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19-02-21 14:40:01 来自: 路桥市政 / 路桥施工设计 / 施工组织设计
0
3分

1.1 工程概述   二级引水隧洞5#支洞主洞下游段工作面引6+595起,为志留系砂页岩与二叠系交界处,存在平行的不整合面,受构造挤压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差,呈强风化状态,上层为透水、下层不透水,地下水活动强烈,下层岩体遇水软化后失去对围岩的支撑力,进而引发围岩应力重整发生不间断坍塌,并破坏已支护结构。目前从现场看,坍塌石渣已将整个断面拥塞,并在拱顶形成较大空腔。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洞身永久稳定,2008年5月14日下午召开了由参建四方参加的专题会确定该段的处理方案。会议最终形成了处理方案,并签定了工程现场问题处理记录。处理方案内容如下:   1)先清除部分坍塌渣料将拱顶空腔揭露,根据坍塌空腔情况埋设Φ100mm回填钢管,再架设封头模板向坍塌空腔灌注C20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逐渐凿开混凝土清除坍塌渣料,架设钢支撑进行支护。   2)本段仍然按照预留30cm衬砌断面施工,初期支护钢支撑间距为30cm,喷护厚度为30cm,Φ25连接筋间距全断面加密为30cm,钢筋挂网和锁脚固定锚杆不变。钢支撑双榀合并型成大钢支撑,采用150mm×100mm×10mm钢板焊接加固,钢板间距60cm;在拱顶每1.5m设置一排Φ50mm@35cm管棚,L=3.0m,管棚采用Φ50mm无缝钢管,与钢支撑焊接。   由于方案确定下来后,3#洞地质塌方造成较大安全事故,引水隧洞停工整改至今。二级电站关键线路在5#洞下游至出水口段施工,因此需要尽快恢复该段施工。   在此之前,5#洞下游从2007年9月起,先后从引6+480起发生多次塌方。在2007年9月16日、12月22日、2008年3月9日、5月14日进行了现场处理会签,而本段塌方在2008年3月即已经出现,由于塌方严重砸坏已经完成的钢支撑,一直到2008年8月18日我部才收到正式处理方案,即设计通知单(<宁中二级水道>字第28号),根据要求,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市某二级电站引水隧洞下游地质缺陷段专项施工方案-图一

重庆市某二级电站引水隧洞下游地质缺陷段专项施工方案-图一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