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18-12-06 17:10:00 来自: 路桥市政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0
4分

资料目录 说明12页 隧道主体工程数量表 隧道防排水工程数量表 隧道洞内路面工程数量表 隧道动力照明工程数量表 隧道通风主要设备材料数量表 隧道消防主要设备材料数量表 隧道职工休息室房屋工程数量表 隧道变电所房屋工程数量表 地质综合图例(二) 隧道地质平面图(三) 左线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三) 右线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三) 隧道车、人行横洞、紧急停车带布置图 隧道内轮廓及建筑限界设计图 隧道紧急停车带内轮廓及建筑限界设计图 车、人行横洞内轮廓及建筑限界设计图 隧道左线进口出口洞门 隧道右线进口出口洞门 隧道洞门装饰设计及洞口工程量 Ⅱ类围岩浅埋段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Ⅱ类围岩浅埋段超前支护设计图 长管棚设计图(一) Ⅱ类围岩浅埋段工字钢架设计图 Ⅱ类围岩浅埋段衬砌钢筋设计图(二) Ⅱ类围岩深埋段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Ⅱ类围岩深埋段超前支护设计图 Ⅱ类围岩深埋段工字钢架设计图 Ⅲ类围岩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Ⅲ类围岩超前小导管设计图 Ⅲ类围岩复合式衬砌格栅钢架设计图(二) Ⅳ类围岩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Ⅴ类围岩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Ⅲ类围岩紧急停车带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Ⅲ类围岩紧急停车带超前支护设计图 Ⅲ类围岩紧急停车带工字钢架设计图 Ⅲ类围岩紧急停车带封堵墙设计图 Ⅳ类围岩紧急停车带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Ⅳ类围岩紧急停车带封堵墙设计图 主洞、车、人行横洞交叉口平面布置图 车行横洞衬砌设计图 Ⅲ类围岩车行横洞交叉口结构设计图 Ⅲ类围岩车行横洞主洞加强段钢筋布置图(二) Ⅲ类围岩车行横洞加强段钢筋布置图 Ⅳ类围岩车行横洞交叉口结构设计图 Ⅳ类围岩车行横洞加强段钢筋布置图 人行横洞衬砌设计图 Ⅲ类围岩人行横洞交叉口结构设计图 Ⅲ类围岩人行横洞加强段二次衬砌配筋图 Ⅳ类围岩人行横洞交叉口结构设计图 隧道施工工序图 钢架制作及架设工艺 溶洞处理方案(三) 洞口及浅埋地段地表沉降观测设计图 台阶法施工监控量测设计图 全断面法施工监控量测设计图 隧道衬砌防排水设计图(三) 紧急停车带衬砌防排水设计图 车行横洞防排水设计图 人行横洞防排水设计图 变形缝、施工缝防水设计图 隧道纵向排水管检查井设计图 分离式隧道洞内边水沟、电缆槽构造图 紧急停车带电缆槽、排水沟平面布置图 分离式隧道洞内电缆沟设计图 分离式隧道洞内排水边沟设计图 分离式隧道边水沟沉砂井设计图 分离式隧道洞口排水暗沟设计图 洞门手孔井设计图 隧道内部装饰设计图 隧道洞内路面结构设计图 分离式隧道水泥路面水泥砼板报拉杆、传力杆布置图 分离式隧道水泥路面水泥砼胀缝钢筋布置图 分离式隧道水泥路面水泥砼板接缝设计图 紧急停车带水泥砼路面板设计图 车、人行横洞水泥砼路面板设计图 隧道洞内路面板块划分图 隧道左线施工进度图(二) 隧道右线施工进度图(二) 隧道左线照明平面图(一)~(九) 隧道右线照明平面图(一)~(九) 隧道照明控制原理接线图 隧道剖面图 隧道洞外电力线路平面图 变电所低压供电系统图 变电所高压供电系统图 隧道动力平面图 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隧道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隧道变电所接地平面图 隧道变电所照明平面图 隧道职工休息室照明平面图 隧道横洞照明平面示意图 隧道洞口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隧道发电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 隧道发电机房1-1剖面图 隧道发电机基础图 隧道职工休息室(一)~(三) 隧道室内变电所(一)~(四) 隧道左线风机纵向布置图 隧道右线风机纵向布置图 隧道风机安装横断面图 隧道风机安装图(一)~(三) 风机软起动箱洞室设计图 隧道消防系统平面布置图 隧道消防洞室平面布置图 隧道消火栓洞室设备布置图 隧道消火栓洞室设计图 隧道消火栓洞室钢筋图 隧道灭火器箱布置图 隧道灭火器洞室设计图 隧道给水栓洞室布置图 隧道给水栓洞室设计图 电缆槽内水管托架安装图 隧道消防给水系统平面布置图 隧道滚水坝、引水沟设计图 隧道消防低位集水池布置图 隧道消防高位蓄水池布置图 隧道水泵房布置图 隧道洞外闸阀井安装布置图 车行横洞防火帘 车行横洞防火卷帘门洞室设计图 人行横洞防火卷帘门 人行横洞防火卷帘门洞室设计图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一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一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二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二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三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三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四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四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五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五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六

知名大院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195张(含电照消防)-图六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 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夹心式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本施工过程中,拌料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及拌和方法拌和,计量要准确,特别是外加剂的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运输道路保证畅通,照明用电要有保证,风压、水压要稳定。
  • 小净距分离式双洞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xx隧道位于临县xx村北约1300m黄土梁处,设计为小净距分离式双洞隧道,两洞中轴线间距25.5米,左右洞净距13米,隧道左洞全长238米,洞口起点里程K122+355,底板高程1072.2米,终点里程K122+631,底板高程1064.7米,洞体最大埋深79.4米,位于K122+500处。右洞长276米。起点里程K122+379,底板高程1071.5米,终点里程K122+617,底板高程1164.9米,洞体最大埋深71.4米,位于K122+500处。
  • 分离式双洞隧道进口洞门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净空限界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开挖断面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灭火洞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成洞面开挖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全长168米短隧道分离式独立双洞
    安徽省铜汤高速公路要穿越黄山的焦家山,在该山建一隧道。隧道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区,海拔105.2m—231.1m,相对高差125.9m。山脊走向35度左右,隧道轴线与山脊走向基本垂直。
  • 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XX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道214线在XX境内的重要路段,是XX西北与XX南间的重要运输通道,是XX通边、进藏的重要通道。本合同段位于XX西北部的XX市境的XX市玉龙县拉市乡及古城区,起讫里程桩号K193+352.87~K197+462.19,里程长度为4.133km,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XX高速公路30合同段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主线整体式路基宽21.5m(行车道2×7.5m,中央分隔带1.5m,左侧路缘带2×0.5m,硬路肩2×1.5m,土路肩2×0.5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1.25m(行车道7.5m,左侧硬路肩0.75m,右侧硬路肩1.5m,土路肩2×0.75m)。隧道双线双洞单向行车道,分离式隧道,位于缓和曲线上,纵坡2.9%。 隧道(右幅)起讫桩号为K193+930~K194+785,长度为855m,左幅起讫桩号为:K193+945~K194+790,长度为880m。右幅最大埋深为66m;左幅最大埋深为69.3m。隧道所在路段纵坡-2.900%,洞内设一处人行横通道。
  • 双洞单向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XX隧道为双洞单向交通隧道,隧道XX端位于直线段内,左线XX端位于R=2500m,右线XX端位于R=2898.5m曲线内,隧道纵面左线XX端位于1.8%的上坡段,右线XX端位于1.8%的上坡段,XX端位于1.4%的上坡段。其中XX端左线里程为ZK43+230~ZK43+964,长度为734m,右线里程为K43+215~K43+895m,长度为680m。
  • 双洞单向隧道工程施 工方案
    XX隧道为双洞单向交通隧道,隧道XX端位于直线段内,左线XX端位于R=2500m,右线XX端位于R=2898.5m曲线内,隧道纵面左线XX端位于1.8%的上坡段,右线XX端位于1.8%的上坡段,XX端位于1.4%的上坡段。其中XX端左线里程为ZK43+230~ZK43+964,长度为734m,右线里程为K43+215~K43+895m,长度为680m。
  • 分离式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通用图(含管沟)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80km/h     隧道净高:5.0m 隧道衬砌:复合式衬砌(S3b)     隧道全长:907m 隧道左右线间距:24m     隧道净宽:左线10.50m、右线14.25m     隧道车道数:左线单向两车道、右线单向三车道     本隧道按新奥法进行设计,衬砌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围岩Ⅴ、Ⅳ、Ⅲ、Ⅱ、Ⅴ、Ⅳ。隧道左线平面线形为R左=1400+直线+ R右=800,隧道右线平面线形为R左=1400+直线+ R右=850;隧道左线纵坡为+1.556%的上坡;隧道右线纵坡为+1.400%的上坡(沿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   ……   图纸内容:   隧道排水平面布置图   隧道衬砌防、排水设计图   隧道变形缝、施工缝设计图   土工布、防水板锚固细部设计图   隧道衬砌预留注浆孔设计图   隧道排水平面布置图   隧道衬砌防、排水设计图   隧道变形缝、施工缝设计图   Ω弹簧排水管施工工艺要求   隧道管沟布置图   电缆沟、消防沟设计图   路面边水沟设计图   洞口手孔井设计图   洞口横向截水沟设计图   侧式排水沟设计图   洞口手孔井设计图   洞内外排水沟衔接设计图   洞内水沟检查井设计图   洞内外排水沟衔接设计图   洞内水沟检查井设计图   ……   共计20张

  • 某地分离式双洞隧道CAD设计图纸全套

    隧道施工长度为:左洞802米(ZK34+315~ZK35+117);右洞788米( YK34+322~YK35+110),隧道按双向四车道设计,隧道左右测量线一般相距17~25m。隧道按新奥法施工,以系统锚杆、喷砼、钢筋网、工字钢架、格栅钢架组成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砼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型式。图纸内容齐全,可供网友参考。

  • 分离式双洞隧道防排水竣工CAD节点详图
    分离式双洞隧道防排水竣工CAD节点详图,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分离式双洞隧道围岩钢格栅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右洞纵断面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左洞纵断面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监控量测布置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围岩超前支护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出口洞门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洞内装饰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双洞分离式隧道洞身防水层施工文案
    2.1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设计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0.75+0.5+2×3.75+0.75+0.75=10.25;隧道净高:5.0。 (4)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高度5.0m,宽度13.0m。 (5)车行横通道建筑限界高度5.0m,宽度4.5m。 (6)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高度2.5m,宽度2.0m。 (7)洞内路面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2线路概况 xx隧道位于xx县沿江乡xx村,邻近G201国道。xx隧道设计为双洞分离式隧道,左线里程:K679+405~K681+775,隧道全长2370m。其中,Ⅲ级围岩260米,Ⅳ级围岩1660米,Ⅴ级围岩450米。 2.3自然地理特征 2.3.1地形、地貌特征 隧道测设线通过段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貌上属于中山地貌。路线横穿山脊,沿线地形地势特点为中间高,两侧低。整体地势起伏较大,沟谷纵横,位于山区林场,地表植被发育,根据物探推测及钻孔揭露,断层破碎带位于左线K679+560~K679+680。 2.3.2工程地质特征 1.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址区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含碎石粉质粘土,洞身进口段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小河口组炭质页岩及砂岩,洞身及出口段主要为晚太古界黑云母角闪片岩及加里东晚期混合花岗岩组成。 2.工程地质构造与地震 (1)地质构造 勘察场地地质构造单元位于中朝准地台与天山-兴安地槽区交界部位,晚元古-古生代二叠纪为隆起区,至晚古生代三叠纪部分构造活化,开始滨太平洋大陆活化阶段,出现裂谷沉积,中生代又一次出现沉降接受陆源碎屑、山地间快速堆积,新生代受喜山运动产生长白山区断块,地壳以垂直隆升为主。 (2)地震 中国地震《中国地震参数区画图》(GB18306-2001)表明该区抗震设防烈度<Ⅵ度,根据建设部建抗【1993】13号文和吉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吉建抗字【1993】4号文规定和《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工作图》对抗震区域的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域。 2.3.3水文地质 1.地表水 隧址区内地表水有扁桃胡河,在隧道进、出口附近的冲沟内有小溪通过,洞身亦有小股泉水外渗,泉流量30m3/d,水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呈季节变化,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 2.地下水 隧道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当大气降水较大则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向低洼处排泄,最终汇入小冲沟。场地土层薄,以残、坡积碎石为主,且坡度较大,不利于地下水赋存。第四系松散孔隙水水位埋深浅,大致与附近地表水水位一致,地表水亦是第四系土层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各类岩组裂隙均较发育,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条件,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隧道进口段山间河流沟谷,含水层岩性为砂性土和碎石(块)为主,受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沿基岩面径流或渗入基岩节理裂隙内,水量有限其动态不稳定。 基岩裂隙水,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场地主要出露混合岩化花岗岩、黑云母角闪片岩、炭质页岩、砂岩等,基岩切蚀强烈,裂隙发育,为地下水提供了赋存空间,水流排泄畅通,地下水常沿裂隙面渗出或股状流出。而沿线基岩裂隙、节理较发育,裂隙水径流条件较好,但储水条件较差,一般都有渗流形式排泄于沟谷内,涌水量较小。无统一水位,其流量受季节性气候影响。 3.水质简分析 根据地区经验及水质分析结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涌水量为408m3/d,最大涌水量按2倍考虑816m3/d。 2.3.4气象特征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一月份最冷,平均气候-2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多年平均气温3.3℃,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40.5℃,最大冻土深度1.6m。平均年日照时长2352.5h。多年平均降水量744.3mm,历年最大降水量1071.3mm,多年最小降水量574.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91.7mm。夏季多东南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7m/s。最大冻结深度1.5m。 2.3.5不良地质 经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址区无影响场地稳定的活动断裂构造,泥石流、崩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但在左线K679+700附近有非活动断裂F7,宽度约100m,对隧道稳定性不大,开挖时易出现工程性坍塌。 2.4施工便道 施工主要以林场既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便道起点为G201国道xx隧道出口处,沿林场既有道路,通往隧道进口,利用原有道路500m,对既有便道有坑洼,路面不平整处先整平,再碾压;泥质地段采用砂砾进行换填,路面较窄处进行拓宽处理,对路面进行处理,以便道中心为基准,向两侧做3%~4%的横坡排水。
  • 分离式长隧道与双联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项目全线共设置隧道2座,分离式长隧道1座长2200m,双联拱隧道1座长415m。 隧道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地震:设防烈度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 设计速度:100km/h;车道数:双向六车道; 行车道净空:限界净高为5m。
  • 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52页
    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道214线在XX境内的重要路段,是XX西北与XX南间的重要运输通道,是XX通边、进藏的重要通道。本合同段位于XX西北部的XX市境的XX市玉龙县拉市乡及古城区,起讫里程桩号K193+352.87~K197+462.19,里程长度为4.133km,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 双向四车道隧道通风设计图纸
    本资料为双向四车道隧道通风设计图纸,图纸包括:射流风机平面布置图,隧道风机横断面图,射流风机配线图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 分离式双洞隧道沉降缝、施工缝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横断面一般构造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紧急电话洞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进口环向钢筋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围岩U25型钢支撑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分离式双洞隧道围岩复合支护构造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双洞分离式隧道洞身防水层施工方案
    2.1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设计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0.75+0.5+2×3.75+0.75+0.75=10.25;隧道净高:5.0。 (4)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高度5.0m,宽度13.0m。 (5)车行横通道建筑限界高度5.0m,宽度4.5m。 (6)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高度2.5m,宽度2.0m。 (7)洞内路面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2线路概况 xx隧道位于xx县沿江乡xx村,邻近G201国道。xx隧道设计为双洞分离式隧道,左线里程:K679+405~K681+775,隧道全长2370m。其中,Ⅲ级围岩260米,Ⅳ级围岩1660米,Ⅴ级围岩450米。 2.3自然地理特征 2.3.1地形、地貌特征 隧道测设线通过段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貌上属于中山地貌。路线横穿山脊,沿线地形地势特点为中间高,两侧低。整体地势起伏较大,沟谷纵横,位于山区林场,地表植被发育,根据物探推测及钻孔揭露,断层破碎带位于左线K679+560~K679+680。 2.3.2工程地质特征 1.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址区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含碎石粉质粘土,洞身进口段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小河口组炭质页岩及砂岩,洞身及出口段主要为晚太古界黑云母角闪片岩及加里东晚期混合花岗岩组成。 2.工程地质构造与地震 (1)地质构造 勘察场地地质构造单元位于中朝准地台与天山-兴安地槽区交界部位,晚元古-古生代二叠纪为隆起区,至晚古生代三叠纪部分构造活化,开始滨太平洋大陆活化阶段,出现裂谷沉积,中生代又一次出现沉降接受陆源碎屑、山地间快速堆积,新生代受喜山运动产生长白山区断块,地壳以垂直隆升为主。 (2)地震 中国地震《中国地震参数区画图》(GB18306-2001)表明该区抗震设防烈度<Ⅵ度,根据建设部建抗【1993】13号文和吉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吉建抗字【1993】4号文规定和《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工作图》对抗震区域的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域。 2.3.3水文地质 1.地表水 隧址区内地表水有扁桃胡河,在隧道进、出口附近的冲沟内有小溪通过,洞身亦有小股泉水外渗,泉流量30m3/d,水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呈季节变化,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 2.地下水 隧道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当大气降水较大则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向低洼处排泄,最终汇入小冲沟。场地土层薄,以残、坡积碎石为主,且坡度较大,不利于地下水赋存。第四系松散孔隙水水位埋深浅,大致与附近地表水水位一致,地表水亦是第四系土层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各类岩组裂隙均较发育,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条件,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隧道进口段山间河流沟谷,含水层岩性为砂性土和碎石(块)为主,受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沿基岩面径流或渗入基岩节理裂隙内,水量有限其动态不稳定。 基岩裂隙水,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场地主要出露混合岩化花岗岩、黑云母角闪片岩、炭质页岩、砂岩等,基岩切蚀强烈,裂隙发育,为地下水提供了赋存空间,水流排泄畅通,地下水常沿裂隙面渗出或股状流出。而沿线基岩裂隙、节理较发育,裂隙水径流条件较好,但储水条件较差,一般都有渗流形式排泄于沟谷内,涌水量较小。无统一水位,其流量受季节性气候影响。 3.水质简分析 根据地区经验及水质分析结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涌水量为408m3/d,最大涌水量按2倍考虑816m3/d。 2.3.4气象特征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一月份最冷,平均气候-2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多年平均气温3.3℃,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40.5℃,最大冻土深度1.6m。平均年日照时长2352.5h。多年平均降水量744.3mm,历年最大降水量1071.3mm,多年最小降水量574.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91.7mm。夏季多东南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7m/s。最大冻结深度1.5m。 2.3.5不良地质 经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址区无影响场地稳定的活动断裂构造,泥石流、崩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但在左线K679+700附近有非活动断裂F7,宽度约100m,对隧道稳定性不大,开挖时易出现工程性坍塌。 2.4施工便道 施工主要以林场既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便道起点为G201国道xx隧道出口处,沿林场既有道路,通往隧道进口,利用原有道路500m,对既有便道有坑洼,路面不平整处先整平,再碾压;泥质地段采用砂砾进行换填,路面较窄处进行拓宽处理,对路面进行处理,以便道中心为基准,向两侧做3%~4%的横坡排水。
  • 分离式双洞隧道电缆沟大样cad节点详图设计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 双向四车道20mT梁+70m系杆拱桥全套施工图(66张知名大院)

    桥梁概况:    1、本桥设计荷载标准为:汽-20级,挂-100。横桥向为两座分离式桥,车行道为双向四车道,桥全宽25.5m。    2、本桥上部构造主跨为70m系杆拱,引桥采用20mT梁结构,布孔布置为4x20m+4x20m+5x20m+71m+4x20m+4x20m+3x20m。    3、主桥上部构造为70m系杆拱,拱肋采用钢管砼,系杆采用预应力砼刚性系杆。引桥均为2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简单桥面连续结构。    4、本桥主桥下部构造为框架墩,引桥下部构造为圆形柱式桥墩,埋置式肋板桥台,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   设计于2000年,共包含CAD设计图66张。

  • 双向四车道工程排水设计套图(道路全长1721m)

    道路标准横断面采用规划横断面:4m(绿化带)+2.2m(人行道)+1.3m(通槽绿化)+15m(机动车道)+1.3m(通槽绿化)+2.2m(人行道)+4m(绿化带),道路全宽30m。...... 共32张CAD设计图。

  • 分离式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
    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根据本工程特点合理配置施工班组、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 2.2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 2.3突出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