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遵守设计图纸或本技术规程所规定的牌号、材质,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其相应的要求。 4.2.2 材料使用前要进行外观检查,对有裂缝、缩孔、气泡、重皮、夹渣等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4.2.3 采用抛丸机清除大面积锈迹,局部锈迹可手工清除。 4.2.4 材料的平整工作应尽量用机器进行。变形较大的,可采用加热矫正自然时效,严禁直接用锤锤击或急淬处理。 平整后的型材局部波状起伏每米不大于1 mm,全长不大于1/1000,板带材1米凸凹不平度<1 mm。 4.2.5 小尺寸材料的切割尽可能采用机械裁剪,大尺寸材料的切割可采用半自动气割机,较复杂形状材料的切割应当采用数控气割机,当采用气割时必须铲除边缘的飞边、毛刺和熔渣等。 4.2.6 零部件的弯制应采用压力机和配套模具进行,弯制零部件用样板进行检验,样板尺寸不小于零部件弯曲面的1/2,二者间隙不应大于1 mm。 4.2.7 槽壳焊缝带“※”号采用E50XX-X型焊条,钛钙型(药皮)。其余焊缝采用E43XX-X型焊条。 4.2.8焊接要求 ①为保证结构件制作的正确性,焊接工作应在专用焊接工作台上或胎具上进行。防止焊接件升温高变形大,应采用多工位轮换焊接,以控制温升。 ②焊接场地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焊接质量。 对接焊需要垫板补强时,应先进行对接焊接,检验合格后铲平焊肉,再进行垫板焊接,隐蔽焊缝不得漏焊。 ③各物件的焊接不得有强制性组合,组装时允许有辅加附件,但在焊接完成后必须铲除干净。 ④构件组焊后,应在槽壳内、外、上下以凿痕,明确标出槽壳安装纵横中心线,构件上的附属件都应以中心线为准,向两侧划线定位。 ⑤不固定的安装附件,应标出相应的安装记号,以便于现场组装。 ⑥焊工必须事先经过培训,并经过考核达四级工水平者方可进行焊接工作。 ⑦焊接工艺制度应保证焊缝饱满,完全焊透,表面光滑,焊缝边缘到母体金属要有平缓的衔接。焊缝不得有裂纹、咬肉、气泡、夹渣、间断等缺陷。如有发生必须铲除重焊,不得掩盖。熔剂焊渣必须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