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20-05-18 11:27:50 来自: 路桥市政 / 路桥工程 / 交通工程
0
5分

本图纸为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包括:设计说明、道路工程施工图、排水工程施工图、照明工程施工图、绿化工程施工图、交通工程施工图等;设计规范,内容详实,可供参考学习。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长沙市金霞开发区鹅秀组团内,位于鹅秀组团西南角,它的功能定位为:汇集和疏散道路两厢用地对外交通,满足两厢用地地块之间的交通出行要求;沟通现有的兴隆路和湘江北路的交通。道路东起兴隆路,西至湘江北路,道路全长406.754m,规划路幅宽26米。 项目地理位置图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及管线综合工程、交通设施工程、照明工程、绿化景观工程。项目于2015年7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根据现状地形及业主意见,于2017年10月完成本次修编。 二、设计依据、规范和设计指标 2.1设计依据 1、《鹅秀组团次干道5、次干道6道路工程设计合同》; 2、《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3、《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鹅秀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2020年); 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5、《长沙市开福区鹅秀组团次干道5、次干道6道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6、《关于长沙市鹅秀组团次干道六(兴隆路-湘江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长发改[2014]319号),长沙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7、《关于鹅秀组团次干道六(兴隆路-湘江北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长住建发[2015]62号),长沙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 8、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定等。 2.2主要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 2.3设计指标 本项目主要设计技术指标如下表: 序号 项 目 采用标准值 1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2 设计年限 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20年,沥青砼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 3 设计行车速度 40km/h 4 路幅宽度 26m 5 车道数 双向四车道 7 汽车设计荷载 城-A级 8 人群设计荷载 4.0KPa 9 路面结构设计荷载 BZZ-100 10 净空高度 机动车道≥5.0m,人行道≥2.5m 11 抗震设防标准 动峰值加速度0.05g,基本烈度Ⅵ度 路幅宽度:3.5(人行道,含树池宽1.5m)+[2.5(非机动车)+3.5(车行道)+3.25(车行道)+0.5(双黄线)+3.25(车行道)+3.5(车行道)+2.5(非机动车)]+ 3.5(人行道,含树池和设施带宽1.5m)=26m。 三、建设条件 3.1周边道路及建设情况 区域内交通方便,相关道路有秀峰大道、兴隆路、湘江北路、次干路4、支路32和支路34等,其中秀峰大道已建成,次干路5与秀峰大道为右进又出T型交叉;湘江北路已建成,设计次干路6与湘江大道为右出T型交叉;支路34已与兴隆小区同步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兴隆路完成施工图设计,本项目与兴隆路十字交叉,交叉口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对兴隆路设计成果进行适当优化(兴隆路范围不变);次干路4和支路32尚未进入建设程序。 3.2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于2013年11月编制了《长沙市开福区鹅秀组团次干道5、次干道6道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3.2.1地形地貌 本线路段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与山间冲沟区,次干道5主要为居民住宅区域、菜地及小山丘,山坡坡度约为17°,整个线路地势起伏不大,地面高程为27.05~48.50m,钻孔高程介于28.975~51.486m。 3.2.2气象水文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特征分明,热量充足,雨水充沛,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27.1℃,多年平均风速2.6m/s,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无霜期275d,日照时数为1636h,多年平均蒸发量1316mm,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1700mm,每年4~6月为多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1%。 3.2.3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结果,沿线出露覆盖层主要有第四系杂填土、种植土、第四系冲洪积粉质黏土、第四系残积粉质黏土;基岩有板溪群泥质板岩。现将本工程揭露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3.2.3.1第四系全新统 ①杂填土(Q4ml ):黄褐色、灰褐色、黄色,松散,干~稍湿,主要由碎砖块、碎石等建筑垃圾组成,层厚一般为0.5~8.20m,局部厚度为10.20~13.000m(如ZK1a、ZK1b~ZK3 b孔所处的K0+020~K0+140段左)该段由于主要是由城市建设而堆填。该层普遍分布于沿线的施工区、居民住宅区等。另在次干道5里程K0+440~K0+530段堆有大块石头。 ②种植土(Q4pd):灰色、灰褐色,低洼地呈软塑~可塑状态,菜地中呈松散状,见植物根茎,成分为黏性土,采取率约95%,层厚0~0.8m,该层主要分布于沿线菜地。 3.2.3.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及残积层(Qel) ③粉质黏土(Q3al+pl):灰褐色、黄褐色、褐色,可塑~硬塑状态,以硬塑为主,,含灰白色高岭土团块,局部底部含少量砂砾石,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0.5~2.8m,该层沿线普遍分布。 ④粉质黏土(Qel):灰白色、褐红色,硬塑~坚硬状态,系泥质板岩风化残积而成,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0.7~4.7m,该层沿线局部有分布。 3.2.3.3板溪群泥质板岩(Pt) ⑤全风化泥质板岩(Pt):褐红色、灰白色,岩石已风化成土状,岩石结构已破坏,仅保留原岩外观,岩块用手易捏碎,遇水易软化崩解,冲击较困难,采取率为80~85%,层厚1.5~11.2m,该层普遍分布。 ⑥强风化泥质板岩(Pt):褐红色、褐黄色、红褐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节理面见铁锰质浸染,裂隙多呈闭合状,岩石属极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冲击强烈反弹,岩块用手可折断,遇水易软化崩解,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少量短柱状,RQD为15~25,采取率为55~65%,本次揭露层厚2.0~7.9m,该层普遍分布。 3.2.4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长沙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湖南省地质矿产局1989年)及野外勘察结果:本线路位于开福区新港镇,以一系列北东向褶皱与断裂组成的褶皱断裂带为其主要特征,其中褶皱为宽展型,断裂为逆-逆掩断层,属华夏系和新华夏系的构造型式。 勘察在钻孔控制范围及深度内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断裂构造活动的痕迹及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的现象,对公路工程无影响。 3.2.5 水文地质条件 本线路段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中的上层滞水。勘察时仅地在次干道5路堤K0+040~K0+120段见地下水,其余路基段未见地下水及地表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①及种植土②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附近沟和塘的地表水。地下水位及水量变化均直接受季节因素、大气降水和附近池塘的影响。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一般在0.80~2.30m之间。 3.2.6 地震效应 3.1.6.1抗震设防基本参数 根据2001年8月1日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测区的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特征周期为 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设计地震分区为第一组。 3.2.6.2液化判别 本线路工程不存在饱和粉土及粉砂等可液化地层,且全线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无需进行液化判别。 3.2.7 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3.2.7.1不良地质评价 通过调查,拟建道路沿线不存在影响道路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 3.2.7.2特殊岩土评价 沿线特殊岩土主要为杂填土,次为软土(淤泥土)。 杂填土多分布于沿线的村民住宅区、现有路基,施工区、菜地等处,主要由混凝土碎渣、碎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结构呈松散状,厚度较厚,一般为4.00~10.0m;其中K0+020~K0+140段左幅厚度达10.2~13.0m,系城市建设堆填而成,该层杂填土因未完成自重固结,未经压实,其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厚度大,分布长,清除较困难,建议采用强夯、高压注浆或水泥土搅拌桩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软土分布范围小,该线路内因城市建设,池塘均已被回填,未见裸露池塘,经过现场勘察,及野外调查,仅在次干道5里程K0+250~K0+256附近见淤泥质土,灰黑色,为淤泥质浸染,系塘或水沟底部;K0+202~K0+208段为水沟,底部为淤泥,厚0.2~0.4m灰黑色,呈软塑~流塑状,施工时应采取清底、垫土石等处理措施。软土情况详见《软土工程地质评价表》。 3.2.8沿线筑路材料料评价 次干道5沿线路堑边坡地段有K0+148.8~K0+204.2右1处、次干道6沿线路堑边坡地段有K0+066.3~K0+188.06、K0+216.12~K0+400等2处,均为土质混合边坡,土质以粉质黏土③、粉质黏土④及全风化泥质板岩⑤为主,其中:粉质黏土为低液限粉质黏土,土质较好,是良好的路基填土;全风化泥质板岩⑤具有遇水软化性质,土质较差,未经改良处理不宜作为路基填土。 四、道路工程设计 4.1 平面设计 本次道路平面按照规划的红线范围进行设计,道路中线按照规划中线设计,道路的边线一般控制在规划要点的红线范围之内。 本项目道路为直线,起终点与规划位置一致。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次干路6与湘江北路交叉口只允许次干路6右上湘江北路。为满足两厢出行要求,K0+220~湘江大道段左车道取消,右车道不设等待车道,交叉口不拓宽。道路路幅节余范围均进行绿化设计。 其他路幅加宽按照规划依据图、交叉口交通组织和公交车站布置等,结合现场条件设置。 4.2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的设计原则为:根据规划的竖向控制,结合现状道路标高作为控制点,结合道路两厢的实际情况进行拉坡。 道路的重要控制标高有如下几个:兴隆路交叉口规划设计标高34.03m、次干路4交叉口规划标高32.33,湘江北路交叉口现状标高32.59。 道路与湘江北路交叉口规划标高30.94m,实测标高32.59m,本次设计以实测为准。 设计后全线最大纵坡为0.965%,最小纵坡0.3%,最大竖曲线半径15000m,最小竖曲线半径5000m。全线标高介于31.99m~34.03m之间。 纵断面设计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规范值 采用值 1 计算行车速度 km/h 40 40 2 最大纵坡 % 6.0 0.965 3 最小坡长 m 110 128 4 最大坡长 m 300(6.5%) 212(0.80%) 5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600 --- 极限值 m 400 --- 6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700 5000 极限值 m 450 --- 7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35 63.2 4.3 横断面设计 从节约工程造价的角度、道路功能定位以及道路景观和行车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分析,根据前期论证,确定采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共板的横断面形式,具体为: 3.5(人行道,含树池宽1.5m)+[2.5(非机动车)+3.5(车行道)+3.25(车行道)+0.5(双黄线)+3.25(车行道)+3.5(车行道)+2.5(非机动车)]+ 3.5(人行道,含树池和设施带宽1.5m)=26m。 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4.4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工程和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因素对路基造成的危害,以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4.1路基一般设计 4.4.1.1 路幅横断面布置 一般地段路幅组成:3.5(人行道,含树池宽1.5m)+[2.5(非机动车)+3.5(车行道)+3.25(车行道)+0.5(双黄线)+3.25(车行道)+3.5(车行道)+2.5(非机动车)]+ 3.5(人行道,含树池和设施带宽1.5m)=26m。 4.4.1.2 路基设计高程 道路纵断面设计高程为中央分隔带边缘高程。道路外侧边缘高程不低于1/100洪水频率计算水位加壅水高度及波浪侵袭高加0.5m。路基设计高程为纵断面高程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 4.4.1.3 路拱坡度及超高旋转方式 正常路段行车道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2%。曲线路段的超高值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等因素计算确定,需设超高时,先将曲线外侧车道绕中央分隔带边缘线旋转至与内侧车道相同的横坡,然后两侧车道再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线旋转至超高横坡值。本项目在K0+339.251~K0+322.061段设置最大超高为2%的连续超高段。 4.4.2路基边坡坡率 填土路堤边坡高度H≤8m时,坡度为1∶1.5;边坡高度8m<H≤20m时,坡度为 1∶1.75,浸水路堤上部,边坡坡度为1∶1.50~1∶1.75,浸水部分边坡坡度为1∶1.75~1∶2.0。为使路容美观、自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路堤放坡尽可能减少占地,但在有条件的路段尽可能放缓边坡,使路基边坡与路侧地形顺接。 挖方路基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条件及边坡高度等情况确定。边坡高度大于12m时,每隔10~12m一般设置1.0m宽的边坡平台。 4.4.3特殊路基设计 1)低填浅挖路基 路堤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不适宜土挖除后对基底充分碾压,压实度不应小于93%。然后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填筑的总厚度不应小于0.8m。 土质挖方路基路床压实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超挖回填砂砾0.3~0.8m,如土质较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深。如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在路基两侧设置盲沟,以拦截并排除地下水。 2)半填半挖或填挖交界路基 对于填挖变化较大的半填半挖或填挖交界路段,填筑路基前开挖宽度不小于2m且向内倾斜的纵向或横向台阶。土质半填半挖路基的挖方部分应在路槽下超挖后再以土方回填压实。当横坡较大时,超挖回填底部铺设双向抗拉强度不小于45kN/m的土工格栅。 3)不良地质地段地基处理 本项目全部为施工区、菜地等,素填土厚度较大,松散,填筑土中含混凝土块、砖碴等物,不宜采用搅拌桩等复合地基。本项目周边为预留用地或菜地,距离建筑物较远。处理措施:设计路面标高下3.0m范围内的土清除,平整场地后冲击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铺填片石厚80cm,20cm厚砂砾石嵌缝压实,以上分层填筑至路床顶面。 软土主要出现在水沟或池塘(因城市建设已经回填)底的淤泥质浸染土,设计采用采取清底或垫土石等措施进行处理。当软土层较深厚时,挖除上部1~2m淤泥,下部抛片石挤淤,片石上铺30cm砂砾填隙及找平,以上分层回填合格土料。 4.4.4路基土石方计算 路基横断面图和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中所列断面的填挖面积均已扣除(填方)或加上(挖方)路面结构部分的面积。挖方数量扣除了清除表土的部分。填方路段清表、挖淤后需回填的土石方数量另行计算。 4.4.5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按照《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次干路标准执行,以重型击实实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确定路基压实度指标。 路基压实度与填料要求表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 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 (CBR)(%) 填料最大 粒径(cm) 压实度(%) 填方路基 0~30 6 10 ≥94 30~80 4 10 ≥94 80~150 3 15 ≥92 150以下 2 15 ≥91 零填及 挖方路基 0~30 6 10 ≥91 30~80 4 10 — 路床以上部分的人行道下填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0%。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设置长度为2~3倍填土高度的过渡段,过渡段的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 4.4.6取、弃土处理方案 取弃土根据园区建设情况等协调确定。本设计取弃土运距均按照10km计,上路桩号为K0+000。 清表挖淤的弃土应结合城市规划堆放,在工程后期,部分可用于绿化带回填或边坡植草时覆土。 4.4.7路基防护 本项目为城市道路,两侧土地为城市开发用地,设计一般采用生态防护。填方路段,一般在边坡上采取铺草皮或客土喷播植草防护。挖方路段,一般均采用植草护坡。边坡高度大于3m时,铺设三维土工网垫,采用客土喷播技术进行植草防护。 4.4.9路基路面排水 1)路基排水 道路两侧用地均处于已开发或待开发状态,道路外侧拟不设置边沟。 2)路面排水 车行道设单向1.5%的排水横坡,坡向人行道,车行道范围内雨水由路面汇集到人行道内侧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人行道设单向2%的排水横坡,坡向车行道,由人行道内侧的路面雨水口收集,经横向排水管排入纵向雨水管道。 交叉路口进行竖向设计后,确定其排水方向,在最低点设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 4.4.10道路用地 道路用地界一般为填方坡脚或坡脚排水沟外2.0m,挖方坡顶或截水沟顶外2.0m。 4.5路面设计 4.5.1 路面结构 本路段所在地区为Ⅳ5区,即长江中游平原中湿区。沥青材料分区为1-4-1夏炎热冬温潮湿区。路基按中湿-干燥状态考虑。根据对相关资料的分析论证,结构计算时有关参数采用如下: 表4.5-1路面材料设计参数表 材 料 名 称 计算模量E(MPa) 极限劈裂强度 (MPa) 备 注 弯沉计算 拉应力计算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00 2200 1.4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200 1800 1.0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1000 1200 0.80 5%水泥稳定碎石 1300 4000 0.50 4%水泥稳定碎石 1100 3600 0.40 土 基 40 -- 设计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 机动车道 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1 cm厚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5cm厚碎石垫层(潮湿和凹形竖曲线段设置)。  人行道 6cm厚C40彩色透水砖 3cm厚M15干硬性水泥砂浆 15cm厚C15混凝土(打孔) 人行道采用透水性设计,透水砖有效孔隙率≥15%,渗透系数≥0.1mm/s,抗滑指标BPN≥80;干硬性水泥砂浆有效孔隙率10~15%,渗透系数≥0.1mm/s;级配碎石压碎值≤30%,压实度≥95%,有效孔隙率10~15%,渗透系数≥0.1mm/s。 人行道进行专门的排水设计。基层下铺设不透水土工布,靠道路侧设纵向渗沟,并设横向渗沟将人行道雨水汇集进入雨水井。水泥砂浆整平层下铺设针刺无纺土工布,防止砂浆碎屑进入基层空隙,降低基层透水性。 人行道外侧锁边石和树池缘石均采用12×20cm的C40混凝土预制构件,道路平侧石花岗岩构件。 4.5.2 路面材料 为了使沥青面层具备平整、密实、抗滑、耐久的品质和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及良好的抗水损能力,沥青材料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 沥青面层均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其中表面层及中面层采用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合料。 考虑到当地材料供应情况,面层沥青混凝土矿料可采用当地产石灰岩碎石及石屑等碱性石料,填料可采用石灰石矿粉。如采用石英砂时,应加入抗剥落剂,其与沥青的粘结力应达5级以上。矿料级配、沥青用量、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面层沥青混合料可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沥青混凝土。 基层顶面浇洒透层沥青并设置下封层。透层沥青可采用液体石油沥青或阳离子乳化沥青,用量0.6~1.5L/m2。 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可选用道路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用量1.2~1.6L/m2,集料粒径8~12mm,用量8~10m3/1000m2。 沥青层间及与沥青层接触路缘石、检查井等构造物的表面浇洒或涂敷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可选用快、中凝的液体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用量0.3~0.6kg/m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水泥剂量的设计值分别为5%和4%,施工配合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水泥剂量容许在±0.5%的范围内变化。水泥稳定粒料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调整集料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所用水泥宜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及终凝时间在6h以上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底基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7.5mm。碎石的压碎值不应大于30%。 4.5.3路面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 4.5.3.1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 ⑴ 沥青结合料 鉴于项目区气候特点并综合考虑路面在高温、低温性能方面的要求,沥青材料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中的规定。 表4.5-2 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70 JTJ T0604-2000 针入度指数PI -1.5~+1.0 JTJ T0604-2000 延度15℃/cm ≥100 JTJ T0605-1993 延度10℃/cm ≥15 JTJ T0605-1993 软化点/℃ ≥46 JTJ T0606-2000 60℃动力粘度/Pa.s ≥200 JTJ T0620-2000 蜡含量(蒸馏法)/% ≤2.2 JTJ T0615-2000 闪点/℃ ≥260 JTJ T0611-1993 溶解度/% ≥99.5 JTJ T0607-1993 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0.8 JTJ T0610-1993 残留针入度比/% ≥61 JTJ T0604-2000 残留延度10℃/cm ≥6 JTJ T0605-1993 注:70#A级石油沥青10℃延度要求≥15cm指标作为选择性指标。 ⑵ 粗集料 表4.5-3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表面层技术要求 中下面层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 % 不大于 26 不大于 28 T0316-2005 *洛杉矶磨耗损失 % 不大于 28 不大于 30 T0317-2005 表观相对密度 -- 不小于 2.6 不小于 2.5 T0304-2005 吸水率 % 不大于 2 不大于 3 T0304-2005 与沥青的粘附性 级 不小于 5 不小于 4 T0616-1993 坚固性 % 不大于 12 不大于 12 T0314-2000 针片状颗粒含量 混合料 % 不大于 15 不大于 18 T0312-2005 粒径大于9.5mm % 不大于 12 不大于 15 粒径小于9.5mm % 不大于 18 不大于 20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 不大于 1 不大于 1 T0310-2005 软石含量 % 不大于 3 不大于 5 T0320-2000 *石料磨光值 PSV 不小于 42 -- T0321-2005 注:对于带“*”各项的指标要求,原材料及经过200℃高温处理后都必须满足要求。 上面层粗集料采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辉绿岩、玄武岩等,中、下面层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石料,粗集料一般占混合料的70%-80%,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其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的有关要求。 表4.5-4 粗集料规格要求 规格 公称粒径(mm) 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26.5 19.0 3.2 9.5 4.75 2.36 0.6 S9 10~20 100 90~100 -- 0~15 0~5 S10 10~15 100 90~100 0~15 0~5 S12 5~10 100 90~100 0~15 0~5 注:S9适用于AC-20C; S12和S10适用于AC-20C和AC-13C。 ⑶ 细集料 上面层细集料采用经专门设备加工的机制砂(新鲜的硬质石灰岩轧制),细集料在加工过程中应吸尘或水洗;细集料中不得含有杂物。细集料应具有耐嵌挤,颗粒饱满,且粉尘含量低,其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4.5-5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 ≥2.5 T0328-2005 坚固性(>0.3mm部分) % ≥12 T0340-2005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 ≤3 T0333-2005 砂当量 % ≥60 T0334-2005 亚甲蓝值 g/kg ≤25 T0346-2005 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 T0345-2005 表4.5-6 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要求 规格 公称粒径(mm) 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6 0~3 --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注:1.采用水洗法筛分; 2.对进场的拌和设备应事先标定经过二级除尘后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是否符合要求(0~3mm热料仓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3%,其余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如果设备最大除尘能力仍不能满足此要求,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冷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含量,尤其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并据此确定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上限(将上表中0.075mm筛孔通过率的上限10%下调,但不得上调)。 ⑷ 填料 上、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矿粉为石灰岩矿粉,在矿粉加工过程中,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不得使用回收粉尘。其规格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4.5-7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t/m3 ≥2.5 T0352-2000 含水量 % ≤1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0.6mm % 100 T0351-2000 <0.15mm % 90~100 <0.075mm % 75~100 外观 -- 无团粒结块 -- 亲水系数 -- <1 T0353-2000 塑性指数 -- <4 T0354-2000 加热安定性 -- 实测记录 T0355-2000 ⑸ 纤维稳定剂 表4.5-8 木质素和矿物纤维稳定剂质量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木质素纤维 纤维长度 ≯6mm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 灰分含量 18%±5%,无挥发物 高温590~65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 pH值 7.5±1.0 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 吸油率 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 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 含水率 ≯5%(质量百分比) 105℃烘箱2h后,冷却称样 矿物纤维 平均纤维长度 2.5mm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 纤维直径 10~25μm GB/T10685 木质素纤维 纤维长度 ≯6mm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 灰分含量 18%±5%,无挥发物 高温590~65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 pH值 7.5±1.0 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 吸油率 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 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 含水率 ≯5%(质量百分比) 105℃烘箱2h后,冷却称样 矿物纤维 平均纤维长度 2.5mm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 纤维直径 10~25μm GB/T10685 pH值 >7.0 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 抗拉强度 ≥500MPa GB/T3916 含水率 ≯5%(质量百分比) 105℃烘箱2h后,冷却称样 耐热性 体积无变化 烘箱210℃,烘2h后测量 安全性 无毒 采用木质素纤维或矿物纤维,要求其吸附沥青的能力强,施工分散性好,单位质量的纤维根数多,掺量按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木质素纤维的掺量不宜少于0.3%,矿物纤维的掺量不宜少于0.4%。质量应符合表列要求。纤维应在250℃的干拌温度下不变质、不发脆,应采用颗粒状。矿物纤维宜采用玄武岩等矿石制造,易影响环境及造成人体伤害的石棉纤维不宜直接使用。 ⑹ 抗剥落剂 为保证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提高抗水损害能力,要求掺加抗剥落剂来增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抗剥落剂应性能优良、稳定、持久、且施工易于操作。沥青中加入抗剥落剂后,应进行一定老化(薄膜烘箱中加热96小时,有条件时可在压力老化仪PAV中进行)后进行粘附性试验,经过初期老化后的混合料须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并满足相应技术要求。 4.5.3.2沥青混合料 路面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设计检查三个阶段。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为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符合质量要求的抗剥落剂。禁止拌和机回收粉尘的使用。 ⑴ 矿料级配 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2-2之技术要求。 宜选用较粗的级配,使沥青混合料向骨架密实型级配发展,在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其水稳性。并根据不同层沥青混合料受力与在路面内发挥主要作用的不同,控制其关键筛集料通过率形成能达到相关目的级配。 表4.5-9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类 型 筛 孔 尺 寸 (mm) 及 通 过 质 量 百 分 率 (%) 31.5 26.5 19.0 16.0 13.2 9.50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0.075 AC-13C 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AC-20C 100 90~100 74~92 62~82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AC-25 100 90~100 70~90 60~83 51~76 40~65 24~52 16~42 12~33 8~24 5~17 4~13 3~7 ⑵ 混合料控制标准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4.5-10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配合比试验设计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AC-13C上面层 (改性沥青) AC-20C中面层 (重交沥青) AC-25下面层 (重交沥青) 试件尺寸 mm φ101.6mm×63.5mm 击实次数(双面) 次 75 75 75 空隙率VV % 3~4.5 3~6 3~6 稳定度MS kN ≥6.0 ≥10 ≥7.5 流值FL mm -- 2~4 1.5~4 矿料间隙率VMA 设计孔隙率3% % ≥17 12 -- 设计孔隙率4% % 13 12 设计孔隙率5% % -- 14 13 沥青饱和度VFA % 75~85 65~80 65~75 试件尺寸 mm φ101.6mm×63.5mm 击实次数(双面) 次 75 75 75 空隙率VV % 3~4.5 3~6 3~6 稳定度MS kN ≥6.0 ≥10 ≥7.5 流值FL mm -- 2~4 1.5~4 矿料间隙率VMA 设计孔隙率3% % ≥17 12 -- 设计孔隙率4% % 13 12 设计孔隙率5% % -- 14 13 沥青饱和度VFA % 75~85 65~80 65~75 粗骨料骨架间隙率VCAmin % ≤VCADRC -- --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 % ≤0.1 -- -- 飞散试验或浸水飞散试验损失 % ≤15 -- -- 动稳定度(60℃,0.7mpa) 次/mm ≥3000 ≥2800 --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 ≥80 ≥85 ≥80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 ≥80 ≥80 ≥75 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 με ≥2500 ≥2500 ≥2000 渗水系数 ml/min ≤80 ≤120 -- 路面孔隙率 % ≤6 ≤7 ≤7 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①初选级配应满足VCAmix、VMA的要求;②在初选级配的基础上,确定满足目标空隙率要求的最佳沥青用量;③采用车辙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谢伦堡析漏、冻融劈裂试验(试件的成型空隙控制在6%±1%)和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对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验证,若验证不合格,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调整级配组成。 4.5.3.3 透层、粘层与沥青封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用量1.0L/m2。沥青与水的比例可根据洒布机、渗透性试验进行调整,以易于渗透,且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宜小于5mm,表面不形成油膜为合格。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以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隧道内水沟等构造物与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应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PC-3),用量为0.5 L/m2,应试洒后确定,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 下封层的铺设可起到防止沥青面层积水下渗至基层的作用。全线所有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上铺设1cm的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封层的材料要求如下: ⑴ 集料:采用5~10mm规格的石灰岩加工,要求完全破碎,集料形状应饱满接近立方体石质应坚硬、耐磨,质量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4.5-11 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落杉矶磨耗率(%) ≤30 T0316 集料压碎值(%) ≤28 T0317 砂当量(%) ≥60 T0334 亚甲蓝值 ≤25 T0349 坚固性(%) ≤12 T0340 ⑵ 矿粉: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石灰岩矿粉。所需矿粉类型和数量应由试验室拌和设计确定,并且作为矿料级配要求之一。 ⑶ 水:必须是不含有害的盐和其他杂质的水。 ⑷ 1cm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改性沥青用量可定为1.2~1.6kg/ m2,碎石粒径8mm~12mm,其用量8~10 m3/1000m2。 4.5.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 ⑴ 水泥:要求采用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终凝时间宜大于6小时,初凝时间应大于4小时,其中用于基层的水泥必须购买旋窑生产的年产量不小于10万吨的水泥厂的水泥。 ⑵ 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白云岩轧制的碎石,碎石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30%,其中卵砾石中,一个破碎面不小于90%,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破碎面不小于80%。 ⑶ 细集料: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的石屑及天然砂,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2%。 ⑷ 混合料: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设计时室内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为集料:水泥=97~95:3~5;水泥用量不 得大于5.0%;基层混合料中的集料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混合料七天龄期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4.0MPa(此抗压强度要求为设计值,为避免混合料离散性过大,考虑95%的保证率系数后,基层强度偏高,要求偏差系数宜控制在10%以内)。 设计时室内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配合比为集料:水泥=97~96:3~4;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但水泥用量不得超过4%;混合料七天龄期的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此抗压强度要求为设计值,为避免混合料离散性过大,考虑95%的保证率系数后,基层强度偏高,要求偏差系数宜控制在10%以内)。 室内试验混合料试件要求采用振动法成型。 基层、底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 表4.5-12 基层、底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级配范围 通过各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液限(%) 塑性指数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28 <9 注:本级配须采用振动压实方法成型试件。 4.6 路床顶面验收标准及路面结构层强度与压实度要求 路面各结构面层的强度及压实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4.5-13 路面结构层强度及压实度 结构层名称 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压实度 (%) 弯沉检测值 (0.01mm) 沥青混凝土面层 ≥97 2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0 ≥98 39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 ≥97 100 路 基 路 床 ≥95 195 4.7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 本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无障碍盲道铺设位置一般距绿化带或行道树树穴0.5m,行进盲道宽0.5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围圈,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得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残肢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20的要求。 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顺人行道行进方向坡度为1∶20,行进盲道继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1:12,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 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12。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10mm。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同时还设置音响设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 人行道对应公交站处设置提示盲道与 轮椅坡道,方便视残者与肢残者候车、上下车。人行道上提示盲道与行进盲道连接,提示盲道设置在行进盲道转折处,并在候车站牌一侧设长度4m的提示盲道。轮椅坡道坡度1∶20。 五 施工注意事项 5.1路基工程 ① 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及有关要求执行。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密实度与最佳含水量并进行试填。 ② 填方路基应在填土前清除杂草、树根和其它有机物并压实,田泥、塘泥等软弱土层应予清除。填筑路基前,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应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回填压实的总厚度不应小于0.8m。填筑路基时,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得超过30cm。 不适宜地基土的清除依照湖南省交通厅《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外观以灰黑色为主的淤泥及淤泥质土等均应予以清除。施工时,将水田或水塘开沟排水,连续晾晒3天后,采用标准轻型触探仪及荷兰轻型触探仪进行触探试验,不满足下表要求的土层为不适宜地基土,应予以清除或采取其它措施处理。 表5-1 填筑路堤地基承载力要求 路堤填土高度(m) 0~2 2~6 6~8 8~12 12~16 ≥16 地基承载力f0(kPa) ≥125 ≥120 ≥125 ≥130 ≥145 ≥160 标准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 (贯入量30cm) ≥17 ≥16 ≥17 ≥19 ≥20 ≥22 荷兰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2 (贯入量20cm) ≥9 ≥8 ≥9 ≥10 ≥11 ≥13 ③ 路堤地段地面自然横坡为1∶5~1∶2.5时,施工前应将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0m的台阶(向内倾斜,坡度不小于2%),然后再填筑路基。 ④ 必须重视沟渠及填挖交错处的路基压实,沟内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试验确定的厚度,填挖相交处应充分碾压,必要时应采取挖纵向台阶等方法。 ⑤ 路堑边坡不得采用大、中型爆破,以免造成边坡大范围松动或失稳。必须爆破时,应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便于边坡成型及稳定。爆破作业后,必须及时清除危岩,并采取嵌补、支顶等措施确保边坡稳定。 ⑥ 挖方路段支挡防护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循先上后下的原则。边坡下部挡护工程必须分段间隔施工,防止大范围开挖引起边坡失稳。 ⑦ 施工期间应做好防、排水设施,边坡成型后必须尽快进行防护工程施工,以免雨水冲刷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水沟表面或坡面铺草皮时,应用竹签钉牢,防止被水流冲毁。 ⑧ 由于地质资料的局限性,部分路段的边坡坡率及防护措施等可能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施工时如发生此类情况,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与设计人员,在确定处理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⑨ 不得随意倒弃废方,以免破坏农田或堵塞沟渠。 5.2路面工程 ① 铺筑路面前,应全面检查路基的填筑质量,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② 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应分别在拌和站集中拌合供料,采用机械摊铺施工。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时面层沥青混合料宜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沥青混凝土。 ③ 为保证路面质量,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粒料级配等均应在开工前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 ④基层应分层进行摊铺碾压。底基层、基层材料从摊铺到碾压完毕应以4小时为限,且铺筑后应注意养生。透层油应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时及时喷洒。在喷洒透层油后必须及时做好下封层,不得使基层长时间曝晒,如基层出现开裂现象,应进行灌缝处理。 ⑤ 面层施工时,如在摊铺上层前其下层的沥青层已被污染,必须先清洗干净并待其干燥后浇洒沥青粘层油。 ⑥ 如涵洞顶部填土厚度不足30cm,不便压实时,所留缺口可用级配碎石或天然砂砾填筑。涵洞顶高于路床表面时,在涵顶两侧各10m范围内铺设土工格栅,在下封层顶铺设浸渍沥青的无纺土工布。涵洞或通道顶部进入路面基层时,基层改用C15混凝土找平。 ⑦ 为确保路面工程质量,有关施工单位应配备从集料制备、试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养生等现代化成套设备和熟练的操作人员,并严格遵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⑧ 既有水泥路面打裂压稳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流程,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⑨ 加强施工阶段监测工作,贯彻动态设计原则。由于现有道路尚在运营,路面病害正在发展中,在施工阶段加强现场道路病害的监测和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动态设计,以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效果。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一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一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二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二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三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三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四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四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五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五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六

某道路工程(全长406.754米,规划幅宽26米)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含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图六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