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23-06-06 17:37:28 来自: 建筑设计 / 交通建筑 / 火车高铁站
0
0分

雪山梁隧道工程位于秦岭西端和岷山山脉北端的汇合部位,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为研究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防排水施工及其效果,以雪山梁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以超前预注浆和丙烯酸盐喷膜为主的 新型高寒富水隧道防排水工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这种新型的防排水工艺后,无漏水现象,防排水效果良。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一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一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二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二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三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三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四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四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五

高寒富水隧道洞口浅埋段喷膜防排水施工技术(一)-图五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 [江西]隧道洞口偏压段软弱围岩施工技术
    内容简介 全长4032.3m(其中左线全长2027m,右线全长2005.3m),为双线分离式隧道。 隧道区位于剥蚀低山丘陵区,山势陡峻,洞口段局部基岩裸露,为强风化砾岩,上部为第四系砾土、碎石土。洞口段纵向坡度50°-60°,横向为单面坡,坡度为40°-45°,为偏压隧道。隧道洞口段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水文地质复杂,岩体松散,地质条件较差,围岩类别为Ⅱ类,属软弱围岩。 施工方案 根据隧道洞口段特殊的地质条件,为了有效的控制围岩的收敛变形,防止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坍塌,施工时严格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经过反复比选形成如下施工方案 ......7页 3千字
  • 渔寮隧道浅埋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7.25)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瑞安至苍南段工程第10标段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境内,起点桩号ZK361+725(YK361+740),终点桩号K365+600,路线长度3.86km,本合同段内共有隧道1座。 渔寮隧道:净空5.0m,净宽14.5m,右洞全长3220米,左洞全长3205米。IV级、V级围岩占隧道总长4.7%,Ⅲ级围岩占隧道总长95.3%。根据《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瑞安至苍南段工程第10合同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各级围岩地质情况如下: (1)进洞口段K362+380~K362+410(ZK362+395~ZK362+430),该段隧道埋深浅,主要穿越残坡积体、强~中风化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较丰富,围岩以松散结构为主,[BQ]<250,综合评定为V级围岩;K362+410~K362+530(ZK362+430~ZK362+550)段隧道斜坡地貌,穿越中风化岩,围岩岩性为凝灰岩,中风化岩。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较破碎。该段地下水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开挖时会有滴水或渗水现象。该段隧道埋深较小,主要穿越中风化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围岩以碎石状镶嵌结构为主,地下水贫乏,[BQ]=320,综合评定为IV级围岩。 (2)洞身段K362+530~K365+600(ZK362+550~ZK365+600)该段隧道地貌上穿越丘陵斜坡,穿越分水岭,斜坡处一般覆盖层较薄,平缓处覆盖层厚度较大,隧道穿越中-微风化岩,岩质坚硬,岩体完整,局部较完整。该段隧道埋深大,隧道围岩岩性为凝灰岩,隧道穿越微风化基岩,岩体完整,岩质坚硬,围岩呈块状砌体结构为主,[BQ]=445,综合评定为Ⅲ级围岩。 进口端局部存在典型的浅埋特征,其中左洞浅埋段桩号为ZK362+403~ZK362+487,右洞浅埋段桩号YK362+385~YK362+436(后文有浅埋段埋深计算)。
  •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产业园区中区,原始地貌为低丘。场地现状为A路与B路的机动车道(辅道)、人行道及绿化带,地势较为平坦。
  • 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
    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运用或处理不当,经常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坍方,由此带来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工期延误等是无法估量的。xx高速公路C4合同段某隧道属于路堑高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变更为隧道的工程项目,整座隧道均处于严重浅埋偏压段,其中靠xx端98米围岩极其软弱,且该隧道有效施工时间仅三个月,如何保证施工工期成为整个高速公路能否按期实现通车的关键。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位于xx高速公路K203+545~K203+780段左线(因该段为分离式路基),长235米,最大埋深21米,最小埋深靠赣州端有20余米为半明半暗挖隧道,并在洞外接长明洞30米。隧道净宽10.60米。 该隧道段原设计为高达87米路堑高边坡,在第四、五级及第三级上半阶边坡防护施工完毕、开挖平台距路基设计标高最大为30米时,因地质原因,为保证该处施工及运营安全而将该段路基变更为单线隧道(右线仍为路基)。变更后的隧道横断面布置示意图详见图1。
  • 隧道工程浅埋偏压段内外结合注浆技术应用
    1、小导管内外结合注浆加固技术的优点 1.1、首先,洞内注浆可提高围岩的自稳时间和自身承载能力,改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缩小开挖变形产生的松弛区范围,减小围岩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压力,特别是在围岩破碎地段该效果尤为明显………… 1.2、注浆管可起到地表锚杆悬挂岩土体作用,稳定地表覆盖土和表层强风化岩体,减少地表附近开裂滑动层对隧道开挖的影响,防止塌方冒顶………… 1.3、封闭地表水下渗通道,防止地表水下渗软化围岩,进而造成支护变形侵空………… 1.4、地表注浆止浆盘、注浆管与岩土体形成复合体,成为偏压山体滑动层支撑基础,保证了地表和偏压山体滑动层的共同稳定。同时偏压侧洞内横向注浆后改善了偏压侧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减少偏压岩体对洞身压力,反偏压侧洞内横向注浆同样改善了反偏压侧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柔性支护措施一起,有效地承受偏压山体带来的偏压力,控制支护变形………… 1.5、地表和洞内结合注浆保证隧道的长期稳定和以后运营安全,不留后患………… 1.6、施工工序简单,机械设备常见,总体费用比较经济………… 2.2、注浆方式 采用注浆花管由高压注浆泵全孔压入式注浆。 2.3、注浆孔布置 洞外地表注浆和垂直偏压山体坡面注浆按照梅花型布置实施注浆,间距1m;洞内沿开挖轮廓线横向注浆同样按照梅花型布置实施注浆,间距2m。各注浆孔分Ⅰ序孔和Ⅱ序孔,Ⅰ序孔为低压注浆孔,Ⅱ序孔为高压注浆孔,Ⅰ序孔和Ⅱ序孔交错布置………… 洞内径向注浆(常称为超前小导管注浆)孔沿开挖轮廓线按照40cm间距均匀布置,注浆管孔口与钢架搭接,注浆孔每环按照1~45的顺序进行编号………… 2.5、表层止浆 由于隧道覆盖层较薄,注浆深度较浅,且覆盖土下为强风化破碎岩层,在注浆过程中容易从地表冒浆,为了防止地表冒浆造成浆液损耗和影响注浆效果,在地表和掌子面分别设置止浆盘和止浆墙,地表止浆盘采用喷射30cm厚双层钢筋混凝土,钢筋网采用直径为8mm钢筋,网格间距30×30cm。止浆盘设置在注浆区域及周边孔外2m。为防止管孔间裂隙往上冒浆对止浆盘造成隆起破坏而影响注浆效果,在距离止浆盘边缘30cm处,斜向下与水平方向呈45°角打设一排Φ22砂浆锚杆,锚杆间距2m,嵌入基岩1m。此外,对管孔间缝隙进行糊缝处理,糊缝材料为CS胶泥和速凝砂浆,并准备一些木楔,当管间串浆时塞紧串浆孔管………… 对偏压山体滑动层注浆加固设置止浆墙,止浆墙采用喷射25cm钢筋厚混凝土,钢筋网采用直径为8mm钢筋,网格间距20×20cm。止浆墙与止浆盘钢筋进行可靠焊接,止浆墙与止浆盘连接地带为薄弱点,该地带喷射混凝土应加厚至40cm。止浆墙设置在注浆区域及周边孔外2m。同样地,为防止管孔间裂隙往上冒浆对止浆墙造成隆起破坏而影响注浆效果,采取糊缝处理和防串浆措施
  • 隧道洞口预埋PVC管排水沟工程开工报告
    本隧道路面排水边沟采用预埋Φ300mmPVC排水管的形式,双侧排水沟每25m设置一个排水沟检查井,路面水流汇入路侧排水边沟检查井中,最终由洞口边沟排入路基边沟。洞口段排水沟施工形式与洞内一致,洞口排水沟与路基排水沟顺接。 隧道全线路面左右侧各设计一道排水沟,路面积水流入排水沟检查井顺坡排出洞口。排水沟检查井每25m对称布置,检查井安装盖板,盖板预制时预留排水孔。
  • 富水段动态施工措施设计图
    本资料为某富水段动态施工措施设计图,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边坡开挖道路布置图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 某隧道洞口结构CAD大样详图
    本工程为某隧道洞口结构CAD大样详图,包含隧道进口平面布置图、 隧道进口洞门设计图 、隧道进口成洞面防护设计图等,图纸内容完整,表达清晰,制图严谨,欢迎设计师下载使用。
  • 双线隧道富水软弱破碎围岩大断面工法
    内容简介 一、工法特点 泥水加压平衡顶管与其它顶管相比,具有平衡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对土质的适应性强等特点。用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机顶管,地表最大沉降量小于3cm,每昼夜顶进速度可大于20m,而且不论是粘性土或是砂性土,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机是采用地面遥控操作的,操作人员不必到管子里面去,因而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解决了小口径顶管操作人员进出管子困难的问题。? 泥水加压平衡顶管的轴线和标高的测量是用激光仪连续测量的,可以做到及时纠偏,顶进质量容易控制。
  • 大跨径浅埋隧道108长管棚监控措施
    长管棚是由钢管和钢拱架组成,它是利用钢拱架沿着上部开挖轮廓线以较小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打人长度10~45m钢管构成的管棚,从而形成对开挖面前方围岩的顶支护。设置长大管棚的超前支护能够使围岩体和支护系统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它也是对初期支护的加强和提前延伸。
  • 隧道施工方法之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继1984年王梦恕院士在军都山隧道黄土段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于1986年在具有开拓性、风险性、复杂性的北京复兴门地铁折返线工程中应用,在拆迁少、不扰民、不破坏环境下获得成功。同时,结合中国特点及水文地质系统,创造了小导管超前支护技术、8字型网构钢拱架设计、制造技术、正台阶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技术和变位进行反分析计算的方法,提出了“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18字方针,突出时空效应对防塌的重要作用,提出在软弱地层快速施工的理念。由此形成了浅埋暗挖法,创立了适用于软弱地层的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方法。
  • 大跨径浅埋隧道长管棚施工工法
    内容简介 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地表注浆对长管棚施工区域进行加固,通过长管棚置入对隧道开挖掘进施工区域进行加固。本工法主要针对Φ108长管棚的施工进行工法总结,地表注浆因为不具备代表性只做简单介绍。 资料内容: 1.前言 2.工法特点 3.适用范围 4.工艺原理 5.施工流程 6.操作要点 7.施工机具 8.劳动力组织 9.质量控制 10.安全措施 11.效益分析 12.工程实例
  • 热力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案
    招标范围:施工图纸所示范围内的全部土建和热机施工,包括从施工场地的平整、土体开挖、混凝土结构、管道及设备安装、热力站基础、热力站内设备安装、管道及设备试压、回填土方、竣工测量、验收、恢复地容地貌等全部工作内容。
  • 浅埋暗挖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Ⅱ标起点位于海堤路下,终点往长岸路方向接杏林大桥左右线辅道,桩号范围为ZK1+738~ZK2+870,YK1+740~YK2+892.270,线路总长1.152km。 本项目隧道工程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是制约整个项目工期的节点工程。隧道工程可分为明挖回填施工段(ZK2+038~ZK2+229,YK2+050~YK2+211)和暗挖浅埋施工段(ZK1+738~ZK2+050,YK1+740~YK2+038)。其中,暗挖浅埋施工段是隧道施工的难点。暗挖隧道具有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丰富、埋深浅、下穿铁路线多等特点。
  • 地铁浅埋大跨暗挖隧道进洞方案
    某站至某大街站区间设计起讫里程为DK14+281.175~DK15+198.250,全长917.075m,沿十一纬路呈东西向布置。十一纬路是城市交通主干道,有七条单行道加一条反向公交车道,道路交通非常拥堵;道路两侧高层建筑密布,建筑物距离隧道较近;区间地下管网密集,包括排污、降水、给水、电信、电力、煤气、光缆等管网,排污、降水管线在开挖断面之上,施工中应加强支护,减小地面沉降对管线影响;依据勘察报告提供资料,本区间隧道通过围岩均为Ⅰ级,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砾砂、圆砾层,且全部在承压水中,容易发生塌方。 区间结构为马蹄形断面,纵向线路自西向东呈向下单面坡,最大纵坡2.5%,区间在某大街站站前设置渡线、停车线及联络线。线路隧道断面由单线单洞、双线单洞等断面组成。
  • 饱和土中考虑衬砌界面排水的浅埋盾构隧道开挖影响分析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环境土工效应分析一直是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目前该领域较少考虑饱和土质以及隧道衬砌与土体间界面排水工况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较少针对隧道施工长期变形影响以及衬砌应力进行解析分析。由此基于隧道开挖椭圆化变形模式,考虑衬砌界面完全排水以及完全不排水两种工况,提出了饱和土中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长短期变形和隧道衬砌应力计算方法。
  • 南罕隧道洞口专项施工方案
    南罕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左幅起点里程ZK1+810,终点里程ZK4+220,全长2410m;右幅起点里程K1+750,终点里程K4+215,全长2465m,总计4875m。采用R1=5.5m净空衬砌断面,内轮廓净空宽度11.0m、净空高度7.1m。本隧道设计人行横通道6处,车行横通道3处,紧急停车带3处,进口端右线洞门采用端墙式洞门,其余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本隧道覆盖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其中砂砾岩呈灰白色,强风化,弱胶结,成岩性差,抗冲刷能力极差;粉质黏土呈褐黄色、硬塑,稍湿。出口段围岩以松散稍密圆砾土、硬塑粉质黏土及强风化砂砾为主。多呈散体结构,埋深较钱,围岩易坍塌,地表易出现下沉,边仰坡稳定性差,岩土体富水性较强。
  • 隧道洞口截水沟工程开工报告
    洞口处于浅埋段,覆盖薄层,地质条件差,洞口边仰坡稳定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压。结合隧道进出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少开挖”的原则,隧道洞口及明洞均采用分层小切口明挖,拱顶“零埋深”进暗洞,尽量做到不开挖边仰坡。在隧道边仰坡5m外设置洞顶截水沟,拦截地表水,以免冲涮边仰坡。截水沟采用 M7.5浆砌片石,截水沟采用矩形截面,浆砌厚度750px,底部净宽1500px。洞口与路基连接处设置横向截水沟一道,沟深2000px,宽度2000px,预埋Ф400×4PVC排水管,钢筋混凝土浇筑。
  • 某隧道浅埋暗挖法安全施工方案
    本线路段,起点位于处,终点位处,暗挖段长度m,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浅埋暗挖法,复合式衬砌结构,断面为矩形断面,断面衬砌内净高为4.5m,左右幅的内净宽为8m,如图2.2所示。二次模注衬砌采用模注钢筋混凝土,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防水层防水,结构防水图如图2.3所示。 复合式衬砌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分析进行验算,并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围岩监控量测信息对设计支护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主要支护参数如表2.1所示。
  • 高压旋喷桩加固浅埋隧道围岩施工工法
    内容简介 1前言 隧道洞身穿过浅埋软弱围岩地段,浅埋地段一般位于沟谷内,地下水受地表降水影响较大,围岩遇水稳定性下降,可采取的措施较多,如洞身管棚法、暗洞明做、地表加固处理、加强洞身支护等。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XX标的XX隧道浅埋段采用了高压旋喷桩围岩加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我们将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形成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1采用旋喷桩进行地表加固,比传统的超前小导管或管棚超前支护加固范围要大,且设备简单。 2.2旋喷桩地表加固属于超前预支护,与洞内开挖作业互不干扰,使施工进度得到了可靠保证。通过加固地表,提高了地层稳定性,保证了施工安全。 2.3通过旋喷加固后,提高了围岩级别,洞内开挖方法由双侧壁导坑法更改为预留核心土台阶法,简化了施工工序同时节省了双侧壁导坑临时支护的费用。 2.4旋喷固结体不仅形成了良好的支撑应力环,而且防渗效果较好。 2.5围岩量测数据表明,采用旋喷桩进行地表加固比传统施工方法更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
  • 隧道浅埋偏压双层大管棚设计图
    本资料为:隧道浅埋偏压双层大管棚设计图,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设计师下载参考.
  • 超浅埋大跨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周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结构型式,最大埋深 70 m。隧道工程区为黄土地层,隧道出 口段 70m范围埋深在 5-18m,属超浅埋黄土隧道。隧道开挖跨度达 16.12 m,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 并波及地表。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时形成封闭结构。施工效 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
  • 论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运用或处理不当,经常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坍方,由此带来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工期延误等是无法估量的。
  • 大跨度浅埋双连拱公路隧道设计
    本文介绍了※※※至※※※高速公路项目中两座大跨度浅埋双连拱隧道的设计情况,包括洞门、结构、防排水、施工方案等方面,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 某围岩浅埋段衬砌CAD构造完整设计图
    某围岩浅埋段衬砌CAD构造完整设计图,完整规划CAD平立面图大样图和效果图,单体与总平面图吻合,彼此间对应关系准确,图纸中无错漏碰缺,欢迎下载。
  • 热力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案新修改
    招标范围:施工图纸所示范围内的全部土建和热机施工,包括从施工场地的平整、土体开挖、混凝土结构、管道及设备安装、热力站基础、热力站内设备安装、管道及设备试压、回填土方、竣工测量、验收、恢复地容地貌等全部工作内容。
  • 某地区浅埋隧道施工方案详细文档
    本资料为:某地区浅埋隧道施工方案详细文档,资料内容包括:浅埋隧道施工表等多种文档,设计详细,可供参考。
  • 浅析浅埋暗挖法在隧道施工中的技术应用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也即位移资料出现反常的急骤增长现象时,表明围岩与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加强监测,并适当加强支护,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采取补强措施进行施工处理。
  • 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法解析解
    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和相关联流动法则,构建了浅埋偏压隧道破坏模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速度场,根据虚功率原理推导得到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极限上限解,并进行实例验证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极限上限法计算结果与既有“规范法”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较为接近,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从深、浅埋侧荷载差值而言,当前的“规范法”低估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偏压特性,是欠安全的;当埋深h1<2D,或h1≥2D且偏压角度α<45°时,采用上限法、或上限法与“规范法”两者的平均值更为合理;当埋深h1≥2D且偏压角度α≥45°时,采用“规范法”更为合适。
  • 隧道浅埋暗挖法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本线路段,起点位于处,终点位处,暗挖段长度m,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浅埋暗挖法,复合式衬砌结构,断面为矩形断面,断面衬砌内净高为4.5m,左右幅的内净宽为8m,如图2.2所示。二次模注衬砌采用模注钢筋混凝土,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防水层防水,结构防水图如图2.3所示。
  • 软弱围岩偏压浅埋隧道出洞施工工法
    本隧道进口右洞洞口偏压浅埋,位于垂直的悬崖峭壁之上,洞口上方约20m为二级公路,下方约40m是V形冲沟,冲沟内常年流水,且在V形冲沟下方存在一座二级公路石拱桥。项目部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采取地表加固处理、边仰坡防护,由左洞增加临时车行洞开挖至右洞,辅助小导洞单向掘进保证隧道安全出洞。 …… 小导洞开挖支护出洞:小导洞由距离洞口30m处开始施工,即在隧道断面中部先开挖一个3m×4.5m高的弧形辅助导坑,保证施工机械通行。小导洞采用全断面开挖,遵循“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2m,并及时进行临时支护封闭。 …… 共12页,编制于2015年。
  • 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超前支护效应研究
    常用的超前支护方法有超前锚杆支护、管棚超前支护以及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前支护的概念和分类,并简要分析各种超前支护的优缺点评价,研究了隧道超前支护的支护效应。
  • 隧道培训-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讲座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