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浇筑桥台灌注桩, 经检验合格后现浇承台、箱室台身、盖梁, 安装主桥支座。 2、搭设支架:支架要求牢固, 并通过预压以满足施工要求(建议采用临时钻孔灌注桩作支架基础)。 3、将预制好的系杆吊装到位,现浇系杆接头和端、内横梁(由两端向跨中对称进行),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先张拉系杆的第一批预应力筋。 4、搭设安装拱肋、风撑的排架,吊装预制好的拱肋节段、风撑,现浇拱肋、风撑接头,安装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将吊杆进行初次收紧,初次张拉控制力为150KN。 5、张拉系杆第二批预应力束。 6、张拉横梁的第一批预应力束,铺设行车道板(由两端往跨中对称进行),现浇湿接头、桥面铺装及护栏,对吊杆进行张拉,张拉力控制力为350KN,吊杆的张拉以桥面标高控制为主。 7、张拉横梁的第二批预应力束。 8、张拉系杆第三批预应力束。 9、在横梁、系杆预应力束张拉以及吊杆两端收紧过程中,应对系杆、拱肋变位和桥面标高进行严格的监控,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本资料为城市主干路工程人行道无障碍设计图,设计准确,图纸完整,值得借鉴参考。 ...... 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主干路Ⅰ级 交通等级:重型 计算行车速度:主路60/辅路40Km/h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 设计于2011年,共4张CAD设计图。
设计内容: 1、本图设计内容为道路辅路两侧1.5米宽人行道位置绿化隔离带,以及对2.5米分车带内造成的大约1米宽的绿化苗木的破坏。 2、1.5米宽新建人行道位置绿化分隔带,由于现状中有已经成形的行道树速生法桐,枝叶比较茂密,所以采用耐荫性良好的小龙柏和桧柏,并且采用交替栽植的形式,小龙柏的修剪高度为0.3米,桧柏的修剪高度为0.6米,保证了景观的层次感。2.5米绿化分车带内,靠近道路一侧,由于要重新铺设路灯管线以及修建检查井和路灯基座,需要把靠近主路一侧的部分绿化苗木移栽,移栽宽度大约为1米,而在修建检查井和路灯基座的部分,则需要把2.5米宽绿化带全部移栽,每处移栽面积大约为5平米,补栽样式按照图SOO-YL-02中的补栽样式进行补植,补栽苗木按照原来苗木种类栽植,并且与现状苗木修剪高度一致。 ...... 设计于2015年,共7张CAD设计图。
1、工程概况 **路人行道改造工程位于周市镇白塘村,东起横泾路,西至白塔中心河,全长300m,约合3600m2。 2、道路主要结构形式 2.1、人行道结构层设计 人行道结构:广场砖+2cm M10水泥砂浆 +10cm C20砼+20cm 5%灰土。 停车场结构:草坪砖+3cm M10水泥砂浆 +20cm C20砼+20cm 5%灰土。
1.设计标准:设计荷载标准为城-B级;桥面净空:净7+2x1.5m;双车道,正交。 2.结构类型:上部采用装配式钢筋砼空心板,下部采用柱式排架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摩擦桩。 3.桥址确定:根据河道平面图和规划断面,结合现有河道和桥的位置,为使桥梁与现有道路顺接,选定桥中心线两岸坐标为:(x=45785.94,y=69438.27)及(x=45784.16,y=69402.95)。 4.高程确定:干流段在该桥位处设计河底高程为96.03m,设计百年洪水位为99.58m,两岸地面高程分别为101.51m及100.17m,百年水位不控制桥面标高,因此确定桥面高程为101.51m。 5.桥长确定:结合规划河道断面确定桥长为30m,共计三跨,每跨10m。
3.3 隧道结构设计 3.3.1 洞口设计 根据本隧道的特点,并结合路基及进出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在充分考虑隧道进出口综合排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明洞的开挖并考虑施工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隧道进出口位置、明洞型式,洞门型式的选择力求结构简洁,并与洞口的地形、地貌协调一致,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右线进口桩号为YK20+650,出口桩号为YK24+345,左线进口桩号为ZK24+315,出口桩号为ZK20+645。 洞口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扰动周围岩体,尽早做好洞口边坡、仰坡的防护及隧道洞门,确保洞口安全。明洞开挖后的边仰坡面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防护,明洞回填坡面应植草,恢复自然地貌。 3.3.2 洞身结构设计 3.3.2.1 洞口段 根据隧道洞口段的地质情况,洞身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洞口加强衬砌,初期支护为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拱架,二次衬砌及仰拱采用模注混凝土,以确保洞口段安全稳定。Ⅱ类围岩段设计为S2-1、S2-4型复合式衬砌,并采用40米超前管棚预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