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为东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作 者:阴光华 导 师:宋健 本设计为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毕业设计,是学生学完全部专业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在大学阶段最后一次比较完整的设计。在这四个多月来的毕业设计中,我将几年来学到的各科知识加以综合,通过了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运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充分锻炼了我们的设计能力,明确了我们的设计思路。 本设计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等有关规范设计完成的。 本设计的道路线形充分考虑了路线线形的优美性和经济的合理性,设计合理而又非常实用。本设计不仅有详尽的说明部分,而且还有15张手绘的路线详图和若干张CAD绘制的图表,包括横断面、纵断面、路基表、土石方数量表、逐桩坐标表等各种图表。 最后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宋健老师。如果没有宋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是不可能顺利的完成设计的。同时我还要感谢梁力、陈耕野、张文献、陈百玲、冯阳飞等各位道桥组的老师,如果没有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对我们的帮助,我也同样不能完成任务的,在这里也同时表示感谢。由于本人的设计经验不足,在设计中难免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批评和指正。
沈阳——丹东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一
沈阳——丹东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二
沈阳——丹东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三
沈阳——丹东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四
沈阳——丹东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五
沈阳——丹东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六
一、设计题目:长春至白山二级公路XX段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已学过的公路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工程概、预算等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依据给定的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地解决高等级公路中的线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以及公路工程概预算文件编制等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该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高等级公路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使用现行公路工程各种有关的规范、标准查阅收集有关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资料 1.主要技术指标 (1).计算行车速度:80km/h。 (2).路基宽度:12.0m。 其中:行车道宽度:9.0m。 土路肩:2×1.5m。 (3).行车道标准路拱横坡1.5%,土路肩路拱横坡2.5%。 (4).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 2.公路平面外业勘测设计资料(见附1)。 3.公路纵断外业勘测设计资料(见附2)。 4.公路横断外业勘测设计资料(见附3)。 5.路基路面设计资料(见附4)。 6.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1).本路线位于伊通县境内,地形较较平坦,属平原微丘地形。 (2).本路线两侧大部分是农田,局部为丘陵林地,沿线植被比较发育,水土保持良好。 (3).沿线土质大部分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含水量较高,沿线工程地质较好。 (4).全线位于东北季节性冰冻地区,历年最大冻深1.70m,公路自然区划为Ⅱ2区。 7.筑路材料 (1).沿线设取土场多处,最大运距5公里。 (2).沿线产中、粗砂、砂砾、碎石、生石灰等。 (3).水泥、粉煤灰由长春市供应。 (4).其他材料另定。 8.设计规范、标准及其他文件。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D20—2006)。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 50162—92)。 (8).其他。
论文级别:学士论文 毕业院校:重庆交通学院 指导老师:崔新元 论文摘要:总目录 1、毕业设计任务书 2、文献综述 3、译文 4、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5、毕业设计说明书 (1)标题 (2)内容提要 (3)目录 (4)引言 (5)正文 (6)图及附表 (7)专题 (8)结论 (9)谢辞 (10)主要参考文献
说 明 一、 路线平、纵线形设计 根据萍乡市公路管理局的要求及本段公路现有交通量的状况,本段公路设计为一般二级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小时。 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工程数量和工程造价增加不大的路段,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测设中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组合设计,力争平面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的舒适。 全线平纵组合设计较为合理,充分地利用了有利地形,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较为均衡,合成坡度组合得当。平曲线与竖曲线相互重合时,平曲线一般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保持均衡,并注意了线形与自然环境的配合和协调。 本工程路线总长6.57582公里,山岭重丘区R=60米一处,直线段最大长度为895米,平曲线占路线总长52%,纵坡变坡次数为16次,平均每公里变坡2.55次,路线最大纵坡山岭重丘区为0.93%;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山岭重丘区为1400米;最短坡长山岭重丘区为135米,竖曲线占路线总长27%。 二、 施工注意事项 路线占用农田较多,施工中应注意对农田耕作土的清除。 路线设计中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均采用319国道的坐标和水准系统,在施工当中可与319国道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
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8.5米~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为40-60公里,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可供参考。
本合同段道路施工是整个工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道路施工节奏。 一、路基的填前处理 填前处理是保证路基稳定,减少路基沉降,保证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关键。填前处理包括排水、清表、清除树根、杂草、垃圾以及清淤等。
项目除起点为老路利用,只进行路面改造外其余全部为新线,包括机耕道老路改移、省道改移设计。项目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一条长12.637289Km,支线3条,其中支线1长0.790784 Km,支线2长1.21593 Km ,支线3长1.681161 Km,支线共长3.687875 Km ;项目主线和支线总长16.325164 Km。项目所经区域主要是旱地和荒山,其余部分为水田及城镇居民区。主要大型构造物为高边坡和大中桥。
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设计速度40km/h;停车视距40m,最大纵坡7%,最小坡长120m,凸形竖曲线1600m、凹形竖曲线1300m。路基宽度12m,桥梁宽度15m。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共设有平面交叉15处。4处分离式立体交叉。
大桥均采用预应力砼T型梁桥,结构连续。部分涵洞设置在高填方处,且仅采用钢筋砼盖板涵一种形式。沿线共设桥梁5座,其中大桥1座,中桥2座(其中中桥1-20米全长34米空心板桥原桥利用),小桥2座,采用1-16米的预应力空心板桥,中桥采用2-16米的预应力空心板上跨一条规划宽28.5米的河流;1座4-30米全长131米的预应力T型梁桥跨越大沟。
桥墩(大、中桥)为三柱式圆形截面墩身,墩柱采用等截面,墩顶设盖梁,桩基础。要求桥墩桩基底置于中风化完整基岩内不小于3倍桩径,桩基的地基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桥面横坡为2.0%。
路基宽度采用双车道二级公路进行设计,全线由于老路为12米宽路基,故主线和支线路基 宽度均采用12米。平曲线的超高过渡方式为绕中线旋转。路基宽12.0m的路面布置为: O.75m土路肩+ 1.75m硬路肩2×3. 5m行车道+1.75m硬路肩+ O.75m土路肩。当边坡高度H≤ 8.0m时,其边坡坡率采用1:1.5;当边坡高度H>8.0m时,其上部8.0m边坡采用1:1.5, 设置2米的平台后,下部边坡采用1:1.75。
设置6处通道,垮径组合为1-4.0×4.0m的钢筋混凝土通道。本设计图册对改路、改沟渠作了较详细的设计。
桥梁上部结构跨径为20m、4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桩径1.8m。桥墩采用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墩采用变截面柱式墩,第一节墩柱直径为1.6m,第二节墩柱直径为1.8m,桩基直径为2.0m;桥墩采用空心薄壁墩配承台群桩基础。预应力空心板桥,采用重力式U型台及桩柱式台,扩大基础,简支结构体系,桥面连续。
路基含填方路基、挖方路基、陡坡路堤、桥涵过渡段路基、低填浅挖路基、填挖交界路基、特殊路基、高填深切路基等。路基防护型式应采用以生态植物防护为主、圬工防护为辅的方式。
资料目录 一、电气设计说明 二、竖向配电干线系统图 三、配电箱系统图 四、照明平面图 五、插座动力平面图 六、客房开关插座大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