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勘报告可知,梁场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局部呈台阶状,地面标高一般在129.85~133.72m,最大高差为3.87m。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7.50~8.00m。地质分层如下:第1层为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土质较均匀,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及砂粒。切面较光滑,摇震无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厚度不均,揭露厚度一般为0.40~3.0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160kPa。第2层为卵石:黄褐色,稍密~中密,湿~饱和。卵石成分主要为中风化花岗片麻岩,呈次棱角状~亚圆状,粒径一般2~10cm,最大20cm,充填35%左右的中粗砂和粘性土,级配较好。该层分布普遍,厚度较大,揭露厚度一般为9.20~19.2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350kPa。
设计标准: 汽车-20级 , 挂车-100 桥 宽: 0.25+3.0+3.0+2 4.5+3.0+3.0+0.25=21.5米。 桥 长:6.83+5x67.00+6.83=348.66米
1、浇筑桥台灌注桩, 经检验合格后现浇承台、箱室台身、盖梁, 安装主桥支座。 2、搭设支架:支架要求牢固, 并通过预压以满足施工要求(建议采用临时钻孔灌注桩作支架基础)。 3、将预制好的系杆吊装到位,现浇系杆接头和端、内横梁(由两端向跨中对称进行),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先张拉系杆的第一批预应力筋。 4、搭设安装拱肋、风撑的排架,吊装预制好的拱肋节段、风撑,现浇拱肋、风撑接头,安装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将吊杆进行初次收紧,初次张拉控制力为150KN。 5、张拉系杆第二批预应力束。 6、张拉横梁的第一批预应力束,铺设行车道板(由两端往跨中对称进行),现浇湿接头、桥面铺装及护栏,对吊杆进行张拉,张拉力控制力为350KN,吊杆的张拉以桥面标高控制为主。 7、张拉横梁的第二批预应力束。 8、张拉系杆第三批预应力束。 9、在横梁、系杆预应力束张拉以及吊杆两端收紧过程中,应对系杆、拱肋变位和桥面标高进行严格的监控,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第一阶段 1、整平场地,基坑开挖,边坡防护。 2、桩基施工,承台施工,浇筑塔座。 3、立模浇筑塔柱起步段。 4、安装塔吊和施工电梯。 5、分段浇筑下塔柱至下横梁处,设置下横梁预埋钢筋及模板支架、桁架片的预埋件。 6、继续分段浇筑塔柱至一定高度,塔柱间设置水平支撑。 7、安装下横梁支架并预压。
(一)设计标准 1. 荷载等级:荷载-Ⅱ 2. 桥梁宽度:7.5m=净-6.9+2×0.3m 3. 航道等级:无 4. 桥梁横坡:横坡双向1.5% 5.设计洪水频率:1% 6.地震基本烈度:6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根据地勘报告可知,梁场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局部呈台阶状,地面标高一般在129.85~133.72m,最大高差为3.87m。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7.50~8.00m。地质分层如下:第1层为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土质较均匀,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及砂粒。切面较光滑,摇震无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厚度不均,揭露厚度一般为0.40~3.0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160kPa。第2层为卵石:黄褐色,稍密~中密,湿~饱和。卵石成分主要为中风化花岗片麻岩,呈次棱角状~亚圆状,粒径一般2~10cm,最大20cm,充填35%左右的中粗砂和粘性土,级配较好。该层分布普遍,厚度较大,揭露厚度一般为9.20~19.2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350kPa。
分离立交桥施工图包括:桥位平面、全桥材料及工程数量表、桥型布置、桥面坐标、桥墩一般构造、桥墩墩柱钢筋构造、桥墩基础钢筋构造、桥台一般构造、台帽钢筋构造、耳、背墙及挡块钢筋构造、桥台台身钢筋构造、桥台基础钢筋构造、基础坐标、支座垫石顶面高程、锥坡一般构造、水簸箕构造、改路平面图(一)、改路平面图(二)、改路纵断面图(一)、改路纵断面图(二)、改路纵断面图(三)、改路标准横断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1、浇筑桥台灌注桩, 经检验合格后现浇承台、箱室台身、盖梁, 安装主桥支座。 2、搭设支架:支架要求牢固, 并通过预压以满足施工要求(建议采用临时钻孔灌注桩作支架基础)。 3、将预制好的系杆吊装到位,现浇系杆接头和端、内横梁(由两端向跨中对称进行),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先张拉系杆的第一批预应力筋。 4、搭设安装拱肋、风撑的排架,吊装预制好的拱肋节段、风撑,现浇拱肋、风撑接头,安装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将吊杆进行初次收紧,初次张拉控制力为150KN。 5、张拉系杆第二批预应力束。 6、张拉横梁的第一批预应力束,铺设行车道板(由两端往跨中对称进行),现浇湿接头、桥面铺装及护栏,对吊杆进行张拉,张拉力控制力为350KN,吊杆的张拉以桥面标高控制为主。 7、张拉横梁的第二批预应力束。 8、张拉系杆第三批预应力束。 9、在横梁、系杆预应力束张拉以及吊杆两端收紧过程中,应对系杆、拱肋变位和桥面标高进行严格的监控,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1、 结构类型: 上部:跨径8.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支座:采用浸蜡油毛毡,控制厚度为1厘米。 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扩大基础。 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空心板、绞缝、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均采用30号混凝土。 台帽、台身、耳背墙、搭板、基础、支撑梁均采用25号混凝土。 (2)石料:标号不得低于30号。
1、 结构类型: 上部:跨径8.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支座:采用浸蜡油毛毡,控制厚度为1厘米。 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扩大基础。 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空心板、绞缝、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均采用30号混凝土。 台帽、台身、耳背墙、搭板、基础、支撑梁均采用25号混凝土。 (2)石料:标号不得低于30号。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二、预制拱箱的制作工艺 (一)预制各段拱箱的工艺流程,以边箱为例大致如下: (二)模板的制作安装、钢筋的绑扎、块件的预制和组装、混凝土的浇制和养护及拱箱预制成品的验收,均需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三)箱段两端的堵模最好使用钢模板,以保证堵头面平整。模板上应涂润滑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起顶时的脱模粘结力。如使用土胎底模,须特别注意夯筑平整结实,不允许发生沉陷或局部凹凸。
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二)上部行车道板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理论计算,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斜交板考虑角度对横向分配系数的影响。 (三)对于同一跨径、斜度及相同汽车荷载等级,中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边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 (四)运营状态下板梁按预制板、铰缝和50mm厚现浇整体化混凝土层共同参与结构受力进行设计。 (五)采用较宽而深的铰缝,铰缝内配置钢筋并与预制板的伸出钢筋绑扎在一起,在铰缝上缘将相邻板伸出的钢筋相焊接,以防铰缝开裂、渗水和板体外爬等弊病。 (六)预制板板顶面应设置U型剪力钢筋,浇筑时与顶板钢筋固定牢靠。 (七)桥面铺装:分为二层,下层为100mm现浇C40防水混凝土,上层为100mm沥青混凝土。抵抗斜板负弯矩的角隅钢筋设置在现浇防水混凝土层内。
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