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地铁盾构区间供电组织

施工范围:隧道盾构工程; 某区间始于,区间设计起止里程为ZK8+718.072(YK8+718.072)~ZK10+191.632(YK10+188.850),区间左线长1473.560m(右线长1470.778m)。

上传人: 上传时间:2020-02-26 22:13:46 文档格式:docx 收藏数:0 页数: 19 评论数: 0
详细介绍 相关推荐 内容评论
详细介绍
某市地铁盾构区间供电组织-图一

某市地铁盾构区间供电组织-图一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相关推荐
  • 某城市地铁盾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按照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在认真学习、领会业主工期、造价、质量以及设计文件中安全稳妥维护环境稳定意图的基础上,把与施工组织设计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概述,它被作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最重要基础材料。
  •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案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本册的核心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在充分考虑我局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目标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我们依据招标文件,结合工程特点和我们的施工能力对设计文件中涉及的各单项技术按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了细化,针对招标文件中所提出的安全、文明施工、质量和工期目标,从劳、材、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组织计划和相应的保证体系。编制上述文件的主要依据包括: (1)S 市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盾构第一标段招标文件及澄清问题; (2)xxx 年x 月x 日S 市地铁总公司标前会议精神及现场调查资料; (3)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 (4)我局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 某城市地铁盾构组织设计方案
    市地铁是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地铁工程之后启动的规模较大的城市工程,积极参与进而承建S 市地铁工程是我局2000 年度工作会确定的重要战略目标。为能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局已成立了由副局长、总工程、总经济师、局S市办事处主任等人员组成的S 市地铁工程投标领导小组,负责S 市地铁工程投标及中标后施工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
  • 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套方案为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设计精准全面,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地铁区间盾构始发掘进方案
    本区间线路始于XX站南端。线路自XX站出站后,沿1234向西南延伸,侧穿汀州会馆(控保)、新民桥,下穿山塘河,之后依次下穿玉涵堂(市保)、众安弄、宝德里、求笺弄等大片1~6层建筑群到达广济路,经过锦江之星大酒店、留园路6层居民楼后下穿上塘河,最后到达XX站。线路总体为西南走向。区间共采用2段半径分别为400m、450m的曲线。区间设计分界详见表1-1,左右线总长1406.750m。区间处设置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在右DK15+296.118(左DK15+298.659)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1处。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
  • 地铁区间盾构管片通用图纸
    某地区地铁区间盾构管片通用图纸。构圆环,三种管片的配筋,大样,结构图,及接头详图,基本包含了盾构隧道设计的全部图纸
  • 地铁区间工程盾构监测方案
    xx站~xx路站区间:区间右线起讫里程为右DK13+850.785~右DK14+362.859,长511.679m。区间左线起讫里程为左DK13+850.785~左DK14+362.859,长511.390m,自xx路站始发,依次下穿xx路、xx铁路、侧穿京沪铁路,侧穿xx6层住宅区、侧穿xx供热中心最后到达xx站。单洞单线双线双区间工程,本区间有1段平面曲线,左右线曲线半径均为2000米,线间距为10.4m~16m,纵断面最大坡度为25‰,最小坡度为2‰,区间覆土最大厚度为:16.9m,最小厚度为:12.7m,本区间盾构均由xx路站始发xx站接收右线盾构率先始发,盾构管片设计采用净空5500mm,管片厚度350mm、环宽1.5m。 铁路监测由业主直接委托的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监测有专项的监测方案,我单位监测范围不包含铁路,因此本方案不再论述对铁路的监测内容。 本区间隧道埋深在12.7-16.9m之间,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2的划分,确定本隧道工程的监测为二级。 本区间侧穿xx小区及xx供热中心,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3的划分,确定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为二级。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5的划分,确定本区间监测等级为二级。
  • 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本工程试验段工期共17 个月,a-b 区间工期共14 个月,质量标准达到综合评定优良等级,同时对现有环境控制和衬砌管片制作、拼装的施工精度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协调控制好地面和井下出碴进料运输系统的运行组织,合理解决好地下障碍物和不良地质地段的技术措施,保证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是本工程的关键。
  •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按照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在认真学习、领会业主工期、造价、质量以及设计文件中安全稳妥维护环境稳定意图的基础上,把与施工组织设计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概述,它被作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最重要基础材料。
  •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设计组织方案
    本标段由试验段和a-b 区间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施工场地均不足3000m2,尤其是试验段不仅要完成679m 双线隧道的盾构推进,还包括敞口段、暗埋段和盾构工作井等工作任务,且敞口段及暗埋段斜向穿越d 西侧道路,采用明挖法施工,需阻断e 交通,给d 和e 的交通疏导造成了较重的压力,因此,合理布局施工场地缓解地铁施工与道路交通的矛盾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 工组织设计
    按照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在认真学习、领会业主工期、造价、质量以及设计文件中安全稳妥维护环境稳定意图的基础上,把与施工组织设计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概述,它被作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最重要基础材料。
  • 某城市地铁盾构设计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本标段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场地工程地质及环境情况,初步拟定本工程环境保护的重点为:对施工期工程沿线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地面建(构)筑物等进行监测和保护;对工程弃土及泥浆进行妥善处理。
  •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文档为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内容详细,资料可供参考。
  • 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档为: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某地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资料为某地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城市地铁工程盾构区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46页
    本项目是国家八条西部大通道之一XX(XX)~XX(XX)公路XX境内的一段,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XX”网)中第四条首都放射线之XX~XX公路的重要路段。 本标段起点桩号为XX64+050,与XX7合同段大相岭隧道相接,终点桩号为XX72+990.83,结束于XX互通立交,与XX9合同段相接,主线全长9.058公里。在XX70+680.90处设置一长链,路线增长116.74米。在XX立交处,包括一连接XX立交的连接线,起点桩号为:XXXX0+000(XX立交XX匝道终点XXXX1+260.91),终点桩号为:XXXX5+552.2,全长5.552公里。主线包括主线大桥19座(XX桥),其中包括3座互通主线桥,XX湾特大桥(其桥型结构为114+114米单T型刚构悬浇T梁);互通匝道桥1座;连接线大桥1座,中桥2座,小桥2座。
  • 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城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脊部,地下直径线则是斜穿这个扇形的一部分,地表自西向东平缓倾斜,由海拔49.8m,降至海拔43.0m。
  • 地铁区间盾构端头加固施工方案
    xx站~xx东车站区间包括盾构区间及矿山法区间,在本区间设置一座风井和两座盾构吊出井(暗挖区间)、盾构到达及始发端。 为了确保盾构始发的施工安全,需对始发端隧道上、下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形式采用双重管旋喷桩,桩径为800㎜,间距600㎜。盾构始发端头单线加固区平面尺寸长12m,宽8m,单根桩长12米;盾构到达端头单线加固区平面尺寸长12m,宽9m,单根桩长12米。
  • 地铁区间盾构段监控量测方案
    本区间线路主要沿现状道路布置,呈东西走向,起点为xx内站,线路出站后在xx站后设置盾构吊出井,再沿xx内大街路中向东延伸,盾构区间先后下越本家xx人行天桥、京山线xx铁路框架桥、东护城河,旁穿xx地下车库、xx立交桥、及xx里2栋16层楼,进入xx外大街,在xx外大街与xx路交汇处设置xx外站。区间隧道覆土10~19m,隧道洞身主要穿过的地层有中粗砂④4层、圆砾卵石⑤层、粉质粘土⑥层、粉土⑥2层、细中砂⑥3层。
  • 成都地铁某盾构区间盾构管片施工生产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是成都地铁建设规划中试验段,也是四川省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起点为红花堰(YCK/ZCK2+300),向南下穿火车北站,而后沿人民北路、人民中路、人民南路、南都西路至会展中心终点(YCK/ZCK20+920),正线全长18.62km。  

  • 南京地铁二号线某标盾构区间(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xx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D2-XX标段土建工程包括xx站及xx站~xx站盾构区间的主体与附属工程等。 xx站设计里程为K2+813.450~K2+983.050,车站全长169.60m。标准段宽度19.2m,标准段高度12.66m,车站设有两座风道和四个出入口。 xx站~xx站区间,设计里程为K2+983.05~K4+392.099,为单圆盾构区间,右线长度为1409.049m,左线长度为1434.473m,两线间设有两条联络通道和一座泵站。 本合同段工程范围见“xx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D2-XX标线路平面示意图(一)、(二)”。
  • 广州地铁线工程的的北段城市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的设计
    对于中等直径的地铁隧道管片,衬砌环的分块数一般采用3 个标准块+ 2 个邻接块+ 1 个小封顶块的组合形式。这种多分块形式便于运输,拼装容易、灵活。
  • 福州市地铁区间施工组织设计(159页)
    本资料为:福州市地铁区间施工组织设计(159页),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方案
    本工程深部孔隙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③—3—2c 粉土夹粉砂及粉质粘土混砂砾中,接受上部垂向越流补给与外围侧向补给,其迳流滞缓。
  • 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按照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在认真学习、领会业主工期、造价、质量以及设计文件中安全稳妥维护环境稳定意图的基础上,把与施工组织设计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概述,它被作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最重要基础材料。
  • 某地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标段由试验段和a-b 区间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施工场地均不足3000m2,尤其是试验段不仅要完成679m 双线隧道的盾构推进,还包括敞口段、暗埋段和盾构工作井等工作任务,且敞口段及暗埋段斜向穿越d 西侧道路,采用明挖法施工,需阻断e 交通,给d 和e 的交通疏导造成了较重的压力,因此,合理布局施工场地缓解地铁施工与道路交通的矛盾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 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本段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水泥土搅拌桩内插H 型钢作为围护结构,大口径井点降水疏干作业面,分层分段开挖支撑稳定基坑,分单元施作钢筋混凝土结构,直至完成暗埋段实物工作量,施工中注意做好与其它结构施工段的预留连接过渡。
  • 某城市地铁盾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标段的工程施工方法有两种。其中,从河北侧至盾构工作井范围为明挖法施工的区间隧道(分敞开段U 形结构和暗埋段矩形结构)。该线路平面自河北侧起,沿着d 向北,由路中偏向路西侧,沿多幢2~6 层居民楼旁穿越至盾构工作井。占用d 西侧施工对道路交通有较大的影响,此部分施工围挡占用时间要合理安排并尽可能短。 另外从盾构工作井至a 站南端及从b 站南端至c 站北端二区间为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道。盾构从工作井出洞,在h 桥西侧穿越内河, 斜穿S 市搪瓷厂桩基群,经d 路中,至a 车站南端头井内,随后调头下行推进至盾构工作井内。后经转场至b 站。在b 站至c 站区间,盾构从b 站出发沿i 路东侧穿越i 大厦经i 路路中推进,且在c 北端头井调头返回,b 站南端头井线路纵坡呈V 形,最大纵坡为33‰。
  • 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组织施工设计方案
    本工程采取分级加荷法:每次加荷10kN,注意记录裂缝产生和裂缝宽度为0.2mm 时的荷载值,加荷完成后,静停1min 记录压力表读数及中心加荷点及水平位置变量。
  • 某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组织设计.共288页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本册的核心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在充分考虑我局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目标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某市地铁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本标段线路斜跨京通快速路和辅道,于K2+696.245起在快速路上下行间与其并行延伸。经过高碑店北路、高碑店路北延、平房西路等公路,交通条件较便利,但施工相互干扰大。
  • 某市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盾构第一标段施组文案
    第一节工程规模、位置及周围环境 本标段的工程施工方法有两种。其中,从河北侧至盾构工作井范围为明挖法施工的区间隧道(分敞开段U 形结构和暗埋段矩形结构)。该线路平面自河北侧起,沿着d 向北,由路中偏向路西侧,沿多幢2~6 层居民楼旁穿越至盾构工作井。占用d 西侧施工对道路交通有较大的影响,此部分施工围挡占用时间要合理安排并尽可能短。 另外从盾构工作井至a 站南端及从b 站南端至c 站北端二区间为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道。盾构从工作井出洞,在h 桥西侧穿越内河, 斜穿S 市搪瓷厂桩基群,经d 路中,至a 车站南端头井内,随后调头下行推进至盾构工作井内。后经转场至b 站。在b 站至c 站区间,盾构从b 站出发沿i 路东侧穿越i 大厦经i 路路中推进,且在c 北端头井调头返回,b 站南端头井线路纵坡呈V 形,最大纵坡为33‰。 第一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2.1 工程地质 1、试验段在地貌上隶属于岗前洪积扇~古河冲积漫滩单元,经长期人类堆填改造,现地势较为平缓。试验段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①—1 杂填土:杂~灰黄色,松散,主要由碎石、块石及少量粘性土组成,极不均质。表层普遍为水泥地坪或沥青路面,层厚1.0~6.0m,场地均有分布; ①—2b3—4 素填土:灰~灰黑色,软~流塑,含淤质,以粉质粘土夹碎砖瓦为主,层厚1.6~8.1m,场地均有分布; ②—1—1c3 粉土:灰黄色,稍密,夹软塑粉质粘土,具铁锰质浸染斑点,不均质,层厚0.3~4.8m,场地均有分布; ②—1—2b2 粉质粘土:灰褐~灰色,湿,可塑,局部软塑,夹薄层粉土、层面粉砂,具铁锰质浸染,不均质,层厚1.7~4.8m,分布局限; ②—2—1b3—4 粉质粘土:灰~灰褐色,饱和,软~流塑,含淤质及少量腐植物,夹层面粉砂或薄层粉土,有螺壳,具层理,欠均质,层厚较大,厚度2.8~13.5m; ②—2—2d3 粉砂:灰色,饱和,稍密,夹粉质粘土及粉土,具层理,含贝壳,欠均质,一般厚度1.7~5.8m; ②—2—3c2—3 粉土:灰色,饱和,稍密~中密,夹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含腐植物,具层理,欠均质,厚度变化大,一般2.3~19.2m;②—2—4d2—3 粉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深部密实,夹薄层粉土,含云母片,具层理,欠均质,厚度变化大,一般2.3~19.2m; ②—3b3 粉质粘土:灰~暗灰绿色,软塑,局部流塑,偶呈可塑状,夹粉土和植物碎片,不均质; ③—1—1b2 粉质粘土:青灰~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偶夹粉土,有铁锰质结核、斑块,多见姜结石,欠均质,厚度4.0~7.7m; ③—2—4e 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灰黄色,粉质粘土呈软可塑状,卵砾石含量10~20%,一般直径2~4cm,个别达9cm,次圆状,偶夹棕红色风化物,不均质,厚度1.9~2.3m,分布局限; ③—1—1b2—3 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偶夹粉土,并受铁质浸染; ③—3—2c1—2 粉土:灰黄~褐黄色,密实至中密,夹粉砂,中下部粉细砂含量渐高,受铁质浸染,偶夹粉质粘土和紫红色泥质粉砂岩风化物,欠均质,厚度1.0~6.9m,场地均有分布; ③—3—3b1 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丰富铁锰质结核,欠均质,层厚5.7m; ③—4e 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灰黄色,卵砾石含量20~40%左右,砾径3~8cm,个别达11cm,呈次圆状,成份以石英质、燧石质为主,不均质,局部充填中粗砂,层厚0.3~4.0m,场地均有分布;Klg—1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浅紫红色,岩芯呈土状,中下部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手掰易碎,遇水易软化,场地均有分布;Klg—2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浅紫红色,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岩芯呈短柱状,裂隙较发育,泥晶结构,层状构造,场区均有分布。 试验段中明挖段穿越地层为软弱粘性土和松散填土;盾构段穿越②—2—1b3—4 淤泥质粉质粘土、②—1—2b2 粉质粘土、②—2—2d3 粉砂、②—2—3c3 粉土。 2、c——b 段在地貌上隶属于古河漫滩,地面较平坦,为沥青路面。地层自上而下为: ①—1 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碎砖、石块组成,极不均质。表层为沥青路面,深部则以粉质粘土为主,夹大量碎砖、石块。层厚0.9~1.0m。 ①—2 素填土:灰黄~灰色,很湿,软塑,局部可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夹少量碎砖石块,含腐植物,不均质,高压缩性,低强度。层厚1.1~4.2m。 ②—1—1c2 粉土:灰黄色,很湿,中密,含铁质斑点及云母片、贝壳等中偏高压缩性,低强度。层厚0.8~3.3m。 ②—1—2b2 粉质粘土:灰黄色,湿,可塑,局部硬塑,含少量Fe、Mn 质结核,中偏高压缩性,低强度,不均匀。层厚2.7~7.9m。 ②—2b3—4 粉质粘土:灰~深灰色,饱和,软~流塑,含淤泥质,夹贝壳腐植物及粉土薄层。高压缩性,低强度,不均质,层厚4.0~12.6m。 ②—3b2—3 粉质粘土:灰色,很湿,可塑~软塑,夹铁锈斑点及腐植物,粉土薄层。中偏高压缩性,低强度,较均质。层厚1.3~5.6m。 ③—1—1—b1—2 粉质粘土:青灰色,湿,硬~可塑,粘性较大,夹铁锰质斑块。中偏高压缩性,中低强度,较均质。层厚2.4~8.8m。 ③—1—2b3—4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黄色,很湿,软~流塑,含较多腐植物,有机质含量较高,局部呈可塑状,夹粉土薄层,中偏高压缩性,低强度。仅DTS98 孔揭露厚度达5.2m。 ③—1—2c1 粉土:灰黄色,湿,密实,夹腐植物,含云母片及铁质斑点。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层厚2.0~7.7m。 ③—3—1b1—2 粉质粘土:土黄色,湿,硬~可塑,含铁锰质结核,夹粉土。中等压缩性,中高强度。层厚2.5~7.7m。 ③—3—2c1 粉土:灰黄色,湿,密实,含少量云母片及铁质斑块,夹薄层粉质粘土。中等压缩性,中高强度。层厚2.4~8.5m。 ③—3—3b2 粉质粘土:褐黄色,湿,可塑,局部硬塑,夹少量粉土,砂性高,底部夹少量小砾石。中偏高压塑性,中低强度。层厚1.6~11.4m。 ③—4e 粉质粘土混卵砾石、中粗砂混卵砾石:灰黄~褐黄色,密实,粉质粘土含量变化大,局部含较多中粗砂,分选性差,卵砾含量30~50%,卵砾直径2~6cm 不等,个别达11cm,成份以石英岩质为主,次圆~圆状,不均质,低压缩性。层厚1.3~2.2m。 K1g—1 强风化泥岩:棕红色,上部岩芯呈土状、砂土状,中下部呈碎块状,手捏易碎,夹粉砂质泥岩块,且风化裂隙发育。层厚1.1~3.4m。 K1g2—3 中—微风化泥岩:浅紫红色,岩芯呈短柱~长柱状,夹薄层粉砂质泥岩,有灰白斑点,裂隙较发育,呈微张或闭和型,隙中有铁黄色锈斑,倾角一般在40°~70°之间,泥晶结构,层状构造。层底未揭穿。 a-b 区间穿越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层。 3.2.2 水文地质 1、试验段地表水主要为内河,水深0.3~1.2m,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汇集和沿岸生活污水排放,标高在5.8m 左右,日水位变幅1.0m 左右。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部孔隙潜水和深部孔隙微承压水。浅部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①层填土、②层粉土、粉砂中。长乐路以南段砂性土厚度较薄,颗粒较细,粘性土含量较高,故富水性、透水性较弱;长乐路至a 段砂性土厚度较大,成分单纯,颗粒略粗,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河水、管道渗漏水补给,地表水与地下水具一定水力联系。 深部孔隙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③—3—2c 粉土夹粉砂及粉质粘土混砂砾中,接受上部垂向越流补给与外围侧向补给,其迳流滞缓。 场地混合地下水位埋深0.9~3.8m,水位变化受大气降水入渗影响显著,年变幅0.8~1.5m 左右。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侵蚀性。 2、c——b 段土体中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与孔隙微承压水,分别赋存于①—1、②—1—1c2、及③—1—2c1、③—3—2c1、③—4e 土层中,其水位变化受大气降水入渗影响显著;基岩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各层透水性均较差,地下水运移滞缓。枯水季节测得的混合地下水位埋深0.9~1.2m。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侵蚀性。 围岩类别及土石分级一览表 岩土层号 工程地质特征 围岩类别 土石等级 备注 ①-1 杂填土:松散,成份复杂,不均质,透水性较强 I ①-2 素填土:软塑,局部可塑,以粉质粘土为主,不均质 I I 松土 ②-1-1c2 粉土:中密,欠均质,微透水 I I 松土 ②-1-2b2 粉质粘土:可塑,局部硬塑,不均质,中高压缩性 I I 普通土 ②-2b3-4 粉质粘土:软~流塑,夹粉土薄层,不均质,高压缩性 I I 松土 ②-3b2-3 粉质粘土:可~软塑,夹粉土薄层,不均质,中高压缩性 I I 松土
  • 广州越秀区地铁城市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的设计方案
    为了满足缓和曲线、圆曲线以及施工纠偏的需要,盾构隧道实际是通过一定组合的直线衬砌环来拟合理论曲线,拟合曲线应满足拟合允差要求。
  • 广州地铁三号线某区间盾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地铁三号线xx客运站至xx北盾构区间,北起xx客运站南下穿xx公路、xx路、xx路、xx大学、xx北路至xx路,过五山站下穿华南理工大学、广园东路、广九铁路至本标段终点xx北路站。天五区间所经区域多为校区教学生活建筑群等,天五区间地貌上属低山丘陵。五天区间所经线路两侧为多层建筑,所经地面起伏较大,以丘陵地貌为主。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