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 工程简介 一、项目区所在县(市)简况 本工程地理坐标为xx,xx。全区总土地面积为59552km2。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1项目概要 l.1项目所在地 1.2项目性质 补充耕地项目。 1.3项目区位置平和范围 项目区分三片,地理坐标分别为一片:xx°31′00″~119°34′12″;xx°24′59″~42°30′06″;二片xx°28′28″~119°33′23″;xx°32′30″~42°34′34″;三片xx°30′37″~119°31′5l″;xx°30′49″~42°31′50″。 1.4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平原区,平均海拔高度445m~465m,地势平坦开阔。项目区地形较缓,地面坡降1/l000左右,坡度O.2°以内。 l.5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区土地整理总面积为l048.38hm2,其中项目区一片574.94hm2,二片372.17hm2,三片101.27hm2,已扣除不动工面积,其中项目区一片中的1号田块中田间道2以西19.02hm2为xx市xx区水利局用地范围。 1.6项目区土地杈属情况 项目区土地所有权属归xx镇的xx村和xx村及xx镇的xx集体所有,使用权归承包方使用。 l.7项目新增耕地情况 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为1028.94 hm2,新增耕地率98.15%。 l.8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目设计开工时间为2010年11月15日,至2011年11月30日竣工,建设期为1年,预算年度为1年。 1.9项目投资情况 项目预计总投资1428.95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l.36万元,每亩投资908.67元。 2社会经济条件 xx市xx区xx镇位于xx市东部60公里处,是区内农业大镇之一。东与xx相望,西、北与xx接壤,南与xxxx县相连,地处两省(内蒙、xx)四县(xxxx县、内蒙xx、xx区)的结合部。镇内有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一处。现辖10个村(xx村、xx村、xx和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l05个村民组,有6628户,26925口人。总面积311平方公里,有耕地160338亩,水浇地7983l亩,其中稻田3万亩,有林面积16万亩,牲畜存栏21512头(只)。到2003年末,全镇GPP达109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62元,财政收入达351.9万元,粮食总产量达5021万公斤。 这里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早,农牧业基础建设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大部分耕地靠天收成,农牧民的收入没有保障,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耕地单产,尤其是加快改造低产田进程是当务之急。 3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项目区地形较缓,地面坡降1/1000左右,坡度0.2°以内。因此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平原。项目区内土地平坦开阔,微地貌起伏较小,土层深厚,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后,这些土地均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4气候气象 项目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典型的北方气候特征。其主要特点是:热量资源充足,降雨少,雨量集中,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春季多风寒冷,夏季少雨炎热,秋季温差大,冬季风多雪少严寒,冷热变化剧烈。雨水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370mm,年平均气温为7℃,无霜期为135d,≥10℃积温为3000℃,蒸发量为1900.00mm。项目区大风天气较多,出现在4--6月份,年平均风速为3.5m/s。 项目区光热资源丰富,晴天多,阴雨天少,太阳辐射强度大,作物生长季日照时间长,利用潜力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54.00h,平均每天7.5h。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33.12千卡/cm2。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能够满足一年一季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5水文地质条件 河流多年径流量:由于项目区距xx流较近,因此选择xx为参考河流选择参数,对年径流进行计算。本次统计xx实测年径流系列共42年(1957-1998年),为了计算河道天然径流量,根据上游农田灌溉用水情况,已对各年实测径流量进行了水量还原计算。根据设计年径流量计算表对羊肠子站实测和天然径流系列同时进行频率计算,采用羊肠子设计天然径流量。 区域地质:区内山脉属于大兴安岭山系,总观地区西北高而东南低,地貌特征为低中山区,山势陡峻;基岩裸露,沟谷发育;沿河谷及山间谷地有发育广泛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构成了地势较开阔平坦的河谷平原及山间谷地。河谷两侧分布有冲积一级阶地,阶地沿河呈条带不对称发育,宽一般1—3公里,阶面平坦,微向河床倾斜,坡降1—3‰,前缘与河床(漫滩)呈陡坎相接,坎高0.5—2m,后缘与山间谷地呈缓坡接角,主要由全新统冲积亚粘土,亚砂土及砂砾卵石组成,同时也有风成沙地零星分布。 区内第四纪堆积物较发育,厚度较大,分布广,其中以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最为发育,广泛分布于河谷及山间谷地的下部,其下部为中更新统坡洪积层,上部为上更新统坡洪积层。河谷平原上部为全新统冲积层,中部为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下部为中更新统冰碛层,局部有冲洪积层,下伏为基岩。 地层岩性:项目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层,本区第四系按成因时代可划分为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二种类型。全新统(Q4)广泛分布于河谷平原区,以冲积、冲洪积物为主,由粉砂、粉土、砾、卵石等组成。形成一级阶地和河漫滩地貌,河两岸分布有风积砂,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 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为低液限粉,呈黄褐色、灰黑色,结构较疏松,具有层理,颗粒成份砂粒约占45%,粉粒占45%,粘粒为10%;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湿容重在l.85g/cm3干容重1.59g/cm3,含水量约为16.5%,土粒比重2.54,渗透系数5.63×10-5cm/s,内摩擦角24.5°,凝聚力O.02kg/cm3。。其承载力值为120Kpa。2.5—5.8米为中砂,其中砂粒约占95%,粉粒5%,该土呈灰白色,结构较疏松,具有层理。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渗透系数4.6×10-5cm/s,内摩擦角30°,凝聚力为0。其承载力值为150Kpa。8.5米以下为砾砂,其中砾粒含量约占45%,砂粒含量约占55%;其承载力值为200Kpa。 6土壤结构 项目区土壤类型为黑垆土,腐殖质层深厚,石灰淀积比较明显,粘化过程较弱。土层厚度在30cm—50cm之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50%,全氮含量0.064%,全磷含量为O.084%,全钾含量为1.313%,碳酸钙8.58%,PH值为7.8。总体看,项目区土壤条件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通过土地整理可建成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基地。 7自然植被 项目区植被类型为温带半干旱植被,树种较多,以防护林为主。天然植被主要有羊胡草、百里香、碱草:森林植被有小叶杨、小青杨、山杏等。植被覆盖度在30%左右。 项目区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和大豆等。 8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以干旱和风沙为主,干旱主要表现在春季,春季升温快、降水少、蒸发大,从而特别干旱。 8.1旱灾 旱灾是本地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xx区干旱范围广、频率高、旱时长、旱情重。 8.2大风 大风也是本区较重要的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季。由于春季降雨较少,地面干燥,强风有时还会带起沙尘,导致风沙天气。 9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9.1水利基础设施情况 项目区没有水利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项目区规划后的用水需求。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决定新打机电井52眼,来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 9.2交通设施情况 现有县道位于项目区北边缘;项目区田间除有自然形成的作业路以外,没有其它乡村级公路通过。 9.3 电力设施情况 项目区各片均有10千伏高压线通过,引高压线入项目区比较方便。项目所在地电力供应充足,完全能够满足项目施工期间以及农业生产的电力供应。 9.4林网建设 项目区内现状防护林带建设较好,大部分位于河道边及土坝边,故仅在项目区内田间道路一侧布设两排防护林。 9.5生态环境保护设施 近年来,全国都在提倡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立节约型、环保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xx区xx镇和xx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生态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生态环境建设、监测、监督等方面下功夫,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这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初具规模。 9.6其它设施 近年来,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通讯、邮电设施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9.7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依据 a)《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l012—2002) b)《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l013—2000); c)《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 d)《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e)《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一1994); f)《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g)《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GB/T16453.l~16453.6—1996) h)《水利技术标准汇编》灌溉排水卷一节水灌溉; i)《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J)《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
malong516308851 LV3
看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