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合同段位于xx市xx区xx镇xx村,工程东起xx高速春岗互通GK1+743.9处,西行跨越渔兴路、渔东路,左线充分利用xx高速河源往xx方向现有一跨54m钢箱梁下穿xx高速,终接xx隧道。项目包含xx高速拼宽桥和渔沙坦大桥,xx高速拼宽桥左幅起讫桩号为GK1+743.9~GZK2+753.9(长1010m)、右幅起讫桩号为GK1+893.9~GYK2+993.9(长1100m),渔沙坦大桥左幅起讫桩号为ZK1+981.213~ZK2+543.513(长562.3m)、右幅起讫桩号为YK2+259.549~YK2+565.749(长306.2m),桥梁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
新建门架墩包盖梁替换原桥墩施工方案全套资料(272页附CAD图计算书)-图一
工程概况: 门式框架墩由横梁、墩柱、承台以及桩基四个部分组成,门式墩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长度为24.9m,顺桥向宽度为2.7m,高度为2.5m,与墩柱相连接的部分加厚至3.0m,墩柱截面形式为2.5×2.5m。单根横梁重473吨,结构形式详见图1-2。 框架墩横梁与墩柱顶面以下1.5m范围的混凝土一次浇筑,采用C50混凝土,fc=33.5Mpa、fct=3.1Mpa、Ec=3.55×104Mpa。 横梁纵向预应力束采用15-Φ15.2钢绞线,“M15-15”型锚具及YCW350型千斤顶,张拉控制应力为1302Mpa。制孔采用塑料波纹管,内径为90mm,孔道摩阻系数0.26,孔道偏差系数0.0025。管道压浆所用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0,封端采用C50无收缩混凝土。
桥面全宽12.8m,桥面布置为0.4m(护栏)+1.5m(人行道)+9m(行车道)+1.5m(人行道)+ 0.4m(护栏),桥梁全长20.18m。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实腹式拱桥,净跨径组合为(3.5+5.0+3.5)m,桥梁拱轴曲线采用圆弧线,边跨净矢跨比f/L=1/5.833,中跨净矢跨比f/L=1/5,,全桥关于桥梁中心线对称。拱圈为板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边跨拱圈厚度25cm,中跨拱圈厚度35cm。下部结构桥墩为实体墩,基础为单排4根Φ1.0m的钻孔灌注桩,桩基顶承台厚1.5m,平面尺寸:2.0m×13.8m:;桥台为U型台,基础为双排8根Φ1.0m的钻孔灌注桩,桩基顶承台厚1.5m,平面尺寸:4.5m×13.8m。
主要材料:普通钢筋:HPB300钢筋和HRB400级钢筋。 混凝土:拱圈:C40混凝土;侧墙、桥墩:C30混凝土;承台、桩基:C25混凝土。桥面铺装:桥面采用石材;下设10cm厚C40砼,拱上石灰土填料与行车道板之间加铺一层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达到97%,其余范围全为石灰土填料。铺装及行车道板之间设防水层,拱圈顶面刷2mmFYT-1防水层。
……共计23张,设计于2010年
工程概况 xxx大桥主桥为60m+105m+60m连续刚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梁采用双幅单箱单室截面。3号墩箱梁0#段长12m,宽6.5m,高6.2m,全桥共计2个0#块,单个0#块混凝土方量为406m3,混凝土标号为C55。
xx互通立交主线k136+525桥梁共计有121根墩柱,墩柱截面均为矩形或方形,四角为20×20cm倒角。其中1.4×1.4墩柱有22根, 1.6×1.6墩柱有16根,1.8×1.8墩柱有83根。 xx枢纽互通立交处为丘陵地貌,地形较复杂,丘顶圆缘。地质作用构造剥蚀、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立交区位于蟠龙场向斜与观斗山断层之间,岩层倾向305~345,倾角42~57,基本呈一单斜形态产出,区内地质构造发育。 桥位所经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具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8°C,极端最高38.6°C,极端最低-2.6°C;多年平均降雨量1262.8毫米,相对湿度83%,降雨量全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其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量的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