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本设计是路堑边坡的深层水毁段的破坏防护设计,由于该路段处于风化花岗岩带,且该地区的花岗岩的风化程度很厉害,本文采用了选取了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运用理正和slide软件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处理验算。采用先进的柔性支护的加固方法对边坡进行防护,结合柔性支护的防护特点,对边坡做出科学的设计。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和施工步骤。本文同时也采用了挡土墙的防护措施来和柔性支护来形成...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80km/h 整体式路基宽:24.5m 车道数:双向四车道 其中,中央分隔带宽2.0m,其两侧路缘带各宽0.5m,每侧行车道宽2×3.75m,两侧硬路肩各宽2.5m(含0.5m路缘带),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4%横坡。分离式路基宽12.25m,单向双车道,行车道宽2×3.75m,左侧硬路肩宽0.75m(含路缘带宽0.5m),右侧硬路肩宽2.5m(含路缘带宽0.5m),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4%横。 注: 1、本图尺寸均以cm计,比例1:50。 2、A型路堑边沟适用于互通匝道一般挖方地段;B型路堑边沟适用于主线及枢纽互通匝道一般挖方地段;C型路堑边沟适用于设单根^110HDPE双壁波纹横向排水管、边沟需加深的一般挖方路段;D型路堑边沟适用于设两根^110HDPE双壁波纹横向排水管的超高挖方路段;E、F型路堑边沟适用于地下水较丰富的挖方路段。G形边沟用于土质或软质岩段汇水面积不大的主线及互通匝道路堑边沟。A型路堤边沟适用于一般需设路堤边沟的路段;B型适用于填方途径水田段落的路堤边沟。顶截水沟用于收集挖方边坡坡顶汇流,并通过急流槽与其他排水设施相接,若坡顶为负坡时,可不设。急流槽底应做成粗糙表面以利消力。防滑台每2~3米高设一个。急流槽适用于三维土工网填方路段.为防基底滑动,跌水底面每2~3米设置凸榫。纵向涵一般设置在通道进出口的纵向路基边沟内,与边沟的轴线一致。纵向箱型排水沟两端与隧道内缝隙式路面排水沟衔接。 3、边沟浆砌部分的内沟壁采取1cm厚的砂浆抹面处理。 …… 纵向排水涵设计图 路堑跌水设计图 填挖交界急流槽设计图 路堤急流槽设计图 排水沟、截水沟设计图 路堤边沟设计图 路堑边沟设计图 隧道进出口转向车道纵向排水沟设计图 …… 共计8张
1.图中尺寸除注明外均以厘米为单位。 2.本图适用于覆盖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软质岩石、松散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 3.护面墙除自重外,不担负其它载重,也不承受墙后土压力。 4.沿墙身每隔10-15米设置2厘米宽伸缩缝(沉降缝)一道,用沥青麻筋填塞,深入10-20厘米。当边坡上有地下水渗出时适当加密泄水孔,泄水孔应错位设置,间距2-3米,尺寸为10×10 厘米;图中泄水孔为示意。 5.墙高在3≤H<6 米范围内时墙背设一个耳墙;当H≥6米时墙背设两个耳墙,耳墙宽度为50厘米。 6.墙背设15厘米砂砾垫层作反滤层。 7.护面墙墙高超过10米时,顶宽采用60厘米。 8.表中工程数量不含平台截水沟的数量。 9.衬砌拱施工时与路肩路面横向排水管铺设协调,各处接缝必须严格密封,不得透水。 10.衬砌拱拱柱泄水槽与上部水槽对应,平台排水槽与护坡道水槽一致。 …… 图纸包括: 实体护面墙护坡立面图 每延米工程数量表 拱形骨架植草护坡立面图 工程数量表 拱柱泄水槽剖面图 三维植被网平面图 U型钢钉大样 每百米工程数量表(单侧) 方木桩大样 路堑三维植被网剖面 直接喷播植草护坡平面图 直接喷播植草护坡剖面图 分离式路基路堤边坡宽缓设计 三维植被网平面图 三维植被网断面图 衬砌拱骨架植草护坡立面图 护坡道排水槽平面图 …… 共计6张
内容包括: 边坡防护加固工程立面图、断面图 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图 预应力锚杆框架结构图 非预应力锚杆框架结构图 预应力锚索单元承载体及架线环结构图 预应力锚杆结构设计图 压力注浆锚杆结构设计图 边坡深孔位移及锚杆(索)预应力监测设计图
附注: 1.本图尺寸以厘米计。 2.为便于施工和道路通行后方便对深挖边坡、高路堤边坡、桥梁桥台等路段进行养护和检修,在边坡上设置检修踏步,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其表面用M7.5水泥砂浆抹面。 3.在高路堤路段每100m设置检修踏步1道,错位设置,在桥头(尾)段前、后10~15m路堤上设置检修踏步1道。 4.在深挖边坡设置检修踏步时,踏步设在边坡两侧较缓的自然山坡上,与每级平台相接。 …… 图纸内含: 高路堤、桥梁桥台检修踏步断面图 挖方检修踏步立面图 检修踏步平面图 每延米工程数量表 …… 共1张
附注: 1.图中尺寸除墙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挡墙墙身及基础均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浇筑,片石混凝土中片块石含量不大于墙体体积的20%。挡土墙应采用不易风化的坚硬岩石,所用片块石强度等级不低于MU40,厚度不小于15cm。 3.挡墙基础应埋置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挡墙端部嵌入路堑原地层的深度,土质地层不小于1.5m,风化岩层不小于1.0m,微风化岩层不小于0.5m。当挡墙基础设置在稳定坚硬的岩石斜坡地基上时,基础可做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2,台阶宽度不宜小于0.5m。 4.挡土墙沉降伸缩缝每10~15m设置一道,位于岩石地基上的整体式墙身的挡土墙,设缝间距可适当延长,但不应大于25m。沉降伸缩缝宽2~3cm,缝内用沥青麻絮或涂抹沥青的木板沿挡土墙内、外、顶三侧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 5.泄水孔间距2m,上下左右交错呈梅花形布置,孔内预埋φ10cmPVC排水管,PVC管应超出构造物背面10~20cm,其端部50cm长应设φ1cm 圆孔并用双层透水土工布包裹。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0.3m,或高出沟底0.6m,墙背设置30cm厚碎砾石反滤层,管出水口必须低于进水口且按4%的坡度设置。 6.挡墙基底容许承载力见表,如现场开挖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请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容许承载力小于250Kpa时,地基承载力应按250Kpa计。 7.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分层填筑夯实,确保墙身稳定。挡土墙基坑回填须分层填筑并夯实,压实度应不小于92%。 8.为防止挡墙开挖导致上边坡发生坍塌破坏,墙背后根据地质情况预留50cm(或100cm)平台。 …… 图纸内含: 仰斜式路堑墙结构设计图 断面尺寸表 …… 共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