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复合轮椅设计爬升机构,对电池电机的选型以及座椅升降调整设计。本阶段,对主流爬楼机构的功能进行比较,对实用性较强的机构进行设计研究。爬楼轮椅的使用环境设定为户外环境,因此电机需要选用直流电机,由蓄电池进行供电。座椅升降机构选用了滚道滑轨式座椅调平机构,该机构主要通过滚轴轴端安装的轴承在滑轨里滑动,调整行驶过程中的重心波动,从而实现座椅的调平...
隧道全长480m,其中明洞长6m,暗洞长474m。明洞按明挖施工,暗洞按新奥法(NATM)施工。 1.本图尺寸除标明外,标高以m计,钢筋直径以以mm计,余均以cm计。 2.主筋净保护层厚为5cm。 3.N8号钢筋与N2号钢筋间隔布置,间距25cm。N5号钢筋为连接段加强钢筋,间距12.5cm。
资料目录 1、双线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 2、双线隧道Ⅱ~Ⅴ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及配筋图 3、双线隧道Ⅳ、Ⅴ级围岩型钢、格栅钢架设计图 4、双线隧道防水层设计图 5、双线隧道超前支护及临时支护设计图 6、轨下断面设计图 7、施工工法设计图
1、本设计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10cm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和20cm钢纤维混凝土下面层,上、下面层之间采用AMP-100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层封闭。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全幅摊铺,钢纤维混凝土下面层做单独接缝与分仓设计,全隧共设胀缝4条,设在隧路分界处位置。横向缩缝共设116条。每条胀缝内设置35根?28 (光面钢筋)的传力杆,传力杆长40cm,间距30cm,传力杆距纵缝或边缝的距离为15~25cm;在邻近每条胀缝的三条横向缩缝内宜按上述参数加设与胀缝同直径的传力杆, 此种横向缩缝有12条;其余104条横向缩缝内则不设传力杆;洞内纵缝设Φ14(螺纹钢筋)拉杆,拉杆长70cm,间距为70cm,拉杆距横缝或自由端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在每条胀缝处的钢纤维混凝土面板转角处采用角隅钢筋补强,施工中角隅钢筋通过胀缝钢筋定位,钢筋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2、隧道内于右线洞身靠出口地段设人行横通道1个,路面采用10cm厚C30混凝土,人行横通道路面与隧道检修道顶面齐面。共设10条横向缩缝(不设传力杆)。 3、洞内衬砌设沉降缝处的路面板应设胀缝。施工时应根据沉降缝的实际位置对路面板横缝位置作适当调整。 4、为改善洞内施工环境,降低施工温度,改善施工和易性,提高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设计采用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内掺0.2%增强纤维)中掺入SasoWMA温拌沥青改性剂,本设计掺入量按基质沥青质量的1.5%~3%,施工时以实际配合比为准。 5、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时,尽可能少设横向施工缝,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最好连续进行,不得已中断浇筑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缩缝处,应采用加传力杆平缝型,遇有困难设在缩缝之间时,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型,其构造如图中所示。 (2)、采用真空脱水工艺时,要保持真空度的稳定,真空吸水气垫搭接处,尽量安排在横缝位置,以免因吸水不均造成薄弱环节而产生裂纹。 (3)、为满足钢纤维的增强效果与施工性能,钢纤维采用波浪型,最佳长径比为40~70,混粘土集料最大粒径宜为钢纤维长度的1/2~2/3,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6%~1.0%,钢纤维的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宜小于600级(600~1000Mpa)。 (4)、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原则是先干拌,后湿拌。先将钢纤维及骨料投入搅拌机,干拌0.5-1分钟,使钢纤维均匀分布在骨料中。 再将砂和水泥投入搅拌机,混合料再干拌0.5-1分钟。最后加水湿拌1.5-2分钟。 (5)、在施工AMP-100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层前,需对钢纤维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处理后的钢纤维混凝土基面必须干净,待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AMP-100的施工,可采用人工涂布和喷洒两种方式进行,其用量为0.3~0.6Kg/m{2}。AMP-100采用两次分次实施,常温下第一次和第二次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在4~8h, AMP-100施工后12小时,即可进行沥青层的施工,施工过程严禁烟火,避开雨季施工。 (6)在掺入SasoWMA温拌沥青改性剂时,SasoWMA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大致相同,其掺拌、摊铺和碾压温度应比制备普通沥青混合料掺拌时低30~50℃。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支护衬砌参数表;Ⅱ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图;Ⅲ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图;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图;Ⅳ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断面图;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图;V级围岩复合式A型加强衬砌断面图;V级围岩复合式A型加强衬砌大管棚工作室断面图;洞身超前大管棚支护设计图;洞身超前大管棚支护设计图;V级围岩复合式B型加强衬砌断面图;明洞衬砌断面图;人行横通道加强段复合式衬砌断面图;人行横通道普通段复合式衬砌断面图;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配筋设计图;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配筋设计图;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配筋设计图;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配筋设计图;Ⅴ级围岩复合式A型加强衬砌配筋设计图;Ⅴ级围岩复合式A型加强衬砌配筋设计图;Ⅴ级围岩复合式B型加强衬砌配筋设计图;Ⅴ级围岩复合式B型加强衬砌配筋设计图;明洞衬砌配筋设计图;Ⅴ级围岩明洞衬砌配筋设计图;超前小导管支护设计图;洞口超前大管棚支护;洞口超前大管棚支护;地表截水沟设计图;隧道内装饰设计图;人行横通道平、立面布置;人行横通道与隧道交叉口设计图;人行横通道与隧道交叉口配筋设计图;人行横通道封闭门设计图;隧道防排水系统平面设计图;隧道防排水设计图;明洞防排水设计图;人行横通道防排水设计图 ;隧道水沟及电缆槽设计图;隧道水沟及电缆槽盖板配筋设计图;隧道水沟及电缆槽沟身配筋设计图;人行横通道与主洞防、排水设计图;隧道施工缝、变形缝设计图;隧道防排水工程数量表;洞口防护工程设计图;隧道路面设计图;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图;隧道衬砌背后充填注浆设计图;隧道铭牌设计;污水处理池设计图;中空注浆锚杆及配件;药包及砂浆锚杆及配件 共59张CAD图纸.
隧道采用全射流纵向式通风。 隧道射流风机选用直径1000mm,单机功率22KW的双向风机。 射流风机风流的主导方向通常为隧道的行车上坡方向。但在实际运营中,射流风机风流方向应与交通量大的行车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