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节点设计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支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荷载标准:路面轴载标准BZZ-100KN,地下构筑物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道路横坡度:1.5%(双向),人行道横坡:2%(向内);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车行道路面结构为: 3.5cm细式沥青混凝土AC-13c (AH-70)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AH-70)+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AH-70)+20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3%)+15cm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适用于池塘段等软基路段)。 面层、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检验,车行道第一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1(1/100mm),第二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5(1/100mm),第三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0(1/100mm),第一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9(1/100mm),第二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162(1/100mm),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231(1/100mm)。 各沥青层之间加铺粘层沥青,沥青层与水稳层之间加铺透层沥青。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支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荷载标准:路面轴载标准BZZ-100KN,地下构筑物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道路横坡度:1.5%(双向),人行道横坡:2%(向内);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车行道路面结构为: 3.5cm细式沥青混凝土AC-13c (AH-70)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AH-70)+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AH-70)+20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3%)+15cm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适用于池塘段等软基路段)。 面层、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检验,车行道第一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1(1/100mm),第二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5(1/100mm),第三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0(1/100mm),第一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9(1/100mm),第二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162(1/100mm),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231(1/100mm)。 各沥青层之间加铺粘层沥青,沥青层与水稳层之间加铺透层沥青。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支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荷载标准:路面轴载标准BZZ-100KN,地下构筑物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道路横坡度:1.5%(双向),人行道横坡:2%(向内);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车行道路面结构为: 3.5cm细式沥青混凝土AC-13c (AH-70)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AH-70)+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AH-70)+20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3%)+15cm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适用于池塘段等软基路段)。 面层、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检验,车行道第一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1(1/100mm),第二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5(1/100mm),第三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0(1/100mm),第一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9(1/100mm),第二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162(1/100mm),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231(1/100mm)。 各沥青层之间加铺粘层沥青,沥青层与水稳层之间加铺透层沥青。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道路横断面设计 按照园区规划,本工程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 西入口路及环路: 6米人车混行道,采用坡度为1.5%的双向直线路拱横坡; B4-1路:6米人行道,采用坡度为1.5%的双向直线路拱横坡; 其他为4米宽楼前路,采用坡度为1.5%的单向直线路拱横坡,坡向远离建筑的方向,详见道路平面图。 道路与原地坪有高差时,两侧应各设0.5米的保护性土路肩,横坡3%,坡向路外。 道路在停车位及楼门出入口等部分加宽,具体位置及尺寸见平面图,停车位段横坡采用1.5%直线横坡,按原路拱横坡顺延。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支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荷载标准:路面轴载标准BZZ-100KN,地下构筑物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道路横坡度:1.5%(双向),人行道横坡:2%(向内);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车行道路面结构为: 3.5cm细式沥青混凝土AC-13c (AH-70)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AH-70)+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AH-70)+20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3%)+15cm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适用于池塘段等软基路段)。 面层、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检验,车行道第一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1(1/100mm),第二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5(1/100mm),第三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0(1/100mm),第一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9(1/100mm),第二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162(1/100mm),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231(1/100mm)。 各沥青层之间加铺粘层沥青,沥青层与水稳层之间加铺透层沥青。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支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荷载标准:路面轴载标准BZZ-100KN,地下构筑物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道路横坡度:1.5%(双向),人行道横坡:2%(向内);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车行道路面结构为: 3.5cm细式沥青混凝土AC-13c (AH-70)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AH-70)+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AH-70)+20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3%)+15cm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适用于池塘段等软基路段)。 面层、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检验,车行道第一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1(1/100mm),第二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5(1/100mm),第三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0(1/100mm),第一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9(1/100mm),第二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162(1/100mm),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231(1/100mm)。 各沥青层之间加铺粘层沥青,沥青层与水稳层之间加铺透层沥青。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支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荷载标准:路面轴载标准BZZ-100KN,地下构筑物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道路横坡度:1.5%(双向),人行道横坡:2%(向内);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车行道路面结构为: 3.5cm细式沥青混凝土AC-13c (AH-70)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AH-70)+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AH-70)+20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3%)+15cm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适用于池塘段等软基路段)。 面层、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检验,车行道第一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1(1/100mm),第二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5(1/100mm),第三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0(1/100mm),第一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9(1/100mm),第二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162(1/100mm),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231(1/100mm)。 各沥青层之间加铺粘层沥青,沥青层与水稳层之间加铺透层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