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CD法开挖施工专项施工方案31页
(一)地形、地貌 1、##隧道:位于xx县xx镇##村境内,地处xx高原西部高原山地区xx-盘县中山丘原区,地貌类型属溶蚀-剥蚀低中山。场区地形标高介于1815~1550m,相对高差约265m。隧道穿越一山体,进口位于稍缓的坡面上,坡面为山地,基岩零星出露。出口位于陡崖脚下,为崩塌堆积体,进、出口地形较缓,植被不发育。 2、###隧道:隧道区地处xx高原山地区,受侵蚀-剥蚀影响,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场地属中等切割的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隧道区地形标高介于1488~1797米,相对高差309米。 隧道位于xx镇xx村及xx镇xx村境内,进口距最近的村道约500m,距县道约2Km;出口下方约300m处为乡村公路,距G326国道约3Km,交通条件差。 隧道穿越一山体,为一分水岭。进口位于山脚—低矮山坡坡面之上(纵向坡度32~42°),其上为林木、灌木。隧道出口位于一单一斜坡面上(纵向坡度39°),隧道出口右侧为一山间冲沟(该冲沟为雨源型冲沟,勘察期间无水),坡面上基岩局部出露,植被中等发育。 (二)水文、气候 场区属长江流域xx水系之xx河支流,隧道区域内未见地表河流。场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冬无严寒。据xx县气象站1961~1990年 气象资料,年日照数1309.5小时,年无霜期236天,年均气温11.8℃,极端最高32.7℃,极端最低-9.3℃;年均降水1150.4mm,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5~9月;最大日降雨量127.8mm;年蒸发量1104mm多集中在4~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4%;年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17m/s,最多风向SE。灾害性天气有凝冻、冰雹、倒春寒、伏旱等。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隧道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以东向褶皱为主,断层结构不发育。隧道场区未发现断层通过,由于区域构造的影响,岩层产状局部有变化,总体单斜,综合产状120°∠13°。主要发育的3组节理产状为:140°∠80°、50°∠80°、250°∠75°,密度3~6条/m,闭合性差。 (四)开挖方式 ##隧道出口端ZK35+515~ZK35+730、YK35+585~YK35+765端、###隧道出口端ZK33+572~ZK33+587围岩均为粉质土、块石土、强~中风化岩,粉质土呈可塑~硬塑状,块石土结构松散,Rc=20~25MPa,Kv=0.20,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200~245,围岩级别为Ⅴ级,S-Ta衬砌类型,粉质粘土、块石土段,稳定性差。开挖采用CD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