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公路II级 2、抗震标准:地震烈度7o 3、桥面净宽:净7m+2×1m 4、跨 径: 25m 1、上部结构:桥梁纵向坡度为0.6%,横向坡度均为1.5%,桥面宽度为9m,主梁截面形式为T梁,梁高1.75m采用简支转连续的施工方法。由于采用简支转连续的施工方法,主梁先预制后运输、吊装就位,因此横截面布置时应考虑施工中的吊运能力,全桥做成5个等截面T梁。 2、结构分析:采用桥梁博士软件进行内力计算分析
2. 设计荷载: 汽-超20级 ,挂-120;人群3.5KN/m2。 3. 桥面机动车道:双向4车道;桥下机动车道设计净空:4米。 4. 桥梁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整体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纵横向双向预应力体系。 5. 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墩台基础均采用刚性扩大基础。 6. 桥梁基础采用明挖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支架整体现浇、一次落架施工。
3 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 3.1 设计速度:160km/h,客货共线。 3.2 线路情况: 双线,直线,线间距5m。 3.3 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3.4 结构型式 3.4.1 桥面横向布置:(0.2m挡块宽+1.6m人行道宽+0.2m挡碴墙宽+9.5m道碴宽+0.2m挡碴墙宽+1.6m人行道宽+0.2m挡块宽),梁顶面总宽13.5m。 3.4.2 (32+3x48+32)m连续梁梁全长32.6+3x48+32.6=209.2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6m;中支点梁高为4.1m,跨中梁高2.5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8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6m。
3 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 3.1 设计速度:160km/h,客货共线。 3.2 线路情况: 双线,直线,线间距5m。 3.3 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3.4 结构型式 3.4.1 桥面横向布置:(0.2m挡块宽+1.6m人行道宽+0.2m挡碴墙宽+9.5m道碴宽+0.2m挡碴墙宽+1.6m人行道宽+0.2m挡块宽),梁顶面总宽13.5m。 3.4.2(32+32+32)m连续梁梁全长32.55+32+32.55=97.1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55m;等高粱,梁高2.8m;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8m。
大桥位于xx县xx镇xx村,紧邻国道319线,交通条件较为方便。桥梁起讫桩号K75+706.611~K75+986m,桥上存在一处路线长链(K75+725.939 =K75+707.328),全长296m。本桥平面位于主线R=1020m的圆曲线上;桥上纵坡分别为1.365%和-3.7%;墩台径向布置。全桥共分2联:(3x40)m+(4x4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T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方法施工;下部结构桥台采用U型台和明挖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嵌岩挖孔桩基础。
在本合同段的K33+568处设计了一座大桥,横跨xx河,桥梁走295°,设计里程起讫桩号K33+483~K33+653m,全长170m,共4跨,中心桩号K33+568。该桥为单线双幅桥,由于桥梁位于服务区加减速车道上,故左右两侧各加宽2.5米,桥面宽度为2×13.5米,起点桥台长7米,宽29.5米;终点桥台长3米,宽29.5米。本桥位于直线上,桥上纵坡为-2.366%和2.8%,桥面横坡为±2%,采用盖梁设置横坡的方法进行调整。主桥上部结构采用(4×6×40+4×6×40)m连续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结构桥墩采用三柱式、桩基础。
2、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 7、本桥上部采用27.6m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L台扩大基础。 8、新桥与旧桥之间结构层断开,预留2cm宽的纵缝,桥面连续。 9、本桥在0号桥台、3号墩、6号桥台处分别设置一道SSFB-D80型的伸缩缝。 10、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地质情况:河床断面覆盖1.5-4.2m厚的卵石层,8-11.3厚的强风化花岗岩层,以下是微风化花岗岩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400kpa。
2. 设计荷载: 汽-超20级 ,挂-120;人群3.5KN/m2。 3. 桥面机动车道:双向4车道;桥下机动车道设计净空:4米。 4. 桥梁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整体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纵横向双向预应力体系。 5. 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墩台基础均采用刚性扩大基础。 6. 桥梁基础采用明挖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支架整体现浇、一次落架施工。
1、道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3、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 4、验算荷载:挂车-120 5、桥面纵坡:<4.0% 6、桥面横坡:2.0% 7、桥面宽度:0.5m(外侧防撞护栏)+3.25m(紧急停车带)+2×3.75m(行车道)+0.75m(左侧路缘带)+ 2.0m(中央分隔带)+0.75m(左侧路缘带)+2×3.75m(行车道)+3.25m(紧急停车带)+0.5m(外侧防撞护栏),桥面全宽26.0m。 8、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七度,按八度设防
(二)设计技术条件: 1、设计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桥面总宽度及组成: 桥面总宽度:13米 桥面组成:0.5米(护栏)+12米(行车道)+0.5米(护栏) 5、桥面最大纵坡: 2.935% 6、设计洪水频率:1/100年 7、环境类别:Ⅰ类 8、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设计标准 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0.5+净11+0.5)m。 桥面横坡:2% 斜交角度:0° 地震烈度:按Ⅷ度设防。 技术指标 1、主梁片数:5片梁 2、预制梁长:29.39+x(x=-0.35~0.35) 米(边跨),29.3+x(x=-0.35~0.35)米(中跨) 3、预制梁高:1.8米;组合梁高:1.95米 4、预制梁安装重量: 边跨中梁639KN,边跨边梁594KN;中跨中梁630KN,中跨边梁584KN。
设计标准 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0.5+净11+0.5)m。 桥面横坡:2% 斜交角度:0° 地震烈度:按Ⅷ度设防。 技术指标 1、主梁片数:5片梁 2、预制梁长:29.39+x(x=-0.35~0.35) 米(边跨),29.3+x(x=-0.35~0.35)米(中跨) 3、预制梁高:1.8米;组合梁高:1.95米 4、预制梁安装重量: 边跨中梁639KN,边跨边梁594KN;中跨中梁630KN,中跨边梁584KN。
设计标准 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0.5+净11+0.5)m。 桥面横坡:2% 斜交角度:0° 地震烈度:按Ⅷ度设防。 技术指标 1、主梁片数:5片梁 2、预制梁长:29.39+x(x=-0.35~0.35) 米(边跨),29.3+x(x=-0.35~0.35)米(中跨) 3、预制梁高:1.8米;组合梁高:1.95米 4、预制梁安装重量: 边跨中梁639KN,边跨边梁594KN;中跨中梁630KN,中跨边梁584KN。
设计标准 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0.5+净11+0.5)m。 桥面横坡:2% 斜交角度:0° 地震烈度:按Ⅷ度设防。 技术指标 1、主梁片数:5片梁 2、预制梁长:29.39+x(x=-0.35~0.35) 米(边跨),29.3+x(x=-0.35~0.35)米(中跨) 3、预制梁高:1.8米;组合梁高:1.95米 4、预制梁安装重量: 边跨中梁639KN,边跨边梁594KN;中跨中梁630KN,中跨边梁584KN。
设计标准 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0.5+净11+0.5)m。 桥面横坡:2% 斜交角度:0° 地震烈度:按Ⅷ度设防。 技术指标 1、主梁片数:5片梁 2、预制梁长:29.39+x(x=-0.35~0.35) 米(边跨),29.3+x(x=-0.35~0.35)米(中跨) 3、预制梁高:1.8米;组合梁高:1.95米 4、预制梁安装重量: 边跨中梁639KN,边跨边梁594KN;中跨中梁630KN,中跨边梁584KN。
三、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公路II级 2、抗震标准:地震烈度7o 3、桥面净宽:净7m+2×1m 4、跨 径: 25m 1、上部结构:桥梁纵向坡度为0.6%,横向坡度均为1.5%,桥面宽度为9m,主梁截面形式为T梁,梁高1.75m采用简支转连续的施工方法。由于采用简支转连续的施工方法,主梁先预制后运输、吊装就位,因此横截面布置时应考虑施工中的吊运能力,全桥做成5个等截面T梁。 2、结构分析:采用桥梁博士软件进行内力计算分析
某构造预应力防裂布置详图 图纸包括: 地下一层板Y向预应力变更图、地下一层板X向预应力变更图、地下一层框架梁预应力变更图共3张图纸。
设计要点: 1.本通用图的结构体系为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按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 2.设计计算采用平面杆系结构计算软件计算,横向分配系数按刚接梁法计算,并采用空间结构计算软件校核。 3.桥面铺装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水层”+“10cm厚C40混凝土现浇层”。 4.设计参数 ⑴ 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 ,弹性模量EC=3.45× MPa。 ⑵ 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 / ⑶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p=1.95×105 MPa,松驰率ρ=0.035,松驰系数ζ=0.3。 ⑷ 锚具: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金属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偏差系数k=0.0015。 ⑸ 支座不均匀沉降:Δ=5mm ⑹ 竖向梯度温度效应: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