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1、A型矩形盖板侧沟适用于基床表层换填地段。 2、B型矩形盖板侧沟适用于基床表层换填且基床表层以下换填1.0m(0.5m)厚二八灰土地段。 3、C型矩形盖板侧沟适用于基床表层不换填地段。 4、D型盖板侧沟适用于基床表层换填且基床表层以下换填1.0m(0.5m)厚二八灰土的路堤式路堑地段。 5、E型盖板侧沟适用于基床表层换填的路堤式路堑地段。 6、F型盖板侧沟适用于基床不换填的路堤式路堑地段。 二、技术要求 1、矩形盖板侧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 2、矩形盖板侧沟靠路肩一侧基床表层底面处沿线路方向每隔2m设泄水孔一个,路堤式路堑地段于护肩上沿线路方向每隔2m设泄水孔一个,泄水孔采用PVC管,管径为0.1m,坡度为4%,PVC管进水侧采用0.3×0.3m的土工布(400g/m2)包裹。 3、矩形盖板侧沟盖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预制,尺寸0.7m×0.4m×0.08m、0.8m×0.4m×0.08m,和1.0m×0.4m×0.10m。 4、侧沟顶部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0.01m。 5、侧沟沿线路方向每隔15m~2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深0.4m。 ……共计3张,设计于2006年
铁路路基侧沟设计图3张(大样配筋)-图一
铁路路基侧沟设计图3张(大样配筋)-图二
铁路路基侧沟设计图3张(大样配筋)-图三
1、护墙墙身(包括墙帽、耳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空窗式护墙墙身(包括墙帽、耳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窗孔内铺设C15混凝土预制板,预制板采用φ20铆钉固定,板内铁丝的保护层厚度均为2cm,钢垫板预埋在铆钉孔的板面处。护墙及空窗式护墙采用顶宽0.4m,胸坡1:m,背坡1:n (n=m-0.05),墙底倾斜度0.2:1。 2、为增进护墙的稳定性,墙高大于8m时,于护墙中部设耳墙一道;墙高大于13m时,设耳墙两道,间距4~6m。耳墙底宽1.0m。 3、多级护墙的上下级护墙之间设错台,错台宽2.0~5.0m,错台面向外设4%的横向排水坡。错台除需设置栏杆部分以C15混凝土浇筑外,其余部分均同护墙圬工。 4、单级护墙或多级护墙的顶级护墙墙顶设厚0.30m的墙帽,宽1.0m。 5、墙身高出路肩部分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错设置φ0.1mPVC管泄水孔。地层为土质及软质岩时,泄水孔后0.5×0.5m范围内设窝状砂砾反滤层,厚0.3m。 6、护墙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及其与其它建筑物连接处设伸缩缝一道,缝宽0.02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 7、护墙高度大于等于6m时,应在墙帽和错台上设置栓绳环,间距5m;于护墙中部设检查梯,并于上、下检查梯之间的错台上设置一组3×2.0m的角钢立柱栏杆,栏杆尺寸详见"石太施路通-11"设计图。 8、空窗式护墙采用的铆钉和钢垫板在安装前必须做好防锈处理,除去表面锈后,先涂红丹,再涂防锈油漆三遍。安装时,面板缝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 ……共计7张,设计于2010年
图纸为Ⅰ级铁路路基工程通用图,主要包括:
一、封面
二、路基标准横断面2张
三、路基基床处理1张
四、地基加固处理设计图8张
五、路基过渡段6张
六、路基边坡加固与防护8张
七、路基支挡结构21张
八、路基排水工程7张
九、路基变形监测系统3张
十、取弃土场设计图2张
……
共计58张,设计于2012年。
公路等级:二级,车道数:二车道,设计时速:80km/h,干线:是,位置:安徽,设计时间:2015年
资料目录 设计说明14页 超高方式图 护肩挡墙设计图 路肩挡墙设计标准图 路堑矮挡墙设计图 浸水护坡设计图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设计图 陡坡路段及填挖交界处理工程数量表 路基土石方运量统计表3 涵台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横断面图54 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 路面工程数量表 路床处理工程数量表3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6 路床处理设计图 路面弯道超高设置表29 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 路基宽度过渡方式图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路基设计表25 老路面病害维修工程数量表 路面结构设计图7 老路面挖除工程数量表 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2 桥头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涵台路基处理设计图2 桥头路基处理设计图2 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表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7 挖淤泥、排水数量表 新老路基拼接处理设计图 新老路基搭接工程数量表 路线纵断面图26 路线平面设计图 竖曲线表4 直曲表(主线)4 逐桩坐标表6 平纵缩图 公路总体设计图
路堤与软质岩及土质路堑连接处,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过渡段设计图,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计图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路堑与隧道、桥台过渡段设计图
……共计5张
1、当路堑基床为土质、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或膨胀(岩)土时,基床表层换填0.55m厚的级配碎石和0.15m厚的中粗砂并满足基床表层的要求,基床底层表面做成向两侧的4%排水坡。基床表层以下换填1.0m(当基底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时换填0.5m)厚的二八灰土,二八灰土顶面铺设一层两布一膜土工布(600g/m2)。 2、当路堑基床为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时,基床表层换填0.55m厚的级配碎石和0.15m厚的中粗砂并满足基床表层要求。基床底层表面做成向两侧的4%排水坡。 3、半填半挖路基,当挖方部分为岩石时,整个路基面以下1.0m范围内予以挖除换填,换填与路堤相同填料,并应设置4%的向外排水坡。当挖方部分为土层(包括易于风化的软质岩)时,基床表层下换填1.0m(0.5m)厚的二八灰土,二八灰土顶面铺设一层两布一膜土工布(600g/m2)。 ……共计1张,设计于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