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20-04-10 12:31:43 来自: 路桥市政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0
5分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内容详尽,供参考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一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一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二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二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三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三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四

第29讲-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地下水控制(一)-图四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 第5讲-工程计价方法及依据
    第一节工程计价方法 第二节工程计价依据的分类 第三节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和造价指标 第四节人工、材料、机具台班消耗量定额 第五节人工、材料、机具台班单价及定额基价 第六节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第七节工程造价信息及应用
  • 地铁车站质量验收及区间隧道施工方法讲义知识点总结全套详细文档
    本资料为:地铁车站质量验收及区间隧道施工方法讲义知识点总结全套详细文档,资料内容包括:专业公式,计算表格,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文档符合标准,资料可靠,内容丰富,思路详细,可供参考。
  • 区间隧道端头井搅拌桩加固施工方案

    区间隧道端头井搅拌桩加固施工方案,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北京某地铁区间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某地铁站~某中心站区间线路位于XXX路-中轴路口以北,沿北中轴路永中偏西布置,呈南北走向。某地铁站~某中心站区间包括某地铁站通往某中心站的两条正线区间以及XXX线和XXX支线之间的联络线的部分区间。在区间中部为区间明挖段,除明挖段以外的区间为暗挖段,从区间明挖段到暗挖段包含六个进洞断面(其中A1断面二个、A2断面一个、L1断面三个)。 区间暗挖段为马蹄形、多圆组合型等四种断面形式,复合式衬砌,主要为台阶法暗挖施工。A2及L1断面均设中隔壁,人防段为CRD法施工。区间暗挖进洞均需要破除明挖段基坑围护桩+喷射混凝土网壁。
  • 南京地铁某区间渡线段隧道施工方案
    该段隧道拱顶距地面7. 5 m ,从地质钻探资料和施工中揭露的地质情况来看,自地面向下依次为人工素填土、粉质粘性土、强风化闪长玢岩。隧道穿越围岩比较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岩夹土状,自稳性差。此处地下水贫乏,偶见裂隙水渗出。
  • 区间锚索施工方案比选与施工方法介绍
    本资料为区间锚索施工方案比选与施工方法介绍,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 区间锚索施工方案比选与施工方法的介绍
    本资料为区间锚索施工方案比选与施工方法介绍,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 隧道穿越溶洞堆积物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溶洞堆积物宜固不宜清,先支后挖,强支护,开挖断面要变大为小,步步为营,因此必须加固周围的岩堆,构成整体受力。 施工前必须做好稳固掌子面的工程措施,防止顶部巨石下坍危险,固结块石坍体,确保溶洞堆积物的稳定。 穿越溶洞堆积物应考虑地表“漏斗”水下来后,可能造成的隧道突发性外荷力。 加固隧底堆积物,确保底部深处水流通路,把穿越部分作为特别段进行支护与衬砌设计。采用封闭式钢筋混凝土整体衬砌。使穿越结构形成一个受力整体—“管梁”,“管梁”置于加固后的堆积体上,两端置于坚固的基岩或处理过的基础上,解决纵向承载。 结构完成后,在拱顶部位压入“坑道填充剂”,减缓溶洞堆积物上部落石对“管梁”结构的冲击,并封填平整地表“漏斗”,减少地表水下渗。 一、开挖方法选择 根据揭露出的溶洞堆积物的地质情况,控制围岩的变形,防止结构下沉是施工成败的关键,依据经验选择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好,能够严格控制围岩变形的“眼镜”工法,作为通过溶洞堆积物的方案。“眼镜工法”以新奥法为施作依据,采用分步开挖,划大断面为小断面,缩小开挖跨度,减少扰动围岩。及时施做喷锚等初期支护,使断面及早闭合形成封闭结构。
  • 隧道衬砌弹簧盲管防排水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一、本方法特点 1、排水通道畅通。无论是隧道拱部还是边墙的渗漏水,都可以通过环向排水管和衬砌防水板背后的无纺布,汇流入纵横向排水管排出洞外,而不会渗出混凝土衬砌。 2、防水严密。塑料防水板具有变形性好,焊接密实等特点,使渗漏水不容易通过防水板渗入洞内。 3、工序简单,施工时间少,技术易掌握。 二、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各种类型的山岭隧道和地下工程建筑的施工。 三、施工原理 岩石裂隙水或地下水沿隧道洞身防水层和弹簧盲管汇流至墙底纵向排水管,再由与其连接的横向排水管引流至中心水沟,由中心水沟排出洞外。防水原则是以排为主,堵排结合,从而形成一个空间立体防排水体系。 此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初期支护期间的排水系统,包括弹簧盲管,纵、横向排水管和中心水沟。二是二次衬砌的防水系统,包括防水板和无纺布。
  •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一、 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施工方法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 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 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 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 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 某隧道洞内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小型机具(真空吸水)施工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小型机具施工工序为:测量放样→基层检验和整修→支立模板和安设钢筋(拉杆和传力杆)→运输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提浆、刮平→铺放过滤布与气垫薄膜吸垫→真空处理 机械抹平→机械抹光→表面制毛(压纹)→机械锯缝→拆模→填缝→养护→开放交通。 路面施工前先行施作侧沟并完成铺底混凝土施工,且待铺底混凝土达到70%以上强度后方可进行路面混凝土施工。
  •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文档
    内容简介 隧道施工过程通常包括:在地层中挖出土石,形成符合设计轮廓尺寸的坑道;进行必要的初期支护和砌筑最后的永久衬砌,以控制坑道围岩变形,保证隧道长期地安全使用。 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隧道工程的特点,才能在保证隧道安全的条件下,快速、 优质、低价地建成隧道建筑物。隧道工程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整个工程埋设于地下,因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成败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当年修建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圣哥达隧道时,由于遇到事先未料到的高温(41°C)和涌水(660l/min),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最后延期二年才完成。因此,不仅要在勘测阶段做好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尽可能准确地掌握隧道工程范围内的岩层性质、岩体强度、完整程度、地应力场、自稳能力、地下水状态、有害气体和地温状况等资料,并根据这些原始材料,初步选定合适的施工方法,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和配套的施工机具。而且,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探手段的局限性,在施工中出现前所未料的情况仍不可避免。因此,在长大隧道的施工中,还应采取试验导坑(如日本青函隧道)、水平超前钻孔、声波探测、导坑领先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查清掘进前方的地质条件,及时掌握变化的情况。以便尽快地修改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 公路隧道双洞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小净距隧道是指并行双洞公路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为给小净距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行为要求,特制订本细则。细则适用于隧道开挖断面宽度小于13m的并行双洞隧道。本细则针对**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相关围岩情况拟定,只适用于该路段的小净距隧道施工.本细则建议的施工方法及工序、关键工艺、量测要求等,应当根据施工过程中所得到的现场量测资料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以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本细则为“**高速公路福建段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为试行阶段。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施工情况、量测数据及计算分析结果等及时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
  • 朔黄线蔡家坪某隧道施工方法
    工程概况 朔黄铁路蔡家坪**隧道,位于山西省盂县境内蔡家坪村,毗邻滹沱河畔,施工里程为DK170+250~+770。隧道处于剥蚀低中山山梁,冲沟发育,地形起伏,自然坡度30°左右,大部分基岩裸露,局部表面覆新黄土及碎石土。隧道洞身为太古界五台群片麻岩,灰白~灰黄色,变晶结构,片麻状结构,风化严重~颇重,节理发育、局部表覆新黄土,黄褐色,半干硬、夹有碎石,稍湿~潮湿,中密,隧道洞身有少量基岩裂隙水,本地区最大冻深为1.0m,地震基本裂度为7度。 该隧道为双线铁路电气化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R=600m的圆曲线上,隧道全部在10.7‰的下坡地段。隧道全长为520m,围岩为Ⅱ类、Ⅲ类、Ⅳ类围岩,且呈间隔分布,设计的施工方法为: ① 开挖:Ⅱ类、Ⅲ类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Ⅳ类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② 支护:喷锚支护加格栅拱架; ③衬砌:混凝土衬砌均采用先墙后拱施工方法。另外,该隧道轨道按特重型轨道设计。
  • 山岭公路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
    1 洞口段围岩预加固措施 洞口段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比较弱,有的甚至没有自支护能力。因此,在洞口段施工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围岩的自支护能力,保证开挖及后续作业的进行。 根据国内外的施工经验,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围岩的坍塌、松弛。洞口施工大多是在预加固的支护系统下进行的。尤其是在浅埋、破碎、滑坡、崩塌、软弱、地下水丰富并具有软弱夹层等极易发生滑移、坍塌的地段,更需要采取综合预加固措施。根据隧道设计原则“早进洞、晚出洞”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隧道洞口较多处于浅埋段。下面以浅埋隧道洞口为例来说明洞口段围岩常用的预加固措施。 浅埋隧道为埋深不足毛洞洞跨2 倍的隧道或区段。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证明,覆盖层浅的隧道,其围岩难以自成拱,同时多数伴有地形偏压、表层软弱堆积物、风化带等对隧道开挖有很大影响的特殊问题,如地表易沉陷问题。如果对隧道变形控制不当,围岩就会很快松弛,产生张裂破坏,将造成直达地表面的塌陷。所以,浅埋隧道洞口段开挖时应重点控制围岩的变形,采用强度较高和刚度较大的初期支护,避免破坏围岩结构。
  •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还在增加、再加上机动车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黄土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黄土隧道施工)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黄土隧道施工)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黄土隧道施工)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流砂地质隧道)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流砂地质隧道)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流砂地质隧道)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流砂地质隧道)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迈式(自进式)锚杆)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迈式(自进式)锚杆)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迈式(自进式)锚杆)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挖孔抗滑桩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挖孔抗滑桩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挖孔抗滑桩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挖孔抗滑桩施工)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岩溶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岩溶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岩溶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岩溶隧道施工)
  • 隧道施工方法及关键施工技术
    一.洞口施工技术 二.进洞施工方法 三.明洞 四.隧道施工方法及关键施工技术 五.几种施工设备
  • 某地铁某区间重叠隧道施工
    内容简介 1 工程概况 某区间隧道从某站出站后,以不太明显的“S”线型接入某站。受沿线建(构) 筑物的限制,2 号竖井以东采用单洞双层隧道,经2 号竖井进行结构变换后,往西约160 m 为上下重叠及过渡单洞分建隧道,以后两洞逐步展开为左右线平面平行单洞分建隧道进入某站。 1. 1 周边环境双洞重叠隧道从2 号竖井开始沿解放路先后穿越笔架山渠、宝安路,在地王大厦北侧展开成平行隧道。线路两侧高楼林立, 地下各种管道、管线分布复杂,其中难度最大的是穿越宽16 m 、高6. 0 m 的笔架山大型排污渠,污水渠底板距隧顶最薄处仅为1.4 m 。 1. 2 工程地质 重叠隧道从竖井开始前60 m~70 m 原生地貌为海冲积平原,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砾砂层,砾质粘性土,下伏燕山期微风化花岗岩。重叠隧道过渡段原生地貌为台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砾质粘性土,下伏燕山期全风化花岗岩。 1. 3 水文地质重叠隧道所处地段地下水基本特征是:地下水位高,水源补给丰富,土层渗透系数大。 2 重叠隧道工程特点 1) 隧道结构形式特殊,埋深浅,自成拱能力差,施工难度大; 2) 爆破震动速度控制较严;
  • 高瓦斯隧道揭煤防突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作业程序 煤层超前探测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钻孔排放瓦斯 防突效果检验 石门揭煤 过石门坎 煤层掘进。 1、煤层超前探测 瓦斯隧道设计中是否有突出危险,施工中可能发生突出,需预测。 (1)探测孔布置 石门工作面在距煤层10m垂距处(岩层破碎时20m),设3个探孔,穿透煤层,进入岩层0.5m以上(取芯),探孔直径φ75mm。 (2)确定煤层位置 用三个钻孔的数据:建立煤层平面方程,求出真倾角θ,视倾角,煤层走向与隧道中线夹角β、煤层厚度d,可确定煤层位置。 2、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采用二步测试法。利用10米(垂距)超前探测孔进行第一次预测,测定煤粉K1值,结合打钻的动力现象(是否顶水、顶钻、卡钻,喷水、喷气,初步确定是否突出。石门工作面距煤层5米(垂距)时,再设3个探孔,进行第二次测定,测定煤粉K1值,瞬间解析压力Pd,瓦斯涌出初速度gH,瓦斯压力P,并观察打钻动力现象,明确煤层的突出危险性,进行揭煤前的最后判定。
  • 某隧道浅埋软岩段明洞暗挖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由于明洞通过山谷,埋层浅、围岩石质差,工期短,施工难度大,故用明洞暗挖的施工方法。 1 明洞表层加固处理 洞顶埋层浅,石质差,在暗挖以前我们对隧道表层进行了处理。沿洞身方向,两侧各加宽5m,采用锚网喷混凝土加固,以使拱顶岩层整体受力增强抵抗力。洞身顶部锚杆根据埋层厚度确定,保证锚杆底部不侵入混凝土衬砌,洞身两侧5m范围内锚杆长度为3.5m;锚杆采用Ф22螺纹钢砂浆锚杆,环向、纵向间距均为1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Ф10圆钢,间距20×20 cm;喷混凝土厚度为20cm。对于原埋层厚在0.5m以内地段约200 m2,在喷混凝土后,浇注C20混凝土,厚30cm,保证洞身开挖时,洞顶不外露。 根据山谷汇水面积及最大降水量情况,沿隧道纵向和山谷两侧环向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水沟为梯形沟,底宽0.6m,上宽2.6m,深1.0m;排水沟为矩型沟,宽2.0m,深1.0m。 2 洞身开挖 因岩层产状平缓,结构组合较差,开挖过程中易产生掉块、顺层塌落,不能全断面开挖,更不能将开挖后的围岩长久暴露。我们选择了上下导坑台阶式开挖,其中上导坑由小导坑引进。在施工中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多循环、强支护、快衬砌”的原则,严格控制超欠挖,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 3.1 小导坑引进 本隧道明洞开挖前,进出口两侧均已开挖到设计位置,考虑到排烟和施工安全,我们选择了在上导坑位置小导坑引进提前贯通,小导坑宽、高均为1.0m。用气腿式凿岩机打眼,眼深1.5m,采用火雷管起爆,微振松动爆破。待爆破、通风、敲帮找顶完毕用人工配合小型装载机出渣。 3.2 上导坑开挖 上导坑开挖是整个洞身开挖的关键性环节,岩层易塌落,安全威胁大,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塌方,无进度、无效益,所以必须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多循环、强支护”的原则。上导坑高4.0m,宽11m;每循环开挖进尺不超过1.5m,采用气腿式凿岩机打眼,火雷管分区分段起爆,减小对拱部围岩的扰动。上导坑开挖须等到明洞表层的加固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才能进行。上导坑开挖前、后做好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下面详叙) 2.3 下导坑开挖 下导坑开挖落后上导坑5米,须等到上导坑支护完成以后,采用中心掏槽预留马 口的开挖方法。马口宽1.0m,马口选择跳槽开挖,槽宽1.0m,间距2m,左右两侧交错进行,采用火雷管起爆,微裂松动爆破。马口开挖后立即架设钢格栅与上导坑钢格栅联接,施作锚网喷支护,完成后再跳槽开挖。下导坑中槽开挖采用毫秒雷管微差起爆,仰拱位置一次开挖到位。装载机出渣。
  • 浅谈高地温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本资料为浅谈高地温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 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公路隧道的施工原则是:施工中应少扰动围岩,尽快施作初期支护,及时量测和反馈,并使断面及早封闭。根据我国的隧道施工经验,可扼要地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具体地说,无论用钻爆或单臂掘进机开挖,必须严格控制,达到成型好、对地层扰动最小的要求,对开挖暴露面及时进行地质描述和喷锚加固,施工全过程应在对周边位移的监控下进行,并及时反馈、修正设计和施工方法。在软弱围岩地段应使断面及早闭合。
  • 某隧道初衬全封闭防水施工方法总结
    本资料为某隧道初衬全封闭防水施工方法总结,某隧道所要穿越的地层为冲-洪积粘土层,残积土质砂岩,为Ⅱ~Ⅲ 类围岩,YDK1+163~YDK1+443.5涌水量300m3/d,YDK0+578.4~YDK1+163段隧道涌水量426 m3/d。基岩裂隙的赋存和运动条件变化较大,含水量、渗透性也变化较大。 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 新奥法隧道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软岩地段施工始终坚持“弱爆破、短进尺、早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组织钻、爆、挖、装、运、锚、衬等机械化作业线;喷砼采用潮喷法;砼衬砌全部采用液压钢模衬砌台车砼泵作业,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新奥法施工程序见《新奥法施工程序框图5.1》。
  • 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隧道洞口段的施工,许多国家的隧道设计、施工规范中,都对洞口段的设计与施工设有专门条款。近年来国外大多提倡隧道进洞顺延山坡坡度,尽量不扰动洞口段岩体的稳定性,采取无洞门的“趋自然状态”形式。国内设计和施工时着重强调“早进晚出”及“保持边仰坡稳定”,要求及时施做洞门,通常采用在预加固结构保护下进行施工。
  •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初探
    摘要:在修建隧道中,常遇到一些不利于施工的特殊地质地段。如膨胀土围岩、黄土、溶洞、断层、松散地层、流沙、岩爆等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断层及破碎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断层及破碎隧道施工)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断层及破碎隧道施工)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严寒地区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严寒地区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严寒地区隧道施工)
  •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岩爆地质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岩爆地质隧道施工)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岩爆地质隧道施工)
  • 轨道交通暗挖区间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xx市轨道交通xx线16工区,包括xx至xx区间、xx车站及xx站后配线三部分。其中需要暗挖的部分为xx至xx区间和后配线。 xx至xx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线路右线全长381.84米,左线全长381.43米,在YCK33+408设置一个施工竖井及横通道。竖井位于区间线路左侧,平面内净空尺寸6×4.6m,深20.75m。 xx站后配线段采用暗挖法施工,长184.32m。本段设1座竖井,竖井中心里程为YGK0+200.075,位于配线段线路终点,竖井兼作风井。竖井平面内净空尺寸4×7.35m,竖井深21.396m。 x~x区间暗挖隧道为双向分离式,标准段洞高5.45m,洞宽5.38m。 xx站后配线段为单线隧道,洞净高7.376m,洞净宽10.58m。 隧道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断面全部采用曲边墙式等截面断面。根据地质情况,对隧道洞口第一环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进洞,其后采用小导管对前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开挖时采用安装格珊钢架、挂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初期支护。 由于本隧道全部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防水要求高,采用1.5mm厚EVA防水板和400g/m2的短纤土工布,衬砌采用C45、P12混凝土。
  • [广东]区间隧道马头门破除专项施工方案20页
    xx站至xx站区间出xx站后,沿深盐路敷设,最后接入xx站,全长939.620m。沿线穿越三座人行天桥,上部交通路况繁忙。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该区间纵断面成“V”型。设置一施工竖井及施工横通道,其中心里程为DK47+343.000,施工竖井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锚喷构筑法围护。覆土厚度为9.5~16.3m,最大纵坡为15.8‰;隧道洞身范围地层情况主要为粉质粘土、全风化岩层及微风化岩石中,局部存在中风化岩层中。地下水位埋深1.85~3.70m,水位高程0.24~2.34m;沿线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土层中的孔隙水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较高,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区间隧道马头门里程为DK47+340.300及DK47+345.700。 xx站至xx站区间设计里程范围为DK46+921.900~DK47+861.520,全长939.620m。附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全~中风化凝灰岩,隧道围岩综合分级为Ⅴ~Ⅲ级。区间主要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左右线中心线相距13m~15m,单洞单线。
  • 某地铁隧道区间左线隧道膨润土防水毯施工方案
    区间左线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防水材料选用膨润土防水毯。该材料为捷高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膨润土防水材料系列产品,包括VOLTEX DS[防滴]膨润土防水毯、WATERSTOP-RX膨润土止水条、BETOSEAL膨润土防水浆和WATERSTOPPAGE膨润土防水粉。其中,膨润土防水毯是防水施工的主要材料,其幅宽4.4m,厚6.4mm,长45.7m;膨润土止水条主要应用于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处的防水;膨润土防水浆主要应用于膨润土防水毯的收边及管线穿越膨润土防水毯时的补强处理;膨润土防水粉主要应用于穿墙管等特殊的防水部位的防水。
  • 北京某铁路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方案
    该区段是×线的控制工程,能否顺利修通将直接影响到全线是否能够如期通车。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的第14 标段周围条件极为复杂,尤其是要近距离穿越两栋高层居民楼,在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必须确保居民楼的绝对安全,而且必须做到施工期间不扰民,因此,安全保障措施必须要绝对可靠,这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