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湖东肖溪堤防建设及河道疏浚、清障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
本图纸为龙津湖东肖溪堤防建设及河道疏浚、清障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包括:设计说明、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生态砼护坡结构图、排水涵管设计图、护坡五绞网垫设计图、仿石栏杆设计图等;设计规范,内容详实,可供参考学习。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工程位于龙岩市中心区,工程涉及九龙江流域东肖溪;工程措施以堤防建设及河道疏浚、清障为主。本工程防洪堤线长2094.1m,桩号为:LJH(左)0+000.0~LJH (左)1+050.6、LJH (右)0+000.0~LJH (右)1+043.5。
本河段堤防位于龙津湖项目区内,需结合龙津湖主体工程的景观要求进行设计,考虑到龙岩市地处山区,河流水位暴涨暴落,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相差较大,且项目区下游约250m处建有石锣鼓湿地公园1#翻板坝,综合以上因素,本河段堤防为复合式堤防。根据龙津湖总体规划图(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河段堤型分布如下:LJH(左)0+000.0~LJH(左)0+493.3、LJH (右)0+135.7~LJH (右)0+594.6、LJH (右)0+747.5~LJH (右)1+043.5段,采用复合式堤(重力式挡墙结合土堤断面);LJH(左)0+090.7~LJH (左)0+122.1段,采用重力式挡墙;LJH(左)0+493.3~LJH (左)0+783.4、LJH(左)0+879.0~LJH (左)0+971.9、LJH (右)0+594.6~LJH (右)0+747.5段,采用复合式挡墙(C20挡墙结合生态网格挡墙断面);LJH(左)0+783.4~LJH (左)0+879.0、LJH(左)0+971.9~LJH (左)1+050.6、LJH (右)0+000.0~LJH (右)0+135.7段,采用复合式堤(重力式挡墙结合台阶式断面)。
本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工程按2级建筑物设计,工程区内场地类型属中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本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设计依据
1.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10版);
2) 《防洪标准》(GB50201-2014);
3)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5)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97)
6)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7)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8)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
9)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10)《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12)《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1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2008);
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1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堤防工程》(SL634-2012)。
16)《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 654-2014)
2、设计依据的文件
1)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龙岩市人民广场配套工程及龙津湖区域城市设计》
2)龙岩市陈陂溪龙津湖河段生态护岸改造工程岸线规划报告
三、坐标系、高程系、单位
1. 本图采用80西安坐标系,高程为85黄海高程。
2. 除图中另有标示外,高程、桩号、坐标单位以m计,尺寸单位以mm计。
四、防洪堤断面设计
土堤断面:本工程区堤后为龙津湖公园区,公园有路网设计,故本次设计结合公园路网考虑堤后防汛道路,护坡采用生态砼护坡,迎水侧坡度为公园自然稳定边坡,坡度不陡于1:2.0,公园地面标高都高于设计堤顶,堤后均填筑至公园高程,采用草皮护坡。
护脚断面(重力式挡墙):高度为2.6~4.1m,堤顶宽度0.8m,迎水面边坡1:0.3,背水面边坡1:0.15,堤基位于清基河床线下1.0m,置于卵石层上,墙趾与墙踵宽度较堤身扩大0.30m,堤后分别回填砂卵石及夯填土方,堤身采用C20埋石砼结构,结合公园景观,挡墙基础以上部分外部设置0.3m厚的M10浆砌大卵石,为降低堤后填土地下水位,堤身内设间、排距均为2m的梅花型φ110PVC排水管,墙脚采用抛石防护。
生态挡墙:高度为1.0~1.3m,迎水面坡度1:0.30,生态挡墙迎水侧采用生态混凝土砌块,后侧分层夯填土方,并设置土工格栅。
生态格宾网格重力式断面:堤顶宽度1.5m,堤基采用0.5m厚网垫,宽度较堤身扩大0.5m,堤后回填砂卵石,堤身采用高1.0m,宽2.0m,长2m的网箱,网箱内填满石头。
五、设计要求
1、河床清淤
1)河床清淤应分段施工,尽可能在旱地进行。应通过设置导流围堰和防渗措施保证水位降低至最低开挖面以下。
2)河床清淤至设计高程后应及时报验。
3)施工中如发现两岸建筑物及地质情况等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处理。
2、堤基清理
1)堤基清理时,应清除堤基表层土、松散土、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其它有碍物,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
2)基面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监理人验收。
3)建筑物施工应在旱地进行,地下水较高河段应采用降水措施,应保证地下水位降低至最低开挖面0.5m以下。
4)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不符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处理。
3、土堤1)筑堤材料与填筑标准
a、粘性土料宜选用亚粘土,粘粒含量宜为10%~35%,塑性指数宜为7~20,且不得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质;
b、砂卵石料含泥量小于10%;
c、粘性土压实度不小于0.93;
d、砂卵石、砂性土相对密度不小于0.65。
2)堤身填筑
a、施工应严格按《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的规定执行;
b、堤身填筑应分段作业,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
c、用光面碾磙压实粘性土填筑层,在新层铺料前,应对压光层面作刨毛处理。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继续施工,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层时,复工前应进行复压处理;
d、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湿润。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
e、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铺以夯具夯实。
4、埋石砼挡墙
1)防洪堤每隔20m设一宽2cm的沉陷缝,并用沥青杉板填缝,在地质变化显著处应增设。
2)防洪堤堤基按纵断面图中堤底高程进行开挖,堤防基础开挖后应经验收后才能下基。
3)防洪堤堤基要求座落在砂砾石层或密实土基上,地基的承载力≥250KPa。
4)当堤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堤后应立即进行填砂砾土并分层夯实,夯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6,渗透系数不小于1×10-2/cm/s。堤背水面回填砂砾石时,应随砌筑面升高回填砂砾石,并用机械夯实后才砌筑上一层砌体。
5)筑堤材料选择:
a、土料:填筑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3%,堤后盖重宜选用砂性土;
b、石料:抗风化性能好,冻融损失率小于1%;砌墙石块质量可采用50~150kg,堤的护坡石块质量可采用30~50kg,石料外形宜为有砌面的长方体,边长比宜小于4,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
c、砂砾料:耐风化、水稳定性好,含泥量宜小于10%;
d、埋石砼埋石率为20%,混凝土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5、抛石
石料要求质地坚硬新鲜,无风化或裂隙,清洗干净,饱和抗压强度大于60MPa,不得使用易水解石,风化石;抛填时应大小搭配,孔隙率不大于30%,抛石表面应整平,单块重量不小于50kg。
6、生态格网块石挡墙及生态格网块石垫层施工
1)生态格网采用的原材料为热镀锌-5%铝稀土合金钢丝包覆高分子高密度PVC。编织前的钢丝最小抗拉强度必须符合(EN10223-3)标准规定;
2)供货前生态格网生产厂家需提供:热镀锌-5%铝稀土合金钢丝原材料供应厂家出具的钢铁化学证明书。
3) 填充料必须是坚固密实、耐风化的石料。填充料容重不小于18.5KN/m3。挡墙外露面应采用粒径大于20cm的石料,人工铺砌整齐。内部填充料粒径应控制在8~25cm的占80%以上,其余为级配好的碎石或卵石。
4)生态格网箱填料时必须依次均匀分批向各生态格网箱内投料,严禁一次投满。
7、施工时注意堤与桥梁的衔接处要采取措施加固桥梁。
8、沟槽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安全、可靠、有效的防护栏、安全标志及其它安全措施,防止非施工人员的进入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到零事故。
9、沟槽回填除按设计中明确有要求回填碎石屑或粗砂的外,其余回填应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应尽量回填原开挖土,若原开挖土质经土工试验确定含水量较大等因素不能作为回填料时,在征得业主、监理及设计同意后,可换填符合要求的回填料(地下水位高程+0.5米以下部位不得回填煤矸石,避免污染地下水)。
10、防洪堤施工完后应对其顶、底的高程、坐标等参数进行测量,用于绘制竣工图备查,作为工程资料归档.
11、所有套用标准图集均应严格按其图集总说明及各单项说明实施;
12、未尽事宜详见设计图纸、标书和有关规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