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双线隧道,隧道全长6940m,最大埋深430m。本隧道线路右侧设进口平导和出口平导,平导中线与隧道左线线路中线间距30m进口平导与正洞间设7个横通道,计划采用3个横通道进洞,出口平导与正洞间设6个横通道,计划采用2个横通道进洞,平导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 该隧道属于Ⅰ级风险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址区内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断层、顺层偏压、岩爆;特殊岩土主要有软土及膨胀土;八段围岩极破碎、极软弱、岩溶强烈发育。本隧道地质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带来的安全压力之大均属国内少见。线路纵坡为人字坡,分别为10.5‰、9‰上坡和3‰下坡,隧道最大涌水量68600m3/d。
双线电化铁路隧道,全长5400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通行双层集装箱。本图为无轨运输之斜井设计图,适用于线一般围岩条件。
衬砌类型:
(1)洞口段及井底段设置模筑衬砌,洞身一般情况下设置相应级别的锚喷衬砌。
(2)通过断层破碎带、不良地质软弱围岩段或为满足如地表重要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特殊要求段应设置模筑衬砌。
(3)辅助坑道与正洞相交段应采用模筑混凝土衬砌加强,加强段长度不宜小于10m。
(4)辅助坑道运营期间作为紧急出口通道或救援通道等特殊使用功能时,围岩较差地段锚喷衬砌段应施作套衬。
隧道按40km/h二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全路段隧道采用单洞双向行驶双车道隧道,隧道全部位于路基宽9.0m的路段。交通量:按第15年(2026年)小客车7069pcu/d进行设计。隧道有效净宽:W=0.75+0.25+2×3.50+0.25+0.75=9.00m;隧道有效净高:H=5.00m。隧道围岩进出口段划分为Ⅳ级;中部为Ⅳ~Ⅲ级。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进、出口成洞条件困难段分别设计为Sma、Smc型明洞衬砌。其余地段与其所处围岩(Ⅳ、Ⅲ级)相对应设计为S4a、S4b、S3型复合式衬砌。隧道洞身衬砌采用初期支护、二次支护共同承担荷载结构,用荷载-结构法及地层-结构法进行理论分析。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隧道排水在洞口上边、仰坡外侧设置与地形相应的截排水沟,将边坡水引出隧道区,进入天然沟中排走。Sma型衬砌为明挖法施工,明洞拱墙部外层铺设由土工布、塑料防水板、土工布组成的防水层。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敷设400g/m2土工布和PVC-N(Ⅱ)型塑料防水板组成的防水层外,要求模筑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S8。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水泥混凝土下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隧道监控量测:地质与支护状态观测、地质超前预报、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洞口及浅埋段地表位移等五个必测项目;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压力、锚杆轴力及拉拔力、钢支撑应力、支护与衬砌应力、围岩与弹性波测试、山体边坡稳定性监测等七个选测项目。
……共计60张CAD,设计于2009年
防水设计原则:
1、隧道防排水设计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2、隧道防排水设计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作妥善处理,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排水系统,以保证隧道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3、隧道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防水,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体,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辅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
4、当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侵蚀性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设计内容:
1 斜切式洞门及衬砌,洞口段根据自然形态分为洞口段(斜切衬砌段)和斜切延伸衬砌段。|
2 为配合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两种衬砌,本图按无砟与有砟两种形式设计洞门及洞口段衬砌。|
3 本图按隧道内采用60kg/m钢轨设计。铺设无砟轨道时内轨顶面与无砟轨道道床底面的高度按515mm设计;铺设有砟轨道时,内轨顶面至道砟层底面的高度按766mm(隧道中线处830mm)设计。
4 斜切式洞门洞口检查设备、洞内外水沟连接、名牌及号标布置以及边仰坡防护等设计。
杞*湖最高洪水位1796.51m,正常蓄水位1796.11m,最低工作水位1793.81m。最高洪水位时调蓄水隧道20年一遇的设计泄流量为18m3/s。 杞*湖总库容为19300万m3,下沉湖容为17800万m3,调节湖容为1500万m3,属于多年调节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