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位于马尾区某附近。大桥中心桩号左幅ZK7+863,桥长192米;右幅ZK7+860,桥长188米。本桥左右幅均为一联6×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墩位下部结构形式为基桩、系梁、圆墩柱构造,桥台为U型台扩大基础。全桥共有盖梁10道,其中左线1#、2#、5#墩,右线1#、2#、5#墩盖梁尺寸为1.9m×2.0m×16.05m;左线3#、4#墩,3#、4#墩盖梁尺寸为1.9m×2.1m×16.05m。主要工程量:钢筋97360.8kg;C30混凝土584cm3。
一、基本情况: 本桥跨市桥沥水道,水深约8米,河床为淤泥层,水位标高受潮水涨落而变化,涨潮水位标高约2.5米,落潮为最低-0.2米,一般为0。本桥在河道中有5个墩,均为φ180cm钻孔桩基础,靠河岸的12#、16#墩每墩4根φ180cm钻孔桩,分左、右两幅,每幅2根φ180cm钻孔桩,桩顶为系梁联结,系梁断面尺寸为120×150cm。河中13#-15#墩,每墩6根φ180cm钻孔桩,每幅为3根,桩顶为承台,承台断面尺寸为300×150cm。系梁和承台底标高为0.3,高出最低潮水位50cm,一般情况高出30cm,每天水位在标高0.3以下约有3小时,利用此时间施工底模、绑扎钢筋、灌注砼、拆模。 二、施工步骤: 1.在平台上将吊杆N2与下支承梁N1联结好,下到设计位置,将下支承梁N1的两端与钢护筒焊接牢固,吊杆N2顶端与上支撑横梁N3相连,在两根吊杆之间设置斜拉杆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2.以上工作完毕后,在下支承梁N1上每间隔70㎝摆放模板下支承工字钢N4,在N4上铺设底模,底模采用组合钢模进行拼装。设置底模时要控制好底面高程及平面位置的准确性,底模与桩基的接触面见设置海绵垫以防漏浆。 3.底模立好后,即可进行钢筋的绑扎安装工作,绑扎前要在底模上标出钢筋的位置。然后将加工好的钢筋用船运至施工现场按图纸要求进行绑扎安装。 4. 钢筋绑扎成型经检查合格后可安装侧模。采用A3φ16圆钢做拉杆,10×10cm的方木做内支撑,使其拼装紧密支撑牢固。 5.砼浇筑 砼在搅拌站集中拌合后,由输送泵经输送管道运送至施工现场。砼浇注要分层进行,以保证砼浇筑质量和支架受力的均匀性,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 6. 在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模,拆模后要做好养护工作。
杭州某大桥,全长380m。现浇段箱梁由4×50m和50+80+50m两联连续梁组成,为左右幅双幅桥结构。 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1、满堂支架受力计算 1)箱梁底满堂支架计算(第一至第二跨): (1)、荷载计算 ①、箱梁底砼荷载: 偏安全考虑,安全系数取K=1.2,假设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模上,则底模每平方承受的荷载为: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xx互通立交主线k136+525桥梁共计有12个盖梁,盖梁截面尺寸变化较大,最大为2177.8×180×130cm,最小为840×180×130cm,墩柱间距最大为9m,最小为5m。 xx枢纽互通立交处为丘陵地貌,地形较复杂,丘顶圆缘。地质作用构造剥蚀、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立交区位于蟠龙场向斜与观斗山断层之间,岩层倾向305~345,倾角42~57,基本呈一单斜形态产出,区内地质构造发育。 桥位所经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具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8°C,极端最高38.6°C,极端最低-2.6°C;多年平均降雨量1262.8毫米,相对湿度83%,降雨量全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其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量的70~80%。 该处地质表层情况为:(1)褐红色、紫红色亚粘土,硬塑状,容许承载力200kpa。(2)褐红色、灰褐色细砂土,稍密状,容许承载力140kpa。(3)褐灰色、褐红色亚粘土,软塑状,局部软~可塑状,容许承载力100kpa。(4)紫红色、灰绿色泥质砂岩,局部夹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呈强风化、碎块状,容许承载力400kpa;(5)紫红色、灰绿色泥岩,局部夹砂岩 、节理裂隙发育,呈强风化碎块状,容许承载力500kpa。 2、准备工作 桥位施工工地附近的便道已经修筑完毕,各项安全标志牌、警示牌已经安放就位,能够确保施工车辆和社会车辆的安全通行。同时在现场多处设置安全警示牌,以保证现场安全。 水、电就近接项目部生活用水,电则接项目部旁的315KVA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