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隧道位于建始县的罗家坝村,为低山区,地面起伏不大,地面自然坡度15~50°,地表可见多个小型溶蚀洼地,灰岩表面溶蚀严重,线路右侧形成陡崖;地面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4el+dl)粉质黏土,硬塑状,层厚0~1M,进口段土层厚3~5米,下伏基岩为三迭系大冶组(T1d)灰岩,灰色,薄-中厚层,层厚1~20cm,强~弱风化,产状135~140°∠15~25°,节理较发育,主要节理产状340°∠84°和75°∠83°;岩体较完整,总体岩溶不发育,但表面岩溶较严重。夹黄、黄绿色页岩,线路右侧露地层呈灰岩与页岩互层,全~强风化,隧道洞体位于T1d灰岩夹页岩或两者互层中;地下水不发育,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局部岩溶水,地下水量不大。
罗家坝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