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梁”钢筋锚固长度取值
群网友甲发帖指出:在03G101-1第65页中,次梁(L)底筋的锚固长度为12d,如果,我有一根次梁的下部钢筋是2级钢直径圆14的,那么锚固长度12d应该为168 mm。
然而,在03G101-1第33页中,有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这样一条备注。
群网友乙问:我这根次梁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究竟是取168mm,还是取250mm ?
群网友丙跟贴认为:框架结构中非框架梁,上部纵筋贯通设置,在端支座弯锚La;下部纵筋宜在主梁外连接,也可在主梁内锚固,螺纹钢筋的锚固长度:12 d。
“受拉”钢筋—受拉钢筋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群网友丁跟贴则认为,此处应该在12d与250mm之间取大值。
鉴于此,一丁解析如下:除了在群讨论之外,我们在浏览各专业网站过程中、在讲学面对面的与听友的互动交流中,发现还有许许多多群/网友也还没有搞明白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向大家宣传,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对梁纵向钢筋的锚固根据不同情况分为3种类型:即
1 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见(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33页的表格);
2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间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as(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29页的10.2.2条);
3 受拉钢筋的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见(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34页的表格)。
对la和laE,大多数网友并不陌生,对于las,还有许多网友没有掌握,今天做些宣传,先把规范条文摘录如下:
10.2.2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间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 las(图 10.2.2)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 V≤0.7ftbh0 时
las≥5d
2当 V>0.7ftbh0 时
带肋钢筋las≥12d
光面钢筋las≥15d
此处,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其次我们一起来看“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这句话出现在(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 墙结构)33页la的表格之注3,这显然只是对la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对las和laE提出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第65页中,次梁(L)底筋的锚固长度为12d,这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关于 las的规定要求的,不需要在“在12d与250mm之间取大值”。
la、las、laE在不同梁的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大家千万不要混淆la、las、laE这三类不同锚固长度的规定长度和使用范围。这就好比愣要拿青菜的口味和营养成分来与胡萝卜、西葫芦的口味和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一样,是一件比较前提不成立所以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梁”的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是如何规定的:
10.2.6 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边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 0.2l0,此处,l0 为该跨的计算跨度。
在这里我们给出《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图示》05SG109-3(混凝土结构)在38页的序号5.2.12对这个条文进行了解析,给出了图示,请看:
连梁腰筋的讨论一
网友瑾瑾:连梁高度范围底部的第一根腰筋距离连梁底部到底是多少不太好确定。一丁老师,您认为呢?
1、连梁侧面水平筋中上部或下部的第一根筋是不是距离LL上部或下部1/2间距?图集与规范也未见这方面的规定,而《透过案例学平法》中从计算式可以看出LL侧面上下第一根腰筋距离上下边缘15mm。
2、当连梁两侧腰筋面积配筋率满足要求后,梁腰筋间距取为200mm,此时LL1腰筋与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不共线,那么,LL1侧面腰筋伸入两侧墙肢内多长呢?(是取LaE还是效仿KL侧面构造纵筋锚入KZ 15d?)
请问一丁老师,如果要单独计算LL高度范围内的侧向腰筋根数,是不是:
(梁高-1/2腰筋间距×2)/间距+1?
个人认为,连梁高度范围内的侧向腰筋根数很难计算,因为此腰筋是跟着墙水平分布筋走的,而水平分布筋根数又跟层高等等有关。
一丁:连梁高度范围上下的第一根腰筋棗能不能不要这样看问题?剪力墙水平钢筋在连梁范围拉通配置(连续通过)不就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