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型水库综合施工组织设计
xx水库位于xx坝子北端下游水库,总库容300.4万?。水库年供水量432.3万?,其中农田灌溉供水261.4万?、灌溉区面积0.529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供水170.9万?,xx水库径流面积31Km2,总库容683万?,兴利库容553万?。调洪洪库容88万?,死库容42万?,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水库。按照《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82—2000)规定,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别为Ⅳ,规模为小(一)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xx、输水隧洞及溢洪道等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校核洪水重现期300年一遇,设计洪水重现期30年一遇,坝体施工区临时渡汛洪水重现期10年一遇,施工洪水重现期5年一遇,枯期施工洪水重现期5年一遇。xx县xx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主坝输水涵洞,副坝输水隧洞,溢洪道组成。主坝输水涵洞位于主坝右岸坝下,副坝输水隧洞位于副坝左岸坡,溢洪道布置于主坝右岸。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xx水库拟建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xx水库属山区、丘陵区工程,校核洪水标准取300年一遇(P=0.33%),设计洪水标准取30年一遇(P=3.33%),消能防冲洪水标准取20年一遇(P=5.0%)。xx水库工程主要由引水工程、枢纽工程及输水工程三大部分组成。 xx水库流域属滇西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四季分明,受西南季风环流控制。根据xx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4℃,最热月平均气温22.0℃(6月),最冷月平均气温9.2℃(1月)。极端最高气温34.5℃(1997年5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6.8℃(1964年1月18日),多年平均地表温度16.5℃,日照2530.0小时,日照百分数57%。多年平均降水量767.9mm,最多1986年降水量1105.0mm,最少1982年降水量457.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多年平均蒸发量2152.1mm。多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平均风速16.0m/s(1966年)。 xx水库位于xx河支流xx中游,属xx水系。xx发源于高程2364m的无名峰,自东北向西南进入xx水库,出库后流经xx村于xx汇入xx河。全长7.6km,积水面积7.1km2。水库坝址位于东经xx,北纬xxxx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6km2。主河道长L=4.5km,主河道平均坡降J=0.0859。xx水库集水面积较小,需由xx水库余水充蓄。xx水库与xx水库为相邻水库,共用一座副坝,xx水库余水通过副坝隧洞泄入xx水库。 水库引区由xx、xx两个引水区组成。其引水坝址以上集水面积分别为F大=4.4km2、F马=11.7km2。引水渠道由xx~xx引水渠段和xx~水库引水渠道组成从大石板箐取水后,经xx~xx引水渠段和xx~水库引水渠段组成,从xx取水后,经xx~xx引水渠段至水库西侧的xx,汇入xx,汇入xx引水口,然后经xx~水库引水渠段进入水库。xx取水坝至xx取水坝渠道长为892m,渠道设计流量0.6m/s;xx取水坝至xx水库引水渠道长为570m,渠道设计流量1.8?/s。 xx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xx水库主坝、xx水库副坝(原xx水库副坝),输水泄洪隧洞组成。主坝:坝高67.4m,坝顶高程为1939.60m,坝顶宽6m、长216.37m,坝型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副坝:坝高38.4m,坝顶高程为1939.84m,坝轴线长117.5m、坝顶宽度为4.59m,坝型为砼防渗墙风化料均质土坝。输水泄洪隧洞,布设于xx水库主坝左岸,为折线形,隧洞总长478.1m,出口接输水渠道,进口底板高程为1905.40m。隧洞灌溉输水设计流量2.3?/s,加大流量3.0?/s,最大过流能力为9.50?/s。 根据灌区规划水库控制灌溉面积为2.4390万亩,输水渠xxxx左岸输水隧洞泄洪出口处起经xx镇、xx镇、xx镇全长18.054km。输水渠渠首设计流量2.3?/s,加大流量3.0?/s。输水渠渠系建筑物有:倒虹吸3件,分别为xx倒虹吸、xx倒虹吸、xx林场倒虹吸;输水隧洞一件为xx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