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 径:10m 斜 度:0°、15°、30° 荷 载:公路-Ⅱ级 桥面宽度:8.5m、10.0m、12.0m 上部行车道板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理论计算,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斜交板考虑角度对横向分配系数的影响。对于同一跨径、斜度及相同汽车荷载等级取不同桥面宽度中的最大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运营状态下板梁按预制板、铰缝和50mm现浇整体化混凝土层共同参与结构受力进行设计。采用较宽而深的铰缝,铰缝内配置钢筋并与预制板的伸出钢筋绑扎在一起,在铰缝上缘将相邻板伸出的钢筋相焊接,以防铰缝开裂、渗水和板体外爬等弊病。桥面铺装:分为二层,下层为100mm现浇C40混凝土,上层为100mm沥青混凝土。抵抗斜板负弯矩的角隅钢筋设置在现浇混凝土层内。
钢筋混凝土简支板上部中板钢筋节点详图设计-图一
(二)上部行车道板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理论计算,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斜交板考虑角度对横向分配系数的影响。 (三)对于同一跨径、斜度及相同汽车荷载等级,中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边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 (四)运营状态下板梁按预制板、铰缝和50mm厚现浇整体化混凝土层共同参与结构受力进行设计。 (五)采用较宽而深的铰缝,铰缝内配置钢筋并与预制板的伸出钢筋绑扎在一起,在铰缝上缘将相邻板伸出的钢筋相焊接,以防铰缝开裂、渗水和板体外爬等弊病。 (六)预制板板顶面应设置U型剪力钢筋,浇筑时与顶板钢筋固定牢靠。 (七)桥面铺装:分为二层,下层为100mm现浇C40防水混凝土,上层为100mm沥青混凝土。抵抗斜板负弯矩的角隅钢筋设置在现浇防水混凝土层内。
(二)上部行车道板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理论计算,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斜交板考虑角度对横向分配系数的影响。 (三)对于同一跨径、斜度及相同汽车荷载等级,中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边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 (四)运营状态下板梁按预制板、铰缝和50mm厚现浇整体化混凝土层共同参与结构受力进行设计。 (五)采用较宽而深的铰缝,铰缝内配置钢筋并与预制板的伸出钢筋绑扎在一起,在铰缝上缘将相邻板伸出的钢筋相焊接,以防铰缝开裂、渗水和板体外爬等弊病。 (六)预制板板顶面应设置U型剪力钢筋,浇筑时与顶板钢筋固定牢靠。 (七)桥面铺装:分为二层,下层为100mm现浇C40防水混凝土,上层为100mm沥青混凝土。抵抗斜板负弯矩的角隅钢筋设置在现浇防水混凝土层内。
本资料为5~10米跨径现浇板通用设计图,包含5米、6米、8米、10米各角度设计图,另附波形梁、支座等设计套图,设计准确,图纸完整,值得借鉴参考。
......
设计于2007年,共94张CAD设计图。
二.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KN/平方米,桥面宽为24.5米,跨径为13.0米。地震烈度为VI度。桥面纵坡2.0%,横坡双向1.5%,桥中点高程为983.500米。
2. 浇筑铰缝混凝土前先用12.5号水泥砂浆填底缝,待砂浆强度达50%后方可浇筑铰缝。 3. 内模脱模后即可浇筑25厘米厚的20号封头混凝土, 注意务必封严。 4. 预制空心板时跨中应留有2.5厘米的预拱度。 5. 预制空心板时顶层必须拉毛,采用垂直于跨径方向划槽,槽深0.5~1厘米,横贯桥面,每延米桥长不少于10~15道,严防板顶滞留油腻。
N9钢筋与N2、N7钢筋绑扎连接,N10钢筋与N1、N7钢筋绑扎连接,在块件预制时紧贴侧模,脱模后立即扳出。 N4、N5钢筋与N1、N2、N3钢筋焊接形成骨架,骨架钢筋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
二.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KN/平方米,桥面宽为24.5米,跨径为13.0米。地震烈度为VI度。桥面纵坡2.0%,横坡双向1.5%,桥中点高程为983.500米。
1.钢筋混凝土板拱,计算跨径L=20.0m,桥宽B=10.0m; 2.桥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高度为60cm,失跨比1:8,主拱圈采用圆弧线.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cm; 3.设计荷载:人群:4.5KN /平方米;
N9钢筋与N2、N7钢筋绑扎连接,N10钢筋与N1、N7钢筋绑扎连接,在块件预制时紧贴侧模,脱模后立即扳出。 N4、N5钢筋与N1、N2、N3钢筋焊接形成骨架,骨架钢筋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
2、预制桥板采用C30混凝土,水泥砂浆为M7.5号。桥墩台与桥板间预留有1~2cm缝,以利吊装。在吊装完成后应在缝隙中填塞沥青胶砂。 3、所有钢筋接长均应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 4、预制板安装完成后,绑扎连接好铰缝钢筋,然后将各板之间用C40号水泥混凝土填缝连为整体。最后浇筑桥面铺装层砼。 包含一般构造、中板钢筋构造、边板钢筋构造、桥面铺装钢筋构造、台帽、支座及锚栓构造、栏杆及排水构造等共7张图纸。
2.本桥上部采用1×1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双柱式桥台,桩基础。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4.桥面横坡1.5%由桥面铺装厚度100~153mm形成,桥面铺装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桥在桥台位置处各设一道GQF-C20伸缩缝,桥台处支座采用GYZ175×42mm板式橡胶支座,共计24块。 6.本桥在桥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围内对渠道边坡及渠底进行护砌,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300mm砂砾垫层
2.本桥上部采用1×1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双柱式桥台,桩基础。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4.桥面横坡1.5%由桥面铺装厚度100~153mm形成,桥面铺装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桥在桥台位置处各设一道GQF-C20伸缩缝,桥台处支座采用GYZ175×42mm板式橡胶支座,共计24块。 6.本桥在桥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围内对渠道边坡及渠底进行护砌,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300mm砂砾垫层
二.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KN/平方米,桥面宽为24.5米,跨径为13.0米。地震烈度为VI度。桥面纵坡2.0%,横坡双向1.5%,桥中点高程为983.500米。
1.钢筋混凝土板拱,计算跨径L=20.0m,桥宽B=10.0m; 2.桥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高度为60cm,失跨比1:8,主拱圈采用圆弧线.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cm; 3.设计荷载:人群:4.5KN /平方米;
二、标准规模: 本桥面宽12.30m,两边设人行道和绿化带,设计荷载汽20,挂100,桥跨(与河道正交)为6+8+6=20m,中跨梁底标高为5.70m(85国标,下同),行车道铺装层均厚为15cm。
(一)设计标准 1. 荷载等级:荷载-Ⅱ 2. 桥梁宽度:7.5m=净-6.9+2×0.3m 3. 航道等级:无 4. 桥梁横坡:横坡双向1.5% 5.设计洪水频率:1% 6.地震基本烈度:6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一)设计标准 1. 荷载等级:荷载-Ⅱ 2. 桥梁宽度:7.5m=净-6.9+2×0.3m 3. 航道等级:无 4. 桥梁横坡:横坡双向1.5% 5.设计洪水频率:1% 6.地震基本烈度:6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在本合同段的K33+568处设计了一座大桥,横跨xx河,桥梁走295°,设计里程起讫桩号K33+483~K33+653m,全长170m,共4跨,中心桩号K33+568。该桥为单线双幅桥,由于桥梁位于服务区加减速车道上,故左右两侧各加宽2.5米,桥面宽度为2×13.5米,起点桥台长7米,宽29.5米;终点桥台长3米,宽29.5米。本桥位于直线上,桥上纵坡为-2.366%和2.8%,桥面横坡为±2%,采用盖梁设置横坡的方法进行调整。主桥上部结构采用(4×6×40+4×6×40)m连续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结构桥墩采用三柱式、桩基础。
二、标准规模: 本桥面宽12.30m,两边设人行道和绿化带,设计荷载汽20,挂100,桥跨(与河道正交)为6+8+6=20m,中跨梁底标高为5.70m(85国标,下同),行车道铺装层均厚为15cm。
二.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KN/平方米,桥面宽为24.5米,跨径为13.0米。地震烈度为VI度。桥面纵坡2.0%,横坡双向1.5%,桥中点高程为983.500米。
2. 浇筑铰缝混凝土前先用12.5号水泥砂浆填底缝,待砂浆强度达50%后方可浇筑铰缝。 3. 内模脱模后即可浇筑25厘米厚的20号封头混凝土, 注意务必封严。 4. 预制空心板时跨中应留有2.5厘米的预拱度。 5. 预制空心板时顶层必须拉毛,采用垂直于跨径方向划槽,槽深0.5~1厘米,横贯桥面,每延米桥长不少于10~15道,严防板顶滞留油腻。
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3、桥梁结构设计:上部结构采用6m长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下部采用扩大基础,重力式桥台,圆柱形墩柱。 4、基底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50KPa,基础持力层位于砂砾层。对基底未到砂砾层,至少超挖100cm采用砂砾回填加固处理,压实度不低于95%,作为持力层。 5、全桥结构连续,仅在两桥台处设简易伸缩缝,采用沥青木板塞缝。
二.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KN/平方米,桥面宽为24.5米,跨径为13.0米。地震烈度为VI度。桥面纵坡2.0%,横坡双向1.5%,桥中点高程为983.500米。
2.本桥上部采用1×1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双柱式桥台,桩基础。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4.桥面横坡1.5%由桥面铺装厚度100~153mm形成,桥面铺装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桥在桥台位置处各设一道GQF-C20伸缩缝,桥台处支座采用GYZ175×42mm板式橡胶支座,共计24块。 6.本桥在桥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围内对渠道边坡及渠底进行护砌,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300mm砂砾垫层。
(一)设计标准 1. 荷载等级:荷载-Ⅱ 2. 桥梁宽度:7.5m=净-6.9+2×0.3m 3. 航道等级:无 4. 桥梁横坡:横坡双向1.5% 5.设计洪水频率:1% 6.地震基本烈度:6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