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三明市泰宁县和建宁县,起于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与福银高速公路相接,止于建宁县福建省与江西省省界处。 1.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作用 隧道在大地构造上处于闽西华夏系武夷山脉隆起带与新华夏系闽西隆起带范围内。长期的历史演变,强烈的褶皱及岩浆活动,使之历次构造运动相互复合、彼此干扰和迁就,形成区域构造形式多样复杂。沿线断裂带在不同的地层岩性中表面形迹不同。侵入岩岩体表现为蚀变破碎带、硅化带、挤压性片理带、裂隙密集带及部分构造角砾岩带等。 2.水文地质条件 斜井场地的地表水主要为山涧溪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沟谷低洼处排泄,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赋存于第四系残坡基层底部及基岩强风化带,后者主要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中,受大气降水入渗和溪谷地表水补给。
总体施工方案: 第一,系统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重点准确探明两侧土石交界面及风化深槽位置及走向;第二,做好全断面帷幕注浆预加固工作;第三,采用短台阶工法法开挖通过,支护适当加强,严格遵守 “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方针施工;第四,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工作。 考虑到断层特殊的岩土水文地质,施工期间主要是防止其坍塌和突涌水。施工中拟采取先全断面帷幕注浆预加固后开挖的施工方案,即预注浆27m,开挖25m,再重复进行注浆开挖的施工方式,直至通过断层,二次衬砌施做时机根据监测情况适时紧跟。开挖以人工进行弱爆破为主,严防对围岩产生大的扰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注浆加固。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为双线隧道,按设计时速200Km/h且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客货共线标准设计。2号斜井设于DK244+1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左线中线大里程方向的平面夹角为55?,综合坡度为7.77%,最大坡度为8.6%,斜井水平长度570m,斜长571.89m,斜井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斜井的支护型式采用喷锚网支护,V级围岩段加设16工字钢,V级围岩井口段加设12.6工字钢,V级围岩井口段浇筑35cm厚衬砌砼,其余里程段无二次衬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