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浇筑桥台灌注桩, 经检验合格后现浇承台、箱室台身、盖梁, 安装主桥支座。 2、搭设支架:支架要求牢固, 并通过预压以满足施工要求(建议采用临时钻孔灌注桩作支架基础)。 3、将预制好的系杆吊装到位,现浇系杆接头和端、内横梁(由两端向跨中对称进行),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先张拉系杆的第一批预应力筋。 4、搭设安装拱肋、风撑的排架,吊装预制好的拱肋节段、风撑,现浇拱肋、风撑接头,安装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将吊杆进行初次收紧,初次张拉控制力为150KN。 5、张拉系杆第二批预应力束。 6、张拉横梁的第一批预应力束,铺设行车道板(由两端往跨中对称进行),现浇湿接头、桥面铺装及护栏,对吊杆进行张拉,张拉力控制力为350KN,吊杆的张拉以桥面标高控制为主。 7、张拉横梁的第二批预应力束。 8、张拉系杆第三批预应力束。 9、在横梁、系杆预应力束张拉以及吊杆两端收紧过程中,应对系杆、拱肋变位和桥面标高进行严格的监控,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1, 荷载等级:汽车-20级,挂-100;人群4kN/m; 2, 桥面宽度:总宽45m,其组成为:4.5m(人行道)+3.0m(绿化带)+30.0m(行车道)+ 3.0m(绿化带)+ 4.5m(人行道) 3.通航标准:小游船,高度大于等于2米。 4 地震烈度:7度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Ⅱ级支路; 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荷载标准:路面轴载标准BZZ-100KN,地下构筑物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道路横坡度:1.5%(双向),人行道横坡:2%(向内);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车行道路面结构为: 3.5cm细式沥青混凝土AC-13c (AH-70)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AH-70)+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AH-70)+20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3%)+15cm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适用于池塘段等软基路段)。 面层、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检验,车行道第一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1(1/100mm),第二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35(1/100mm),第三层路面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0(1/100mm),第一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49(1/100mm),第二层基层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162(1/100mm),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得大于231(1/100mm)。 各沥青层之间加铺粘层沥青,沥青层与水稳层之间加铺透层沥青。
3.3 隧道结构设计 3.3.1 洞口设计 根据本隧道的特点,并结合路基及进出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在充分考虑隧道进出口综合排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明洞的开挖并考虑施工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隧道进出口位置、明洞型式,洞门型式的选择力求结构简洁,并与洞口的地形、地貌协调一致,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右线进口桩号为YK20+650,出口桩号为YK24+345,左线进口桩号为ZK24+315,出口桩号为ZK20+645。 洞口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扰动周围岩体,尽早做好洞口边坡、仰坡的防护及隧道洞门,确保洞口安全。明洞开挖后的边仰坡面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防护,明洞回填坡面应植草,恢复自然地貌。 3.3.2 洞身结构设计 3.3.2.1 洞口段 根据隧道洞口段的地质情况,洞身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洞口加强衬砌,初期支护为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拱架,二次衬砌及仰拱采用模注混凝土,以确保洞口段安全稳定。Ⅱ类围岩段设计为S2-1、S2-4型复合式衬砌,并采用40米超前管棚预支护。
1.设计标准:设计荷载标准为城-B级;桥面净空:净7+2x1.5m;双车道,正交。 2.结构类型:上部采用装配式钢筋砼空心板,下部采用柱式排架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摩擦桩。 3.桥址确定:根据河道平面图和规划断面,结合现有河道和桥的位置,为使桥梁与现有道路顺接,选定桥中心线两岸坐标为:(x=45785.94,y=69438.27)及(x=45784.16,y=69402.95)。 4.高程确定:干流段在该桥位处设计河底高程为96.03m,设计百年洪水位为99.58m,两岸地面高程分别为101.51m及100.17m,百年水位不控制桥面标高,因此确定桥面高程为101.51m。 5.桥长确定:结合规划河道断面确定桥长为30m,共计三跨,每跨10m。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Ⅱ级。 2.设计车速:40km/h。 3.道路设计荷载:标准轴载BZZ-100kN 4.路面结构:刚性路面结构 5.道路横坡:采用直线型路拱;车行道横坡1.5%,人行道横坡2.0% 6.道路设计年限:20年平面设计:道路路线全长1972.367米,平曲线设置3处,平曲线半径500米。道路红线宽40米,横断面布置采用三块板,其中车行道2×8米,两侧分隔带宽3米,非机动车道2×4.5米,人行道宽2×4.5米。
1.本图除桩号、高程以米计外,尺寸均以厘米计。 2.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段上。 3.本桥纵面位于R=4000米的凹曲线上。 4.本桥上部构造采用3×1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后桥面连续,下部构造采用桩柱式墩,桩式台。桥墩、桥台处各设普通GYZ及四氟GYZ圆板式橡胶支座,SSFB-60型伸缩缝。
1、桥面宽度:桥面全宽按双向八车道外加人行道设计。横桥向分为左右两幅完全独立且完全对称的桥,每幅桥面宽26.1m,具体组成为:人行道(含栏杆)4.8m+防撞护栏0.5m+车行道15.5m+防撞护栏0.5m+过桥水管和检修道(含栏杆)4.8m。 2、桥面纵坡:4%,竖曲线半径R=6500m. 3、桥机横坡:双向1.5%。 4、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人群3.5KN平方米(按人行道净宽2.85m布载)。 温度影响力:分别按升温20度,降温20度计算。 5、通航标准:内河III级航道,每个通航孔净宽不小于40m,净高不小于10m,共设两个通航孔。设计通航水位:20年一遇洪水标高为4.516m(黄海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