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大纲
2.1工程概况 **位于北京市**区,为恢复**周边的古都风貌,对**段进行修复工程。**段西起地安门外大街,东至**沿大街。 本次工程修复以修复**段(**)河道、改善环境为主,使该地区再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做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统一。**起点与**海前海相连,以地安门东大街为界分南、北两区,北区退水入平安大街四海下水道,南区退水接入**沿大街下水管道。修复后的**可作为**海待机退水的出路,在恢复城市传统风貌的同时,减轻六海地区防洪排水压力,保证城市中心地区防洪安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1.1河道工程 本次修复河道西起地安门外大街,向东南经**东大街,再向东至**沿大街全长1061米,河道上开口均宽12米,河道前端设橡胶坝一座、南、北区末端分别设蝶阀及跌水井一座。 2.1.2新建河道循环和水质净化系统,同步实施河道景观和两侧绿化、亮化工程。 2.1.3水文 **位于北京市城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夏季盛行东南风,天气炎热多雨。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9.7.C,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 根据1956-2000年资料统计,城区多年平均雨量为602.5mm。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大降水量为1261.8 mm(1959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89.8 mm(1999年)。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其中7、8月降水占全年的64%。由于降雨量少,加上空气干燥,流域内湿度偏低,蒸发能力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58%,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200 mm。 2.1.4工程地质条件 修复河道场地两岸总体地形平坦,一般地面高程在45.01-47.50 m之间。表层为人工填土层,一般厚度3.5~4.9 m,局部厚达8.0 m以上,包括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填土、房渣土、煤灰填土、碎石填土等,人工填筑土层中含有砖块、瓦块、白灰渣等。人工填土层以下为新近沉积层,层顶标高41.45-43.00 m以下为灰黑~灰色,软塑的中密含有机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及粉细砂层,该层最大厚度4.0m。新近沉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层,层顶标高38.90~40.70m以下为褐黄~棕黄色,中密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及粘质粉土层,该层最大厚度4.2 m。 根据历史资料,本场1659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3.00 ~44.50左右(包括上层滞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没有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