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及接线工程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的鲁北平原,济阳县和章丘市交界处,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气候特征表现为: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湿度大,气候湿热;秋季气温下降,降水剧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为-3.0℃,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为26.8℃,极端最低气温为-26.6℃,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最大季节冻土深度为52cm。 济阳黄河公路大桥在北河套南侧横跨黄河,全长1165.56m,主桥全长820m,引桥全长345.56m。 主桥上部结构为四塔五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部分斜拉桥,塔梁固结,桥跨布置为107m+195m +216m+195m+107m。主桥基础为φ1.8米82~100m超长钻孔灌注群桩;桩顶设承台,承台最大截面尺寸为21.8×19.4×4.0m;桥墩采用矩形截面,迎水面设破冰体,最高墩高14.0m。主塔高32.0m,次主塔高28.0m。主桥梁体为单箱三室变高度斜腹板箱形截面,中腹板为竖直腹板,边腹板为斜腹板,倾斜度为3.68:1,梁高4.0~8.2m,各跨跨中处梁高及边跨直线段梁高采用4.0m,中跨及边跨梁底曲线线型采用二次抛物线。梁体顶面宽21.0m,单侧悬臂长3.5m,梁体底面宽随梁高发生变化。梁段采用挂篮平衡悬臂法施工。
1.1工程概况 相关文件当中规定,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以下方案进行冬季施工,随着气温的回升,根据工地气温监测情况,必须达到连续七昼夜最低气温超过0℃时,方可解除冬季施工相关措施。 目前***特大桥还剩余四座墩身砼未浇筑,支座垫石砼未浇筑,跨104国道特大桥还剩余24座墩身砼未浇筑及部分明挖基础及全部支座垫石未施工,现浇连续梁处未施工,因处于泰安制梁场京向架梁的先架方向,工期紧张,因此需进行冬季施工。金牛山隧道因拆迁问题,至今未能进行洞挖施工,预计在冬季施工,路基及框架箱涵附属工程也预计进行冬季施工。为了保证冬季砼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方案。
二、 工程概况 某特大桥的中心里程桩号为K178+836.75,全长884.5米,主桥上部为83+4×148+83米预应力砼刚构连续箱梁,引桥为3×40米预应力砼预制连续箱梁;下部钻孔灌注桩基础,分离式承台,桥墩为薄壁空心墩,最高墩身高度为80米。 三、 气候状况 本标段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早晚温差较大,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8℃,极端低温为-23.1℃。冬期施工起迄日期为 年10月30日至次年3月31日。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扬沙天气。冬季寒冷干旱,雨雪极少,潮湿系数较小,最大冻深为65 cm. 四、 冬季施工方案 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冬季施工工程质量。依据相关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裢褡沟特大桥2#、3#、4#墩身冬季施工,制定如下具体方案。 1、适用范围 1)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钢筋混凝土施工。 2)室外最低气温高于-20℃。 2、总体原则 1)以暖棚法为主的施工方法; 2)采取泵送砼方式。 施工场地布置见附图一。 3、实施方案 3.1、混凝土拌制 3.1.1、 主要方法 冬季砼拌制,某特大桥计划采用暖棚热拌法。 ① 对C40砼配合比进行调整,掺入早强减水剂;②对水泥进行保温,储藏于暖棚内,保持于暖棚同温;③对沙石料运用蒸汽管直接加热,一般加热时间为4h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