼装而成. 4)两岸主地锚、扣地锚均采用重力式地锚。其中主地锚位桥轴线上、扣地锚位于拱轴线上。 5)钢管拱肋拟在工厂加工制作,然后通过船运至索道下或陆上平板车运至塔架前起吊就位,横梁及车道板拟于现场预制再装上平移平车横移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再通缆索系统起吊运输。 6)主塔位于2#墩边的地面上、中塔位于9#墩顶、萧山岸主塔位于16#墩边的地面上。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内容简介 结构概况: 1.主桥采用跨径为40+118+40米的自锚式悬索桥,主跨主缆垂跨比为1/7. 2.西端引桥采用4X28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6米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 3.东引桥为一跨25.3米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 4.桥梁下部结构除8、9号墩采用浅基础外,其余均采用钻(挖)孔桩基础。 ...... 设计于2003年,共包含CAD设计图114张。 吊杆构造图 中横梁预应力束 防撞护栏钢筋构造图 主缆锚箱构造图 桥面以上索塔配筋图 墩承台钢筋图
1.工程概况
此公园人行天桥是进入公园南大门的一座景观桥梁,为满足公园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格局,经多轮方案比选,确定采用自锚式悬索桥方案,跨径组合为25+70+25m,桥宽8m,主桥两端采用螺旋扶梯,桥塔处设置四个观景平台。
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1、桥面宽度根据桥梁总体要求进行布置。从经济性和适用性考虑,并考虑吊索的设置宽度,确定桥宽为8m,即0.75m(吊索锚固带)+0.25m(栏杆)+6.0m(人行道)+0.25m(栏杆)+0.75m(吊索锚固带)。2、扶梯宽度根据桥梁总体要求进行布置。从经济性和适用性考虑,确定扶梯宽为3.5m。3、通航技术标准该桥所处的xx航道是跨省市主干航道苏申内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经上海市航务管理处批准确定通航净宽为≥40m,上底宽≥30m,通航净空顶面标高≥8.8m;两岸航道控制线各为10.0m;河道常水位在2.5~3.0m左右,xx防洪标高4.5m。4、设计荷载人群-4.0KN/m2。
5、抗震标准
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重要性修正系数采用1.3。
3.编制时间
2003年9月完成初步设计。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内容简介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资料目录 桥梁平面图 桥梁总布置图 桥梁地质剖面图 墩台坐标图 4号索塔构造图 5号索塔构造图 索塔横梁预应力筋图 索塔配筋图3 塔顶构造配筋图 4号主塔基础构造及配筋图 5号主塔基础构造及配筋图 主桥墩柱构造及配筋图 主桥墩基础构造及配筋图 主桥箱梁构造图(三) 。。。137张
2)本桥采用无支架缆索吊装施工斜拉扣挂悬拼施工工艺,拟采用两套主索系统抬吊,其中每一套主索为7直径50密封钢丝绳,每套设计吊重为65吨,因此总设计吊重为130吨。 3)拱肋扣索拟采用钢铰线,主扣塔均采用N型万能杆件拼装而成. 4)两岸主地锚、扣地锚均采用重力式地锚。其中主地锚位桥轴线上、扣地锚位于拱轴线上。 5)钢管拱肋拟在工厂加工制作,然后通过船运至索道下或陆上平板车运至塔架前起吊就位,横梁及车道板拟于现场预制再装上平移平车横移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再通缆索系统起吊运输。 6)主塔位于2#墩边的地面上、中塔位于9#墩顶、萧山岸主塔位于16#墩边的地面上。
桥梁概况: 本桥为双塔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全长991米、宽32米,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跨江主桥)长356米,两侧引桥长534米,引道长101米,主跨长150米,两边跨各长68米,两锚跨各长35米,两主塔各高55.5米,全桥主缆长度达300多米,主揽下方连接着98根吊索。 ...... 共24张CAD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