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述 2.1工程概况 上楼桥隧道进口桩号为DIK158+295,出口桩号为DIK159+925。隧道设计高程1144.75m~1128.57m,隧道全长为1630m。 2.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测资料 2.2.1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黄土山区,微地貌为黄土梁,顶部平缓。四周围黄土坡或黄土冲沟,海拔1120米~1320米,相对高差200米。 2.2.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该段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土黄色-棕红色硬塑亚粘土(低液限粘土),无地下水分布。 2.2.3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隧道进口地形为黄土冲沟,出口为黄土坡,洞体上覆围岩厚度小,开挖后易下沉、坍塌,边坡稳定性差。
某铁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一
某铁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二
某铁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三
某铁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四
某铁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五
本段路基衡重式挡土墙工程设计有两段,共长305m,最大墙高8米,墙身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0.02~0.03米,可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某铁路中桥为一新建工程,全长为191.05,为4—32M+2—24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为单线,基础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径?1.0M,总长度109.02M,每一桥墩分别为6根(6*7=42根桩),钻孔桩最长为30M;桥墩为圆形墩,高度平均为4米左右,最高为6米。桥台为耳墙式桥台具体见主要工程量表一。
资料目录 1 总 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1.3 设计标准 3 2 工程概况 3 2.1 线路地理位置和路径 3 2.2 工程设计情况和工程数量表 3 2.3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 6 2.4 气象及水文特征 6 2.5 工程沿线交通情况 7 2.6 当地材料供应情况 7 2.7 供水、供电情况
云淡门特大桥32孔*32m,位于宁德市八都镇的云淡门岛与下淡头之间,本桥大部分在海滩上,内容详实 ,可供参考。
1.编制依据 1.1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1.2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增建第二线施工设计图及文件。 1.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实际情况。 1.4乌鲁木齐铁路局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答疑。 2.工程简介 2.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某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地处吐鄯托盆地边缘的丘陵地区,吐鲁番地区XX车站~某车站之间,位于既有线右侧。隧道进出口里程分为DK110+935和DK112+698,隧道全长1763米,开挖断面140平方米。隧道所在位置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横向沟谷较发育,高程810~890m,最大埋深约77m。隧道左线进口端406.57m位于R-2504.2的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线路DK110+935~DK111+400段长465米为11.5‰的下坡, DK111+400~DK112+698段长1298m为11.7‰的下坡。隧道在DK110+985处下穿既有运煤专线,该处隧道内轨与既有线轨面垂直相距18.6m,隧道二衬拱顶到地表净距为8.66m。 2.3 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线路等级:国铁线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限制坡度:6‰,双机地段13‰。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0m,困难1600m。 牵引种类:电力。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双机880m。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速度目标值:160km/h,预留200km/h。 2.4 沿线施工条件 2.4.1 交通运输条件 外来料和直发料运输以兰新铁路运输为主要途径。公路运输以S301省道为主干道,各施工工点以既有便道和自行修建便道为主解决,工地距离XX县城约50km。 2.4.2 材料来源 管段沿线石材相对比较匮乏,特别是机制砂母材,而河砂、鹅卵石、砾石资源相对丰富,且质量比较好,能满足施工需要。沿S301省道分布有2个较大的砂石场,距离施工现场运距分别为15km和40km。施工用机制砂、碎石采购自中铁十八局伯信特隧道进口碎石场。其他地材采购自XX县城。 钢材、水泥等甲供料由业主提供,甲控料采购自业主组织招标中标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