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构造设计及实例介绍(PPT128页)-图一
悬索桥构造设计及实例介绍(PPT128页)-图二
悬索桥构造设计及实例介绍(PPT128页)-图三
悬索桥构造设计及实例介绍(PPT128页)-图四
悬索桥构造设计及实例介绍(PPT128页)-图五
第一阶段 1、整平场地,基坑开挖,边坡防护。 2、桩基施工,承台施工,浇筑塔座。 3、立模浇筑塔柱起步段。 4、安装塔吊和施工电梯。 5、分段浇筑下塔柱至下横梁处,设置下横梁预埋钢筋及模板支架、桁架片的预埋件。 6、继续分段浇筑塔柱至一定高度,塔柱间设置水平支撑。 7、安装下横梁支架并预压。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第一阶段 1、整平场地,基坑开挖,边坡防护。 2、桩基施工,承台施工,浇筑塔座。 3、立模浇筑塔柱起步段。 4、安装塔吊和施工电梯。 5、分段浇筑下塔柱至下横梁处,设置下横梁预埋钢筋及模板支架、桁架片的预埋件。 6、继续分段浇筑塔柱至一定高度,塔柱间设置水平支撑。 7、安装下横梁支架并预压。
根据锚碇分块施工的特点,施工期间分块计算各块前后的基底应力;后浇段完成后,锚碇形成整体,回填土、压重、主缆拉力由锚碇整体承担。正常荷载下分以下三个工况计算基底压应力: 1.锚块、支墩基础各自施工完成 2.后浇段施工,完成回填、压重并施加恒载缆力(成桥状态) 3.常荷载最大缆力 地震力作用下分以下2个工况计算基底压应力: 4.竖向向下地震力+水平向锚后地震力+(恒载缆力-地震缆力) 5.竖向向上地震力+水平向锚前地震力+(恒载缆力+地震缆力)
1. 本桥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拉索体系。 2. 为保护索体不受损伤,每索下端离梁面2.5m高范围外包不锈钢管。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根据锚碇分块施工的特点,施工期间分块计算各块前后的基底应力;后浇段完成后,锚碇形成整体,回填土、压重、主缆拉力由锚碇整体承担。正常荷载下分以下三个工况计算基底压应力: 1.锚块、支墩基础各自施工完成 2.后浇段施工,完成回填、压重并施加恒载缆力(成桥状态) 3.常荷载最大缆力 地震力作用下分以下2个工况计算基底压应力: 4.竖向向下地震力+水平向锚后地震力+(恒载缆力-地震缆力) 5.竖向向上地震力+水平向锚前地震力+(恒载缆力+地震缆力)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