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防护的一般通用图:中央分隔带开口部设计图.dwg挖方路基标准横断面图.dwg填方坡面防护.dwg填方路基标准横断面图.dwg填方路段挡墙.dwg水泥砼路面接缝构造图.dwg路堑墙防护.dwg路面结构设计图.dwg路基防护设计图1‘.dwg路基边沟排水设计图.dwg框架防护.dwg护面墙设计图.dwg护面墙坡面防护.dwg防护设计图.dwg方框防护.dwg
路基、路面、防护设计的一般通用图-图一
路基、路面、防护设计的一般通用图-图二
路基、路面、防护设计的一般通用图-图三
路基、路面、防护设计的一般通用图-图四
路基、路面、防护设计的一般通用图-图五
路基、路面、防护设计的一般通用图-图六
内容简介 本图纸为二级公路边坡防护通用图设计,设计内容丰富,含多张大样图。 …… 共13张。 立面图 框架防护大样图 细节大样图
客运专线正线两侧设置电缆槽,电缆槽统一沿接触网立柱外侧布设在路基面上。电缆槽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于路基成形后切槽埋设。埋设过轨设备时回填应保证路基强度。电力电缆槽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之间设置50mm厚隔板,通信与信号电缆间每0.5米设置1根φ8钢筋隔断。电缆槽壁厚80mm,其上设置C25钢筋混凝土盖板。 通信手孔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其上设置C25钢筋混凝土盖板。手孔设置里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如躲避接触网立柱)在±10米误差范围内调整。通信电缆过轨每处预埋4根φ80mm钢管,表层喷塑,内穿φ2mm铁线并在两端各预留1米以备穿缆使用,钢管两端应与路基两侧通信电缆槽相通。预埋过轨钢管里程误差可在±10米之间。在区间GSM-R基站所在中心里程处,在路基通信电缆槽和坡脚之间需预埋6根φ80mm钢管,在两端各预留1米以备穿缆使用。埋防护钢管里程误差可在±10米之间。信号电缆槽每隔200m垂直于线路方向预埋2根Φ80涂塑钢管,其两侧分别与信号电缆槽沟通,用于电缆线路过轨及综合接地,钢管埋深800mm,两端用软布等封堵,并在其中预设两根铁丝。在中继站Φ80涂塑钢管,钢管一端伸至接入中继站的电缆槽内,另一端伸至路肩信号电缆槽槽底,两端均伸出约300mm……共计8张,设计于2006年
路堑边坡拱型骨架防护(多级)设计图 说明: 1、本图适用于路堑土质边坡,图中尺寸以 厘米为单位,比例见图注,表中H为边 坡每一层高度。 2、施工时平台应做成向内倾斜20%的坡度。 3、踏步每隔100米设一处,若路堑边坡高 度较低可不设踏步,踏步阶层高度为 20厘米,边坡坡率为1:0.75时阶层宽 度为15厘米,边坡坡率为1:1时阶层 宽度为20厘米。 4、碎落台为植草皮防护,故流水槽 (III-III,IV-IV断面)应引至边沟。 路堤边坡网格骨架防护设计图 说明: 1、网格骨架护坡适用于路堤边坡高度3≤H≤8 米的土质边坡,对路堤边坡高度H<3米时采 用满铺草皮防护。 2、边坡顶部设置三角排水沟,并与急流槽相 衔接。急流槽间隔为30米,但第一道急流 槽位置设在路面标高的较低端。 3、路肩排水预制块采用10号浆砌,防止水流 渗入沟底。 4、图中尺寸除钢筋直径以毫米计外,其余均以 厘米为单位,比例见图注。 路堑浆砌片石护坡设计图 说明: 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为单位,比例见图注, 表中H为边坡每一层高度。 2、第二级平台设置矩形排水沟,并与急流 槽相衔接。急流槽间隔为50米,第一道 急流槽位置设在路面标高的较低端。 3、踏步每隔100米设一处,若路堑边坡高度 较低可不设踏步,踏步阶层高度为20厘 米,阶层宽度由边坡坡率而定。 4、泄水孔每3米设一个,上下排错列设置。 5、未尽事宜,请按《规范》施工。
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T B02-01-2008)
公路等级:公路二级
汽车荷载:公路-Ⅱ级
设计速度:60km/h。
盖板涵孔径:1.5、2.0、3.0、4.0m。盖板涵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情况选用分离式基础或整体式基础。盖板涵全长范围内每隔4~6.0米设置沉降缝一道,沉降缝内用不透水弹性材料填塞,涵洞外侧四周用50cm宽4层沥青麻布覆盖,涵洞内侧10cm缝深用水泥砂浆摸平。
图纸为Ⅰ级铁路路基工程通用图,主要包括:
一、封面
二、路基标准横断面2张
三、路基基床处理1张
四、地基加固处理设计图8张
五、路基过渡段6张
六、路基边坡加固与防护8张
七、路基支挡结构21张
八、路基排水工程7张
九、路基变形监测系统3张
十、取弃土场设计图2张
……
共计58张,设计于2012年。
说明: 图纸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高填深挖路基设计通用图及工点设计图。 本图尺寸均以cm计,B为路基宽度,ni为边坡坡比,i为地面坡度。断面形式采用台阶式,台阶宽度和边坡坡率根据稳定性计算确定。路堤底部若没有其他护坡或护脚防护时,从地面往上每隔2.0m设一层土工格栅,共设置3~5层。土工格栅应满铺且应进行反包,其锚固长度不小于2.0m。高填方路基应优先安排施工,修筑路面前宜有不少于1个雨季的自然沉降时间,建议从实际出发,将下路堤压实标准由93%提高到94%,上路堤由94%提高到95%。 本图尺寸除钢筋直径以毫米计外,余均为厘米计。本图应用于1∶1放坡的坡面,施工时需将梁嵌入坡面内25cm。本图应用于1∶0.75放坡的坡面,施工时需将梁嵌入坡面内25cm。 ……共计66张,
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跨径L0=1.0-3.0米,g=25厘米;跨径L0=4.0米,g=30厘米盖板涵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0.2MPa,否则应进行换土或其它加固措施。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0度。跨径L0=1.5-2.0米,八字墙顶宽使用括号外数据;盖板涵跨径L0=2.5-4.0米,八字墙顶宽使用括号内数据。涵台及基础材料当a≥70cm采用C20片石混凝土,其它尺寸采用C20混凝土。圆管涵φ-0.75、φ-0.5,进口型式为跌水井,出口型式为一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