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度28.5m人行钢桁架天桥,一般构造图及梯道布置,两侧人行梯道坡度为1:4及1:2。
内容简介 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及钢梯剖面图、基础施工图、ZJ施工图、桁架上下弦支撑布置、HJ框口施工图、HJ支座详图、钢梯屋面檩条,拉条及墙架布置图共13张图纸。 平面图 剖面图 人行栈桥立面图
某钢桁架屋盖厂房图 本次设计为:某钢桁架屋盖厂房图 本工程采用钢桁架结构,钢桁架与砼柱铰接连接,外围护采用砌体。 基本风压:0.40KN/㎡ 基本雪压:0.25KN/㎡ 图纸包括: 钢结构屋盖设计说明、柱网平面图、屋面布置图、结构布置图、屋面檩条布置图、系杆详图、屋架详图共9张图纸。
天桥采用桁架形式,主桥净宽4.0m,两侧各设3.3m梯道及1m宽上行自动扶梯。人行天桥总长43.5m,跨度为34.65m,采用桁架梁形式,桥面总宽为4.6m,净宽4m,楼梯总宽度为3.3m,另设四部自动扶梯;桥梁纵向设置双向坡,中间高两端低,纵坡为1%;保证桥下净高不小于5m。桩基N3钢板与桥墩底板焊接。1#螺栓埋入基础深度为70厘米。桩基直径10、16、20mm;单桩长2134.7cm、326.1cm、34690.4cm、2177cm。桩底标高10、15。预拱度沿跨径方向按抛物线分布。顶棚钢材采用亚光不锈钢管。顶棚钢骨架,屋盖采用10mm厚PVB夹层玻璃,钢梁与玻璃用吸盘紧固,橡胶密实;桥面及梯道、坡道均采用麻石板铺装,麻石板与桥梁结构间采用胶粘结,粘结剂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及耐久性要求;主桥桥面采用麻石板尺寸为600*600,梯道水平面尺寸为600*360,竖直面尺寸为600×120。伸缩缝处的5mm不锈钢皮一端与主桥焊接,一端搭在梯道上,应保证其可伸缩 ……共计30张,设计于2014年
2.1 概述 本桥位于x市x大道与x路相交丁字路口。本桥跨度采用2跨布置:24m+17.5m+3m(悬臂)。主桥总长44.5m,桥面全宽6m。桥型呈“L”型布置,在主桥两侧分别设置全宽6m的缓梯道,缓梯道全长约45m,均布置于既有绿化带中。 3.3.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人群荷载——5KN/平方米。 栏杆推力——2.5KN/平方米。 风荷载 ——1.0KN/平方米。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 场地类别为Ⅱ类; 3)净空:桥下为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时,最小净高为5m; 桥下为非机动车道时,最小净高为3.5m; 桥下为人行道时,最小净高为2.5m; 4)坡度:自行车推行缓梯道坡度为1/6。 5)桥梁纵坡:双向1%。 6)桥面横坡:双向1%
2.1 概述 本桥位于x市x大道与x路相交丁字路口。本桥跨度采用2跨布置:24m+17.5m+3m(悬臂)。主桥总长44.5m,桥面全宽6m。桥型呈“L”型布置,在主桥两侧分别设置全宽6m的缓梯道,缓梯道全长约45m,均布置于既有绿化带中。 3.3.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人群荷载——5KN/平方米。 栏杆推力——2.5KN/平方米。 风荷载 ——1.0KN/平方米。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 场地类别为Ⅱ类; 3)净空:桥下为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时,最小净高为5m; 桥下为非机动车道时,最小净高为3.5m; 桥下为人行道时,最小净高为2.5m; 4)坡度:自行车推行缓梯道坡度为1/6。 5)桥梁纵坡:双向1%。 6)桥面横坡:双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