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是城市环境的缩影,无论物质还是精神生活环境,都应该是城市环境精华缩影之所在。满足人们观赏之于,同时又是人们休闲散步之所,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个性和艺术规律。同时,绿化环境所具有的诸多游赏功能,已为社会广泛认同。园林绿化环境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当今环境焦点话题之一。
1.项目概况
汶川县入城大道(太阳岛段)这段路,作为汶川给游人的第一印象,现状绿化不尽人意。该路段北边靠山,南边临水。靠山处面积较小,护坡裸露严重,需要用浓密的植物做以遮掩;临水处,面积较大,且为长条行,但因其中有些边坡较窄,其被分割为多条形状不一的绿化带,且绿化植被老化严重,需要恢复植被。
2.现状分析
2.1 城市人文环境分析
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1]西汉始称为绵虒县,西晋改为汶山县,并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
2.2 自然环境分析
汶川地处西风带,冬季盛行西北干冷气流,气候干燥;夏季盛行东亚季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汶川县年平均气温为13.0℃以上,年总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且季节分布不均,常有春旱和夏伏旱发生,称之为岷江半干旱河谷。
2.3 绿化现状分析
该路段虽经过县政府多次绿化改造,但是管理没有跟上,景观效果、功能及完整性已遭到严重的人为和牲畜的破坏。
2.3.1 未能体现以人为本
现代园林绿地不仅是有景之林,更具有人之体,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该路段原绿化格局基调属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种格局,是基于有益于微环境和满足视觉观感在思考,因此,往往用绿篱作为空间界定,提示人“到此为止”。现代园林首先强调“以人为本”,人不能只满足于观赏园林,更主要是要享受园林,强调人的参与,人能进入园林绿地中活动、休憩。
本方案的绿篱原则上取消,仅在需要对杂乱环境作屏障的地方,保留高绿篱或营造绿色屏障。
2.3.2 空间层次不够丰富,景观层次单一
本方案原有绿化不够彻底,往往是见缝插针的,随意栽植,使整个绿化显得过于单一甚至杂乱无章,令各功能分区过于混乱。因此适当调整现有植物,在保持植物群落式种植的前提下,注重生物多样性,基调植物、主调植物、配景植物的搭配合理,形成具有不同林相和季相的植物景观。
3.环境改造方案分析
3.1 设计构思
遵循现代园林新观念,休憩环境应该是能够满足人们活动需要的连续,流动的空间,应该对人的各种需求作出反应和解释。通过反复的方案比较,最后确定“一、二、三”的设计思路,即:一个主题、两项择重、三种空间。
3.1.1 一个主题——自然、景观、文化的和谐统一。
自然是旺盛的生机和有机的秩序,使自然山水绿色秀相与城市环境肌理和谐统一。
景观是生态环境与高雅艺术一而二,二而一,提升休憩娱乐环境品位。
文化是传承本地浓郁藏羌少数民族文化,诠释现代生活理念,浓烈藏羌文化氛围。
3.1.2 两项择重
(1)有序
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遵循现在园林追求植物的群落性,又注重生物的多样性原则,对配置绿化植物做有序化栽植,使其疏密适度,节律得体。
(2)多样性
针对原路段植物单一,适当补充景观造型植物和装饰物。通过增加的常绿,落叶及开花植物,形成乔灌草,高中低多层次的完整的生态体系,使植物具层次感,让景观空间变得丰富多彩。
3.1.3 三种空间形态
(1)对话互动的特色空间
①与天际轮廓对话
本方案道路地形复杂,加上依山就势摆布散乱,因而天际轮廓线显得参差杂乱。改造设计时,用植物的林相去协调山势的物象,用林冠线补充轮廓线,使其尽可能柔和流畅。
②与当地生活人们对话
用景观元素作为载体,以山、石、水、植物等造景,融汇文化内涵;利用篆刻在景石与枯木上的标语从道德观、审美观、行为学等方面与当地生活的人们对话,体现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
③与城市环境对话
城市出入口作为对外的环境窗口,通过改造设计,以一个风貌靓丽、内涵丰富的形象,与城市环境对话,为美丽的威州山水锦上添花。改造设计时以图案为主,颜色、层次分明、布局简单,使人见景时不至于产生视觉紧张。
(2)“以人为本”的人性空间
一个成功的环境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2]。注重共享性和参与性,是现代园林的特性,改造道路绿化时,立足于营造更多的休憩娱乐空间,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享受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休憩生活,故其中设置的石凳和广场就是满足人们不同需要而设计的。
(3)自然神态风格的景观空间
尊重自然生态的环境机理,在环境改造中,坚持运用艺术化的自然生态景观升华人居环境,在总体风格上协调统一。我们在绿化植物选择上应选用适于本地自然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如槐树,柳树系等品种,来营造汶川的城市道路景观,体现汶川鲜明的地方特色,营造自然的环境景观。
4.景观元素的处理
园林景观就如同人的脸谱,脸由五官和面颊等元素组成,园林则用木、水、石、地形、文化、等元素组成。
4.1 木为园之肤
现代园林流行植物大块面解落式栽植。本方案处理园林植物坚持三条原则: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植物;使用本地植物构景;坚持生物多样性,与实应性。
从道路植被现状看,道路不缺绿而缺色。从而补充色叶植物和开花植物,丰富季相变化和色彩变化,形成长年葱笼的绿色秀相与四季花香的缤纷五彩的有机统一。名城名树,名树是城市历史的象征,故适当补充大树和名树,增加城市的历史厚重感。
4.2 水为园之脉
景观因水为秀灵,水因景观而鲜活。水景往往是园林中的兴奋点,本方案依山就水,借岷江水的秀丽与澎湃使之成为整个景观亮点。
4.3 石为园之骨
石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手笔之一。石头在汶川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材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来建造房屋,二是镌刻经文,堆成玛尼堆供宗教活动用,其后者尤使石头文化披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石头崇拜是藏羌民族自然崇拜的重要物征[3] .在改造过程中,运用园林置石手法,在重要景点配置风景石和景观植物组含的小品,石上题刻文字,视觉上给人以盆景的享受,精神上又给人品味咀嚼的含蓄意蕴。
4.4 地形园之体
尊重原地形层次丰富的地脉空间。在绿化区域改造时,引入“微地形园林”概念,造型起坡,形成富有凹凸曲线的园之体,营造优美的林冠线和轮廓线。
4.5 文化园之魄
没有文化的园林缺乏生命力。城市的建筑,城市的一草一木,无不在述说着城市的历史,在讲述着曾经在此生活过的人们的点滴故事[4]。用文化构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越高。本方案在道路环境改造设计中,使用具有传统园林文化色彩的景观建构,丰富环境文化内涵。
4.6 小品园之饰
景之为“品”,贵在隽永,虽为小品,耐人赏玩。本方案采用标示牌,警示牌等标识,以及坐椅,垃圾桶等公益设施,按园林艺术品设计,使之成为河边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结语:现代景观建设,是“人、文、空间的和谐”。“人”是进入景观观赏的人们,“文”指景观体现的浓郁藏羌特色,“空间”则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和载体。总之,道路绿化要充分体现出人与环境、植物与环境、人与植物之间的互相协调,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5]。
参考文献:
[1] 汶川县志[M]。民族出版社,1999年,
[2] 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 1990 ,12(1):10-17
[3] 俞孔坚 王建 张晋丰,曼陀罗的世界——西藏昌都昌庆街设计与建设,建筑学报[J]。2002,3:41-45
[4] 俞孔坚 刘玉杰 张蕾,与自然、城市及历史的对话——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中国园林。[J]。2002,3:37-40
[5] 朱玉春,李建华,杨龙,锗继东,朝阳市道路绿化发展方向探讨,中国林副特产[J]。2004,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