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15-05-13 14:38:52 来自: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 / 水利枢纽
0
4分

紫坪铺水库受到汶川地震的牵连,产生了学术界的争鸣。我们试图从水库诱发地震的不同学说以及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出发,结合大量专业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去论证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无关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正确论证,对于被舆论误读了的专业性学术性问题的明辨是有意义的。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一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一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二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二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三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三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四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四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五

关于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是否有关的讨论-图五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 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1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1,内容详实,可供下载参考。
  • 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2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2,内容详实,可供下载参考。
  • 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3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3,内容详实,可供下载参考。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导流和施工排水方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导流方式采用“断流围堰,隧洞导流”方式,前期上游来水由围堰挡水,隧洞导流,围堰挡水时段2003年6月1~2004年5月31日,后期上游来水由坝体临时断面挡水,隧洞导流。 针对堰基地层情况和围堰施工特点,对堰基防渗体拟采用塑性砼防渗墙。上游围堰756.0m以下拟采用塑性砼防渗墙防渗,防渗墙底部伸入基岩0.5m,756.0m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 下游围堰746.0m以下采用塑性砼防渗墙防渗,防渗墙底部伸入基岩0.5m,746.0m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
  • 汶川地震震害考察与震害研究体系化思考
    实地考察和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害现象,将震害按照建筑的类型、结构形式等进行了归 类,指出建筑的不同结构形式、跨度以及粗糙的构造搭接方式等由于受力不均匀严重地影响 了整体的刚性和抗震性能不仅底框架结构以及简易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导致整体垮塌的现象 严重,非承重体构件的震害也会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通过调研日本震灾调查的体系和 经验,认为建筑震害的研究应以系统全面的全数调查为依据,建立一定区域的建筑受灾程度 的数据库,通过分门别类(结构类别、结构形式、层数等)的统计分析,导出针对性强的抗震性 能与建筑类型、结构形式等的关系
  • 王亚勇汶川地震震害分析及规范修订讲座
    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震害分析,砌体结构震害分析,剪力墙结构震害分析,桥梁结构震害分析,道路结构震害分析,厂房排架钢结构厂房结构震害分析。
  • 从汶川地震震害看如何提高工业建筑抗震能力
    通过对汶川地震部分房屋的震害调查分析,提出了在设计、施工等方面提高工业建筑抗震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试行)
    1 总 则 2 村庄用地布局 3 农房户型设计 4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防目标 5 抗震设计和加固基本要求 6 地基和基础 7 砖木结构房屋 8 木结构房屋 9 生土结构房屋 10 石木结构房屋 11 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附录A 墙体截面抗震受剪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 附录B 砖木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附录C 木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附录D 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附录E 石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附录F 砂浆配合比参考表
  • 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修复加固图纸
    在汶川地震中砌体墙体的出现各种裂缝,此项目介绍了砌体墙的各种裂缝补强修复措施.
  • 汶川地震震损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方法
    针对5?12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损情况,结合混凝土结构特点,对震后震损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分别介绍了各种加固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构造措施及施工要点,以指导实际施工中选择合理有效的加固方法。
  • 地震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计算表
    本资料为地震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计算表,excel格式。 主要包括: 单桩所受水平力计算 桩身参数 桩身计算参数 土层计算参数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四川岷江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方案
    四川岷江紫坪铺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施工方案等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方案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方案,共25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基础面处理主要包括大坝趾板、溢洪道基础面处理;坝体、左岸上游压重体非岩石基础面处理;砌石工程基础面处理。大坝岩石基础面处理工程量为171000m2,溢洪道岩石基础面处理工程量为11571m2,非岩石基础面处理工程量为74000 m2。 帷幕、大坝和溢洪道基础固结灌浆均在浇筑一定厚度混凝土盖重的混凝土面上施工,泄洪排砂洞边坡岩体固结灌浆在基岩面上直接施工。 回填、固结灌浆分Ⅱ序施工,帷幕灌浆分Ⅲ序施工,大坝址板、溢洪道基础、右岸条形山脊、灌浆洞的帷幕灌浆采用地质钻机钻造,金刚石钻进。大坝址板固结孔采用风钻钻孔。泄洪排砂洞边坡岩体、溢洪道基础固结孔采用潜孔钻和露天凿岩台车钻孔。帷幕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孔内循环法灌浆,固结灌浆采用与帷幕灌浆相同的工艺施工,当固结灌浆孔深≤8m时,采用全孔段一次性灌浆,灌浆孔深>8m时,采用分段灌浆。灌浆洞、排水洞回填灌浆孔采用手风钻钻孔,深入基岩250px。回填灌浆如吸浆量过大,采用水泥砂浆灌注。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导流和施工 排水方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导流方式采用“断流围堰,隧洞导流”方式,前期上游来水由围堰挡水,隧洞导流,围堰挡水时段2003年6月1~2004年5月31日,后期上游来水由坝体临时断面挡水,隧洞导流。 针对堰基地层情况和围堰施工特点,对堰基防渗体拟采用塑性砼防渗墙。上游围堰756.0m以下拟采用塑性砼防渗墙防渗,防渗墙底部伸入基岩0.5m,756.0m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 下游围堰746.0m以下采用塑性砼防渗墙防渗,防渗墙底部伸入基岩0.5m,746.0m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体填筑施工方案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体填筑施工方案,共26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884.0m、坝顶长634.77 m、宽12.0 m;河床宽约200 m,最低坝基高程728.0 m,最大坝高156m,上游坝坡为1:1.4。下游边坡840.0m马道以下为1:1.4,840.0m马道以上的边坡为1:1.5,坝后设两层马道,马道宽5.0m。坝体由防渗面板、垫层区(Ⅱ区)、过渡层区(ⅢA区)、主堆石区(ⅢB区)、次堆石区(ⅢC区)、下游堆石区(ⅢD区)、上游盖重保护体(Ⅳ区),辅助防渗体(ⅣA区)组成;垫层区水平宽度为3 m,过渡层区水平宽度5m,。坝体下游采用2500px厚干砌石护坡(Ⅳ区)。坝体填筑总量为1176.6万m3。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压重体填筑施工方案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压重体填筑施工方案,共4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压重体位于大坝左岸上游侧,部分位置与上游围堰重叠,压重体的底部高程位于主河道内约750.0m,填筑顶高程为845.0m,设有790、815、845m三层平台,平台长为60m,宽度分别为40、50和90m,压重体纵向边坡1:3,侧向边坡为1:2.5,填筑总方量为184.45m3。 第一阶段:填筑料源利用前期左岸施工道路开挖、左坝肩开挖的可利用石渣填筑,也可以考虑利用部分尖尖山主料场的表层风化岩开挖料或河床混合砂砾料,该时期填筑强度低,主要利用左岸各开挖工作面的可利用料填筑,填筑高程视各工作面的来料情况确定,但必须填筑到756.0m高程以上,保证截流后填筑仓面高出上游常水位,填筑裹头部位若水流较急,可采用铅丝笼保护防冲。 第二阶段:该阶段与上游围堰一起填筑。围堰与压重体相结合部分,按压重体填筑要求进行分层压实,填筑料主要利用青云坪堆渣场料及基坑开挖可利用料。填筑道路为上游围堰,直到从围堰上到无法填筑为止。 第三阶段:填筑料来源主要为青云坪堆渣场和尖尖山料场的风化岩。填筑道路利用大坝810m临时断面接通左右岸,并从大坝810.0m高程平台修一条路通压重体顶部845m高程,完成上部填筑。 填筑前先对填筑区域内的基层面进行清理,清除基层面的植被和土覆盖层,并对基层面进行整平压实处理,河床部位填筑在截流前河道水位较低时期直接填出水面(不超过756.0m),采用大功率施工碾压机械反复碾压密实,然后分层填筑施工。
  • 从汶川地震震害看如何提高框架结构抗震能力
    对2008年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作为一名土木建筑工程结构专业的老师,总结经验教训,并由此引发了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 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现象,并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针对地震中框架结构未出现抗震设计所预期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现象,从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和楼板的影响、可能导致框架梁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原因、造成框架梁端超配筋的原因、影响框架柱承载力发挥的原因、以及结构在大震下受力状态变化和结构不同受力阶段的梁柱构件的可靠度差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为今后框架结构设计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和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 汶川地震底层框架砖房震害分析及底部侧移刚度控制
    文章基于汶川地震中底层框架砖房的典型震害调查,了解了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现象,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取值的合理范围。指出底框砖房底框与上部砖房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应使地震时底层既有充分弹塑性变形,上部砖房破坏亦不重,此时层间极限剪力系数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结构整体抗震。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21.1.1 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一、死亡事故“零”目标;杜绝重大机械设备、重大火灾和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争创无重伤事故,尽量减少轻伤事故,年负伤率控制在水电总公司规定的15‰以下。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体填筑 施工方案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体填筑施工方案,共26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884.0m、坝顶长634.77 m、宽12.0 m;河床宽约200 m,最低坝基高程728.0 m,最大坝高156m,上游坝坡为1:1.4。下游边坡840.0m马道以下为1:1.4,840.0m马道以上的边坡为1:1.5,坝后设两层马道,马道宽5.0m。坝体由防渗面板、垫层区(Ⅱ区)、过渡层区(ⅢA区)、主堆石区(ⅢB区)、次堆石区(ⅢC区)、下游堆石区(ⅢD区)、上游盖重保护体(Ⅳ区),辅助防渗体(ⅣA区)组成;垫层区水平宽度为3 m,过渡层区水平宽度5m,。坝体下游采用2500px厚干砌石护坡(Ⅳ区)。坝体填筑总量为1176.6万m3。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基础处理 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基础面处理主要包括大坝趾板、溢洪道基础面处理;坝体、左岸上游压重体非岩石基础面处理;砌石工程基础面处理。大坝岩石基础面处理工程量为171000m2,溢洪道岩石基础面处理工程量为11571m2,非岩石基础面处理工程量为74000 m2。 帷幕、大坝和溢洪道基础固结灌浆均在浇筑一定厚度混凝土盖重的混凝土面上施工,泄洪排砂洞边坡岩体固结灌浆在基岩面上直接施工。 回填、固结灌浆分Ⅱ序施工,帷幕灌浆分Ⅲ序施工,大坝址板、溢洪道基础、右岸条形山脊、灌浆洞的帷幕灌浆采用地质钻机钻造,金刚石钻进。大坝址板固结孔采用风钻钻孔。泄洪排砂洞边坡岩体、溢洪道基础固结孔采用潜孔钻和露天凿岩台车钻孔。帷幕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孔内循环法灌浆,固结灌浆采用与帷幕灌浆相同的工艺施工,当固结灌浆孔深≤8m时,采用全孔段一次性灌浆,灌浆孔深>8m时,采用分段灌浆。灌浆洞、排水洞回填灌浆孔采用手风钻钻孔,深入基岩250px。回填灌浆如吸浆量过大,采用水泥砂浆灌注。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压重体填筑 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压重体位于大坝左岸上游侧,部分位置与上游围堰重叠,压重体的底部高程位于主河道内约750.0m,填筑顶高程为845.0m,设有790、815、845m三层平台,平台长为60m,宽度分别为40、50和90m,压重体纵向边坡1:3,侧向边坡为1:2.5,填筑总方量为184.45m3。 第一阶段:填筑料源利用前期左岸施工道路开挖、左坝肩开挖的可利用石渣填筑,也可以考虑利用部分尖尖山主料场的表层风化岩开挖料或河床混合砂砾料,该时期填筑强度低,主要利用左岸各开挖工作面的可利用料填筑,填筑高程视各工作面的来料情况确定,但必须填筑到756.0m高程以上,保证截流后填筑仓面高出上游常水位,填筑裹头部位若水流较急,可采用铅丝笼保护防冲。
  • 汶川地震灾害引发建筑结构设计者的思考
    主要是针对汶川地震建筑物损坏,所造成的原因的思考。
  • 2010年报汶川地震大桥灾后重建工程招标书
    国内竞争性招标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世行紧急优惠贷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甘肃部分)招标书,WORD格式,共317页。
  • 紫坪铺某水利枢纽场内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紫坪铺某水利枢纽场内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包含 工程地质、水文及气候条件 工程概况 线路技术标准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等可供参考下载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砂石混凝土系统施工方案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砂石混凝土系统施工方案,共10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混凝土量为33.6万m3,共需成品砂石料47.1万m3,其中中骨料(40~80mm)8.3万m3,小骨料(20~40mm)12.5万m3,细骨料(5~20mm)12.5,砂13.8万m3。大坝填筑需要填层料,小区料及反滤料共计28.1万m3,其中填层料25.9万m3,小区料0.76万m3,反滤料1.47万m3。 本标工程混凝土比较集中,故决定集中布置一座混凝土生产系统,该系统由一座拌和楼和一搅拌站组成,布置在大坝下游左岸紫下大桥附近,高程约为830米的平台上,其生产的混凝土将供本标的大部份混凝土。主要由搅拌楼、骨料系统及水泥系统等组成,系统的生产能力为约为200 m3/h。 根据月高峰浇筑强度和最大块浇筑强度及我局现有的设备情况,决定选用一座日制330KBS拌和楼。该楼配有三台11ZS型强制式搅拌机,设计生产能力为170~210m3/h,该楼生产过程由微机控制,计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好,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混凝土系统和砂石系统共用一个骨料仓,骨料仓下设有地垅,地垅内设有皮带机,骨料仓内的各种砂石骨料通过地垅皮带机送入搅拌楼的料仓内。 搅拌站使用的骨料由装载机喂料,经皮带机送入料仓,经计量后由皮带机送到搅拌机内。 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由试验室负责,按规程规范要求,对砂石骨料、水尼、外加和水质进行栓测,对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的严禁使用,混凝土级配由实验室定,操作人员按级配单严格控制称量,值班员随时检查计量和搅拌质量,并到浇筑仓面了解混凝土质量,按规定取样检测,及时向监理工程师上报检测资料。
  • [紫坪铺] 水利枢纽工程坝体填筑 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884.0m、坝顶长634.77 m、宽12.0 m;河床宽约200 m,最低坝基高程728.0 m,最大坝高156m,上游坝坡为1:1.4。下游边坡840.0m马道以下为1:1.4,840.0m马道以上的边坡为1:1.5,坝后设两层马道,马道宽5.0m。坝体由防渗面板、垫层区(Ⅱ区)、过渡层区(ⅢA区)、主堆石区(ⅢB区)、次堆石区(ⅢC区)、下游堆石区(ⅢD区)、上游盖重保护体(Ⅳ区),辅助防渗体(ⅣA区)组成;垫层区水平宽度为3 m,过渡层区水平宽度5m,。坝体下游采用2500px厚干砌石护坡(Ⅳ区)。坝体填筑总量为1176.6万m3。
  • 汶川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及其预防
    摘要:汶川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广、密度大、明显的成群成带性、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且崩塌远多于滑坡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将长期存在的特点。通过简要分析汶川大地震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各种地质灾害分布的大致范围,提出了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策略,并对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提出一些建议。
  • 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结构的震害仿真
    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端出现严重的塑性铰,而梁端震害反而较轻,该结果不符合抗震设计的预期目标。
  • 汶川地震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及工程抗震设计对策思考
    简要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及特点以及地震引起的铁路工程震害主要类型及特征,并对“生命线”工程、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近场效应及近场区工程设计、铁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修订、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进一步开展铁路工程抗震设计研究工作的建议意见:路网规划及工程建设中应对“生命线”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高地震烈度山区的铁路工程,必须重视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诱发崩坍、滑坡灾害的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绕避潜在地震诱发大型崩坍、滑坡灾害的地段,同时,避免路基高大切坡,选用有利于地震防灾减灾的工程形式通过;地震近场高烈度区或位于地震断裂带的工程,需要研究如何减轻地震灾害与如何快速修复震害的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尽快启动《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增加地震近场区(特别是地震断裂带)工程设计标准、方法的规定,增加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铁路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的原则等内容;建议开展基于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高烈度地震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基于地震临震预报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高地震烈度山区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水库诱发地震孔隙水压力阈值探讨
    分析了丹江口水库从1967年到1987年的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与地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库蓄水后的诱发地震主要沿丹江断裂分布,并且主要集中在该断裂经过的碳酸盐岩区,说明库区岩石的渗透性,对诱发地震有重要影响;注意到当库区的水位增加到新的较高水位时,常常会引发新的较高等级的地震,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表明孔隙水压力是该库区诱发地震的诱震机制。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坝基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坝肩石方开挖爆破以潜孔钻中、深孔毫秒微差梯段爆破为主,手风钻配合,永久边坡按设计自上而下分10m左右层高实施梯段开挖,坝肩岩石面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趾板上、下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梯段开挖必须按设计给趾板建基面留足保护层。 大坝基础、边坡开挖,要求开挖面达到平整、稳定,尽量减少对保留区岩体的破坏影响。开挖钻爆施工方案:周边采用控制爆破,主爆孔采用微差爆破,严格控制单响装药。梯段爆破,钻孔作业与挖运作业平行施工,每个台阶工作面布置二台液压潜孔钻,五台YQ-100B潜孔钻。YQ-100B潜孔钻专门用于周边孔的光面、预裂孔钻孔。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砂石混凝土系统 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混凝土量为33.6万m3,共需成品砂石料47.1万m3,其中中骨料(40~80mm)8.3万m3,小骨料(20~40mm)12.5万m3,细骨料(5~20mm)12.5,砂13.8万m3。大坝填筑需要填层料,小区料及反滤料共计28.1万m3,其中填层料25.9万m3,小区料0.76万m3,反滤料1.47万m3。 本标工程混凝土比较集中,故决定集中布置一座混凝土生产系统,该系统由一座拌和楼和一搅拌站组成,布置在大坝下游左岸紫下大桥附近,高程约为830米的平台上,其生产的混凝土将供本标的大部份混凝土。主要由搅拌楼、骨料系统及水泥系统等组成,系统的生产能力为约为200 m3/h。 根据月高峰浇筑强度和最大块浇筑强度及我局现有的设备情况,决定选用一座日制330KBS拌和楼。该楼配有三台11ZS型强制式搅拌机,设计生产能力为170~210m3/h,该楼生产过程由微机控制,计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好,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混凝土系统和砂石系统共用一个骨料仓,骨料仓下设有地垅,地垅内设有皮带机,骨料仓内的各种砂石骨料通过地垅皮带机送入搅拌楼的料仓内。 搅拌站使用的骨料由装载机喂料,经皮带机送入料仓,经计量后由皮带机送到搅拌机内。 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由试验室负责,按规程规范要求,对砂石骨料、水尼、外加和水质进行栓测,对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的严禁使用,混凝土级配由实验室定,操作人员按级配单严格控制称量,值班员随时检查计量和搅拌质量,并到浇筑仓面了解混凝土质量,按规定取样检测,及时向监理工程师上报检测资料。
  • 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赚钱
    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是一个赚钱的好项目其实并不难,只要把握其中的关键点就可以了,一旦选择正确,就会抢得先机,拔得头筹,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 选好项目,再加上自己的努力
  • 汶川地震受损隧道改线抢险救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受地震影响宝成铁路109隧道出口塌方,砸塌棚洞,致使行驶此处的货车碰撞脱轨,13节油罐车起火燃烧,车厢严重挤压变形,中部塌方阻塞嘉陵江河道而形成堰塞湖,造成宝成线全线中断行车。109隧道造成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开裂、掉块、衬砌表层剥落、拱脚或拱腰错台、棚洞“T”梁损毁等,损毁较为严重,经对隧道内受损结构进行加固后至5月24日10点30分才临时恢复慢行通车。因既有隧道自身结构和强度已经不能满足今后行车安全的需要,为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宝成线长期安全运营,确定了两跨嘉陵江加短隧道(即新109隧道)的改线方案。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趾板面板混凝土与止水施工方案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趾板面板混凝土与止水施工方案,共12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大坝趾板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项目包括锚筋、钢筋、止水和混凝土浇筑等,其中混凝土7241m3、钢筋约230t,混凝土属D1类,要求最小抗压强度20Mpa(28d),抗渗标号W12,抗冻F100级,最大骨料粒径40mm,平整度要求为U2。 趾板混凝土按常规浇筑,表面平整度需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及时洒水养护,并做好复盖保护。特别要做好止水片的保护。根据标书要求,趾板浇筑后28d内,附近20m范围内不得进行放爆。对基础超挖过大部位,宜将超挖部分先用混凝土回填至设计高程,再浇筑趾板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按跳块方式从中央向两岸进行施工,采用6m3搅拌车运输混凝土直接喂料经溜槽进入仓面,卸料口距模板50~3750px均匀布料,每层布料厚度25~750px,止水片周围应配合人工布料以防止出现分离,采用捣头直径65m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插入滑模前方约10~500px,深入到新浇混凝土底部以下125px,严禁漏振或过振。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排砂洞进口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本资料为[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排砂洞进口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共29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1#泄洪排砂洞进口FR0—030~FRO+0+040.40段包括进口段,闸室段二部分,底板开挖EL777.83m边坡最大开挖高度约108m;2#泄洪排砂洞进口EF0—040~FR0+034.40段包括进口段、闸室段、底板开挖EL797.80m,边坡最大开挖高度约88m,高差较大。 梯段爆破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块”微差爆破方法施工,选用ROC742露天液压钻造孔,临近边坡时,增设缓冲孔,保护预裂面。其中高度大于10m的梯段,边坡预裂一次到位,梯段开挖及支护分两次完成。 梯段开挖前应做好开挖区的排、截水工作,在永久边坡大规模开挖前先做好边坡上部的山坡截水沟,以防止雨水漫流冲刷边坡,永久边坡的坡脚以及施工场地周边,均应开挖好沟槽和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坡脚的稳定。同时做好防止施工排水污染河流的工作。 对于永久边坡或倾斜、垂直和水平的建基面,尤其是有特殊要求的建基面,均应按设计开挖线布置预裂(光面)孔,进行预裂(光面)爆破和预留保护层。 预裂爆破后,预裂面不平整度不大于375px,孔壁表面不应产生严重的爆破裂隙。 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浅孔、少药、弱爆、多循环”及预留保护层的施工方法,施工中一旦遇到不良地质地段,应马上改变施工方法,采取小孔径机具钻孔,而且多打孔,少装药,多次循环的方法进行保护层开挖,同时采取“梯段内进行多次梯段分层开挖”的措施,以确保边坡稳定。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溢洪道紧邻右坝端布置,包括进口段、闸室段、泄槽段及挑流鼻坎,本标承担SP.0+290以前EL857m高程以下及SP.0+290以后EL775m高程以下的开挖及支护 溢洪道开挖总量504850 m3,其中不分类料130150 m3,石方374700 m3,根据工程地质特点,施工规划采取10 m分层开挖。 开挖严格按照“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进行,上一层的支护应保证下层开挖安全顺利进行,未完成上一层的支护,严禁进行下一层的开挖。 梯段爆破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块”微差爆破方法施工,选用潜孔钻造孔,梅花型布孔,临近边坡时增设缓冲孔,保护预裂面,各梯段不分类料采用反铲和手风钻配合提前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浅孔、少药、多循环”及预留保护层的施工方法,施工中一旦遇到不良地质地段,应马上改变施工方法,采取小孔径机具钻浅孔,而且多打孔,少装药,多次循环的方法进行保护层开挖,同时采取“梯段内进行多次梯段分层开挖”的措施,以确保边坡稳定。 各梯段开挖前需做好排截水工作,永久边坡开挖前按施工图纸在山坡上部做好截水沟,以防雨水漫流冲刷山坡;坡脚及施工场地周边、堆碴场做好排水设施,及时排除积水,确保施工安全,同时注意防止施工排水污染河流。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