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及特点以及地震引起的铁路工程震害主要类型及特征,并对“生命线”工程、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近场效应及近场区工程设计、铁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修订、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进一步开展铁路工程抗震设计研究工作的建议意见:路网规划及工程建设中应对“生命线”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高地震烈度山区的铁路工程,必须重视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诱发崩坍、滑坡灾害的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绕避潜在地震诱发大型崩坍、滑坡灾害的地段,同时,避免路基高大切坡,选用有利于地震防灾减灾的工程形式通过;地震近场高烈度区或位于地震断裂带的工程,需要研究如何减轻地震灾害与如何快速修复震害的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尽快启动《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增加地震近场区(特别是地震断裂带)工程设计标准、方法的规定,增加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铁路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的原则等内容;建议开展基于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高烈度地震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基于地震临震预报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高地震烈度山区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汶川地震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及工程抗震设计对策思考-图一
工程概况: 根据有关会议纪要和设计施工图的要求,需要在K15+050新建灯桥,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柱、深度约8m,砼基础顶帽将地脚螺栓外露部分已经支柱底部构件全部封闭与混凝土内,上面连接安装新建灯桥钢结构工程总长度31.5米,安装平面示意图如下: 灯桥总高度17米左右,钢柱高度17米,为角钢焊接成型,表面镀锌为全钢结构,钢柱2根,每根钢柱配上下两节爬梯中间设休息平台一座,必须在吊装前地面焊接后再吊装,钢柱每根加爬梯及休息平台单重8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