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陕西境内站前工程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戚家垭双线铁路隧道位于宁强县铁锁关镇附近,隧道工程位于玉带河左岸, 后河坝至戚家垭之间,最大埋深 200m。洞身所通过的地层主要为志留系页岩夹 灰岩、页岩、隧道出口基岩裸露,山坡较缓,自然坡度 20°~50°,植被发育。 隧道起讫里程为 DK310+644~DK313+789,全长 3145m。为双线隧道。隧道洞身位于直线上,纵坡为 6‰的单面上坡。进口位于玉带河岸边,交通一般,出口有乡 村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上传人: 上传时间:2019-09-10 18:44:37 文档格式:pdf 收藏数:0 页数: 20 评论数: 0 分类标签: 路桥市政 / 路桥施工设计 / 施工方案
详细介绍 相关推荐 内容评论
详细介绍
新建铁路陕西境内站前工程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图一

新建铁路陕西境内站前工程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图一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相关推荐
  • 山西境新广武至原平高速公路雁门关隧道工程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 某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
    内容简介 本隧道Ⅱ类围岩长76m,拱部周边全部采用Ф42超前小导管注入水泥浆加固地层。小导管长4.5m,环向间距30cm,外插角5~7°。 使隧道拱部形成拱形支护体系,增加施工安全。施工时,可根据围岩富水情况,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以减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注浆范围为隧道拱部144°。 一、小导管加工 小导管采用Φ42钢管在加工房加工制作,管身前端切削成尖锥状,导管中部3~3.5m范围布置梅花形泄浆孔,泄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20-30cm;在导管尾部焊接钢筋加强箍。小导管构造见图1。 二、小导管的安装 施工前,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喷射砼封闭,然后按设计要求布孔,采用手持风钻按布孔位置以外插角5°~7°钻孔,并将小导管沿孔打入,前后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m。对于地层松软类可用游锤或手持风钻直接将小导管打入;对于砂土类,可用Ф20钢管制成吹风管,将吹风管缓缓插入孔中用高压风射孔,成孔后将小导管插入。
  • 沉埋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它是某一地下结构场地的一部分,要在繁忙的交通条件下保证施工,而并不意味这个地区是被充分地利用了的
  • 襄渝铁路二线某隧道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资料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5 3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6 4施工进度计划 31 5各项资源需用计划表 32 6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37 7质量计划 39 8质量目标 41 9质量保证措施 41 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5 11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48
  •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资料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共322页,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黔桂铁路某隧道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xx隧道全长618m,设计行车速度120Km/h。xx隧道进口采用台阶式洞门,出口采用翼墙式洞门。全隧除D1K432+960~+980段暗洞明作段采用Ⅴ级加强衬砌外,其余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其中D1K432+940~960、D1K432+980~D1K433+000、D1K433+190~+201段采用Ⅴ级浅埋复合衬砌。除暗洞明作段外,其余地段均按新奥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喷锚支护。
  • 某铁路双线隧道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本工程设一处弃碴场,隧道弃碴量(紧方)180993,站场调配(含线路)共利用106530 m3,剩余弃碴于ⅡDK132+650 线路右侧150m 处旱地,占地20 亩,弃碴场边坡采用M7.5 浆砌片石防护。
  •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工程监理细则
    中铁武汉大桥监理公司联合体合福铁路安徽段监理四标第一监理组承担监理的隧道有4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总长7336.49m。重点隧道为子谦山隧道。
  • 铁路隧道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措施加固洞口边、仰坡或进洞前采用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超前支护措施时,监理工程师应对其进行检查验收,有关要求见“支护”。对明洞边墙基础、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基坑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基底以及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见证检测。
  • 铁路隧道工程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
    冬季施工由于气温低,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工程因冻受损,同时,风、雪天气较多,施工条件及环境恶劣,是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尤以混凝土工程居多。
  • 黔桂铁路隧道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xx隧道全长264m,设计行车速度120Km/h。xx隧道进口采用翼墙式洞门,出口采用Ⅳ式Ⅴ级明洞门。全隧除D1K433+501~+506段采用Ⅳ式Ⅴ级明洞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其中D1K433+320~+340段采用Ⅴ级浅埋复合式衬砌,D1K433+485~+501段采用Ⅳ级偏压复合式衬砌。除暗洞明作段外,其余地段均按新奥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喷锚支护。
  • 某市铁路双线隧道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于河沟内挖井集水并沉淀做为隧道供水水源,并就近设置抽水泵房,经上水管路,泵送至高位水池,经下水管路及压力泵送水至洞内和生活区。
  • 陕西省某隧道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主要为呈片状、板块状的坡积碎石土及强风化千枚岩,埋深浅,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施工中采用台阶分步法开挖,Ф89超前大管棚或Ф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大麻柳村隧道出口I类围岩段拱预上方2.5米为既有公路,施工时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分部开挖。
  • 新建铁路温福铁路(福建段)站前工程某隧道优化施工组织
    DK161+240、DK161+560附近为石英正长斑岩侵入接触界线,石英正长斑岩沿早期北东向区域性断裂在七宝洋水库附近侵入,侵入体内亦有小断层和节理密集带,两侧接触带岩体受动力变质作用明显,节理密集,岩性破碎,节理间距0.1m左右,多为微张节理,在接触带附近南园组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与石英正长斑岩相互穿插,岩体完整性差,在地貌上表现为丘间谷地,沟谷通向七宝洋水库。接触带浅震纵波波速3.0km/s。
  • 新建拉日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20页)
    新建拉日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20页)新建拉日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20页)
  • 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工程某标段某隧道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分为左线和右线两座单线隧道,其中隧道左线进口里程DK491+253,内轨顶面标高69.99m,出口里程DK513+428,内轨顶面标高155.84m,全长22175m;隧道右线进口里程YDK491+571,内轨顶面标高70.91m,出口里程YDK513+414,内轨顶面标高155.96m,全长21843m。隧道最大埋深900m。 全隧道设置4座斜井和1座通风竖井。左右线间每隔500米设横通道一个。
  • 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某标段某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xx二号隧道进口及隧线分界里程DK15+725、出口里程及隧线分界里程:DK16+510,隧道长785米。进洞门均采用帽檐斜切式隧道门,出口段DK16+380~+510段130米地段为明挖。
  • 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工程某标段隧道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分为左线和右线两座单线隧道,其中隧道左线进口里程DK491+253,内轨顶面标高69.99m,出口里程DK513+428,内轨顶面标高155.84m,全长22175m;隧道右线进口里程YDK491+571,内轨顶面标高70.91m,出口里程YDK513+414,内轨顶面标高155.96m,全长21843m。隧道最大埋深900m。
  • 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某标段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xx二号隧道进口及隧线分界里程DK15+725、出口里程及隧线分界里程:DK16+510,隧道长785米。进洞门均采用帽檐斜切式隧道门,出口段DK16+380~+510段130米地段为明挖。本隧道分明挖结构和暗挖结构,具体结构形式表见表2-1。
  • 山西境 新广武至原平高速公路雁门关隧道工程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 遂渝铁路某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资料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地点及施工范围 2 3工程概况 2 4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3 5施工进度计划 58 6科研及试验工程名称、范围 58 7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58 龙凤隧道进口段施工进度横道图 59 8各项资源需用计划表 61 9质量保证措施及方案 70 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81 11环保水保措施 88 12文明施工措施 92 13 创优措施 97 14节约用地措施 97 16确保工期措施 100 17新工艺和新技术应用 100
  • 吐库二线铁路某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1.2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增建第二线施工设计图及文件。   1.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实际情况。   1.4乌鲁木齐铁路局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答疑。   2.工程简介   2.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某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地处吐鄯托盆地边缘的丘陵地区,吐鲁番地区XX车站~某车站之间,位于既有线右侧。隧道进出口里程分为DK110+935和DK112+698,隧道全长1763米,开挖断面140平方米。隧道所在位置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横向沟谷较发育,高程810~890m,最大埋深约77m。隧道左线进口端406.57m位于R-2504.2的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线路DK110+935~DK111+400段长465米为11.5‰的下坡, DK111+400~DK112+698段长1298m为11.7‰的下坡。隧道在DK110+985处下穿既有运煤专线,该处隧道内轨与既有线轨面垂直相距18.6m,隧道二衬拱顶到地表净距为8.66m。   2.3 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线路等级:国铁线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限制坡度:6‰,双机地段13‰。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0m,困难1600m。   牵引种类:电力。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双机880m。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速度目标值:160km/h,预留200km/h。   2.4 沿线施工条件   2.4.1 交通运输条件   外来料和直发料运输以兰新铁路运输为主要途径。公路运输以S301省道为主干道,各施工工点以既有便道和自行修建便道为主解决,工地距离XX县城约50km。   2.4.2 材料来源   管段沿线石材相对比较匮乏,特别是机制砂母材,而河砂、鹅卵石、砾石资源相对丰富,且质量比较好,能满足施工需要。沿S301省道分布有2个较大的砂石场,距离施工现场运距分别为15km和40km。施工用机制砂、碎石采购自中铁十八局伯信特隧道进口碎石场。其他地材采购自XX县城。   钢材、水泥等甲供料由业主提供,甲控料采购自业主组织招标中标厂家。   

  • [宁夏]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工程设计图(全套)

    xx二号隧道洞身设计图   xx二号隧道工程数量汇总表   xx二号隧道进口设计图   斜切式洞门设计图   斜切式隧道门配筋图   xx二号隧道出口设计图   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   Ⅴ级围岩衬砌断面设计图(线间距5.5m)   Ⅴ级围岩衬砌断面配筋图(线间距5.5m)   Ⅴ级围岩衬砌断面设计图(线间距5.9m)   Ⅴ级围岩衬砌断面配筋图(线间距5.9m)   Ⅴ级围岩型钢钢架设计图   Ⅴ级围岩双侧壁导坑法设计图   Ⅳ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设计图   Ⅳ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配筋图   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设计图   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配筋图   Ⅳ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设计图(线间距5.1m)   Ⅳ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配筋图(线间距5.1m)   Ⅳ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设计图(线间距5.3m)   Ⅳ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配筋图(线间距5.3m)   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格栅钢架设计图   Ⅳ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工字钢架设计图   Ⅳ级围岩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设计图   Ⅳ级围岩CD法设计图   Ⅲ级围岩衬砌断面设计图   Ⅱ级围岩衬砌断面及底板配筋设计图   非绝缘下锚段下锚洞Ⅱ级围岩衬砌断面图   接触网非绝缘下锚段布置示意图   钢架加工制作及架设工艺设计图   防排水设计图   超前锚杆设计图   超前小导管设计图   超前长管棚设计图   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图   隧道进口洞门名牌及号标布置   洞口边仰坡护坡设计图   隧道出口洞门名牌及号标布置   综合洞室设计图   水沟、电缆槽、盖板设计详图   检查井设计图   综合接地设计图   隧道过轨设计图   隧道洞内外水沟、电缆槽连接设计图   洞门端墙与衬砌连接设计图   洞门端墙与挡墙背后防排水设计图   洞门检查梯设计图   路堑挡墙设计图   非绝缘下锚段下锚洞Ⅳ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断面图   非绝缘下锚段下锚洞Ⅳ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配筋图   下锚洞段Ⅳ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工字钢架设计图

  • 九景衢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资料为:九景衢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遂渝铁路某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工程概况 3.1某隧道位于XXX镇管辖区内,进口靠嘉陵江及212国道,隧道进口可通过修建的便道进入沙北公路,交通较方便。 3.2本隧道单线衬砌内轮廓采用遂渝隧参(03)01-05图。隧道内采用碎石道床,重型轨道,按铺设Ⅲ型枕及60kg/m钢轨设计。内轨顶面至道床底面的高度为77cm,较参考图80cm少3cm,将其预留于轨面以上计入净空,其净空高度轨顶面至拱顶为769cm。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隧道全长5217m。
  •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铁路单洞双线
    太中银铁路为客货共线的双线铁路。线路上一共建有22座隧道,其中王家庄2号隧道位于王家庄东侧,隧道进口地势较陡,此处岩石裸露,进口前方为一冲沟,冲沟内有水,地势狭窄。出口坡度陡,为黄土覆盖,并有大量植被,出口前方为一冲沟,沟内地势平缓,沟内经过开采,原有地形已改变。隧道进口里程DK194+082,出口里程DK194+450,全长368m。隧道位于半径为5000m曲线上,隧道内坡度为7.5‰的下坡,最大埋深61.08m。隧道进出线间距4.49m,DK194+340至出口线间距为4.40m。
  • 铁路隧道工程横通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机械进场到位、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需要;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 铁路软岩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本资料为铁路软岩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共79页。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目前,由于技术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工艺不到位、现场管理薄弱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造成了大量的隧道变形和坍方事故,损失巨大,教训深刻。
  • 某高速公路陕西境内施工阶段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该段公路目前处于施工建设阶段。XX年7月,K130+460~760天云煤矿改线段,路基侧边坡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放炮及连续暴雨等因素,导致K130+460~760段基岩以上3-6级边坡失稳滑塌,后经重新刷坡处理该段目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刷坡后共分十六级边坡,每级边坡高7-10m,平台宽4-8m,综合坡率约为1:1.75(见附录照片1)。XX年6月,K130+575.3~744.7段已施工完毕的高边坡3-6级边坡又产生局部滑塌,并产生错台裂缝,错台高度2-3m,为保证6级以上边坡稳定,防止产生边坡整体失稳,受院经营室委托,我XX岩土公司对该滑坡进行了勘察,通过本次勘察确定了滑坡的范围和规模,评价其稳定性,提出了治理建议。
  • 某小净距隧道工程(实施)施工设计
    隧道(K16+385~K16+525)位于深圳。隧道为小间距的左、右线并行隧道,全 长140m,为短隧道。左、右线隧道均位于直线上,均不设超高。左、右线隧道道路纵 向坡度均为1.862%。由于隧道洞口段线路与地形等高线垂直,隧道进、出口段山体坡 度平缓,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以保证整体协调美观。 (人行)隧道(R0+020~R0+195)紧挨(车行)隧道而建,全长175 m,该隧道满 足行人通行的要求外兼顾各种管线下穿。人行隧道进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出口处位 于陡坎处且山体坡度较大,采用端墙式洞门。
  • 路基、桥涵及隧道工程监理月报
    本项目榆社至左权段,本标段向东经裴家沟、穿过盘城岭到殷家庄北终止。
  • 隧道工程旁站项目监理细则
    本工程位于拟建的珠吉路上,北接在建的科学大道进入科学城中心区,向南下穿广深高速公路进入广州市。
  • 某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某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丰富详实,并且可以供广大网友下载参考并学习。
  • 某公路隧道工程长管棚施工工法
    长管棚属超前支护,是近几年隧道支护技术发展的一个较新的施工工艺。长管棚是利用钢管作为纵向支撑,钢拱架作为横向环形支撑,构成纵、横向整体,不仅沿隧道纵向具有梁结构的作用,在横断方向还具有拱形结构支护效果。由于其刚度较大,因此能够很好的阻止和限制围岩变形,并能提前承受早期围岩压力。 目前,长管棚在公路隧道中较常采用,尤其是洞口位置处,围岩多风化破碎,岩质较差,为保证其进洞安全,常采用长管棚作为超前支护。 一、工法特点 长管棚施工的目的是在开挖前起到预支护的作用,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长管棚在受力方面特点与两端铰支的简支梁相似,开挖段承受的弯矩较大,未开挖段承受的弯矩较小。早期和后期,轴力较大,中期轴力较小。超前锚杆和超前小导管也是经常采用的预支护的一种方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受力最大值始终发生在锚杆和小导管的中部,都是中间大,两端小的受力特性。因此,单纯从受力角度讲,大管棚的优势更明显,安全系数更高。另外,过去洞口风化破碎段常常采用正面喷射混凝土、正面锚杆、小导管等施工,也有采用留核心土、断面分部等方法,但效果较差,作业繁杂,作业效率低,而长管棚采用潜孔钻机施作,不仅速度快,而且安全性好,机械化程度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 地铁隧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
    整体道床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作为钢轨基础,取消了传统的道碴层,具有稳定性好,维修工作量小的特点,在石质隧道、桥梁、高架桥和地下铁道等工程中广泛应用。地铁隧道一般采用支撑式的整体道床,道床混凝土直接灌注在隧道的仰拱上,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嵌固于道床混凝土内,支撑块上铺设无缝线路。 某地铁工程轨道采用P60 重型钢轨,1435mm 标准轨距,混凝土支撑块式整体道床,轨道采用直接铺轨法的无缝线路,设中心排水沟。铺设支撑块数目直线地段为1760 对/ km, 曲线地段(包括缓和曲线)为1840 对/ km 。支撑块为C50 钢筋混凝土,道床为C30 混凝土,道床最小厚度为35cm, 见图1 所示。
  • 市政隧道工程开挖施工文案
    2.1 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 本项目XX隧道位于XX市西部XX区和XX区,为XX南路工程穿越XX段,处于XX市旅游景区内,是XX市规划道路网“主环”中XX路~XX路的重要组成项目,是XX市内环西线的一部分。项目建成后,从东到西,由南及北,围绕着城区的快速通道将连成网络,XX城区向外辐射功能大增。 2.2 设计概况 2.2.1 工程设计概况 XX隧道采用双洞分离式设计,城市快速路技术标准,双洞六车道,设计速度80km/h,隧道净宽13.5m,隧道净高7.78m,建筑限界高度5.0m,洞内路面设计荷载采用城市A级。 隧道左右轴线间距按29m控制,进出口间距控制在16~22m。XX隧道平、纵断面指标见表2-2-1。 隧道暗洞按照新奥法原理设计与施工,以锚杆、喷射砼、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 全隧设置人行横洞4道,车行横洞1道。
  • 隧道工程开挖专项施工文案
    1、 工程概况 XX店隧道位于XX市XX区XX店街道办事处XX店村境内,为低山丘陵,小里程进口处地势较平缓,自然边坡6o~10o,大里程出口地势较陡,山体自然边坡25o~35o,起伏较大。工点区多辟为耕地,冲沟发育,地表局部基岩裸漏,工点在DIK52+187~DIK52+227段穿201国道(XX线)。沿线暖湿多雨,水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沿线河流较多,辽南主要河流有青云河、登沙河等,均单独入黄海,受季节性控制,平时河水流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 2、地震动参数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隧道区域抗震烈度为9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 3、水文地质特征 工点区未见地表水、出口附近约50米处有一小溪,水深约0.7米,直接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具有暴涨暴跌的特征。 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局部冲沟处理埋藏较浅。地下水总的径流方向由东南向西北,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地下水季节变化幅度2~3m。
  • 某隧道工程机电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简介 某隧道机电工程是一个系统复杂、技术集成度高、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综合性大型机电工程,它由通风设施、照明设施、火灾检测与报警、紧急呼救设施、交通检测控制与诱导设施、有线广播系统、通风及照明控制设施、闭路电视监视设施、中央管理与控制设施、配电设施、消防设施、防雷及接地设施、洞内外预埋管线工程组成。
  • 某隧道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某高速公路是XX省高速公路项目“3388网”中“三纵”XX至XX高速公路的一段,同时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XX高速公路与XX高速公路之间的横向联系大通道。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区域公路网、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项目的建设既是满足交通量增长、改善区域行车条件的需要,同时对于促进沿线居民主的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有着深远的影响。某隧道为某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隧道线间距进口约为22米,中间段为40米,出口约为23米.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ZK53+830-ZK58+590,长4760米,最大埋深566米;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YK+833-YK58+555,长4722米,最大埋深571米。隧道位于XX西部X县X乡与某乡交界位置。其中第XX合同段范围内左洞长2270m,右洞长2267m;隧道单洞净宽13.0m,净高5.0m。
  • 隧道工程安全实施监理细则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中要严格贯彻新奥法的思想,可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施工安全无事故,可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量测可以判断围岩稳定性,能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护体系的安全度。 (4)施工中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使隧道断面周边轮廓平整,避免棱角突变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