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目录 设计说明 隧道一览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隧道主体工程 隧道(正线) 隧道(地质)平面图 隧道(地质)纵断面设计图 隧道洞门结构设计图 隧道洞门位置图 主体结构设计图 隧道衬砌内轮廓与建筑限界图 SMa(明洞)衬砌结构图 SMb(明洞)衬砌结构图 SM(明洞)衬砌配筋图 S5a衬砌结构图 S5a衬砌配筋图 S5a型钢支撑设计图 S5b衬砌结构图 S5b型钢支撑设计图 S4a衬砌结构图 S4a衬砌配筋图 S4a(b)格栅钢架设计图 S4b衬砌结构图 S3衬砌结构图 防排水设计 排水工程平面布置图 衬砌防排水设计图 施工缝、沉降缝防水设计图 路缘沟设计图 灯具安装与接线图 消防设计 消防设施与预留洞室布置图 预留洞室设计图 电力与供配电设计 隧道配电系统与配电房布置图 检修动力接线预埋设计图 电力管沟设计图 电力电缆沟设计图 路缘沟沉沙井设计图 边沟排水管设计图 洞口窨井设计图 电缆沟及人孔井设计 电缆沟及盖板设计图 洞口人孔井设计图 超前支护设计 洞口长管棚设计图 超前小导管设计图 超前锚杆设计图 不良地质处治设计 超前注浆堵水方案图 施工方案 开挖施工方案图 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图 施工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 施工监控量测设计图 浅埋地段地表下沉监测图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设计图 路面及防护装饰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图6 洞内装饰设计图 土工格室植草护坡绿化设计图 灯具安装与接线图 隧道配电系统与配电房布置图 隧道洞外引道照明布置图 检修动力接线预埋设计图 隧道照明布置图 消防设施与预留洞室布置图 路灯井设计图 隧道洞外路灯设计图 预留洞室设计图3 电力管沟设计图 电力电缆沟设计图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施工图42张(新奥法含机电)-图一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施工图42张(新奥法含机电)-图二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施工图42张(新奥法含机电)-图三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施工图42张(新奥法含机电)-图四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施工图42张(新奥法含机电)-图五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施工图42张(新奥法含机电)-图六
资料目录 结构计算书33页 设计说明14页 隧道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总平面图 隧道设计平面图 隧道地质纵断面图 隧道进洞口设计平面图 隧道进洞口设计立面图 隧道进洞口设计侧面图 隧道进洞口明洞回填设计图 隧道出洞口设计平面图 隧道出洞口设计立面图 隧道出洞口设计侧面图 隧道出洞口明洞回填设计图 隧道洞口边仰坡支护设计图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图 隧道偏压明洞衬砌结构设计图 隧道偏压明洞衬砌钢筋图 隧道进洞套拱设计图 隧道进洞管棚支护设计图 隧道Ⅴ级围岩复合衬砌断面图 隧道Ⅴ级围岩复合衬砌格栅钢架设计图(二) 隧道Ⅴ级围岩复合衬砌钢筋布置图 隧道Ⅳ级围岩复合衬砌断面图 隧道施工方案设计图 隧道新奥法量测设计图 隧道防排水设计图 隧道变形缝、施工缝防水设计图 隧道洞内侧沟设计图(三) 隧道路面结构设计图 隧道装饰设计图
资料目录 隧道横断面总体布置图 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图2 明洞衬砌设计图 明洞衬砌配筋设计图 S5a型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S5a型衬砌配筋设计图 S5a型衬砌钢拱架设计图 S5型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S5型衬砌配筋设计图 S5型衬砌钢拱架设计图 S4a型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S4a型衬砌配筋设计图 S4a型衬砌格栅钢架设计图2 S4型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S4型衬砌配筋设计图 S4型衬砌格栅钢架设计图2 S3型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断层带复合式衬砌设计图2 SDC型衬砌钢拱架设计图 SDC型衬砌配筋设计图 行车横洞口主洞加强段衬砌设计图 S3Ca型衬砌配筋设计图 行车横洞口主洞加强段钢架设计图2 行车横洞衬砌设计图 行车横洞口平立面设计图 行车横洞口段衬砌断面图2 行车横洞卷闸门设计图2 行人横洞衬砌设计图2 行人横洞平立面设计图 行人横洞口段衬砌断面图2 行人横洞卷闸门设计图 暗洞进洞口支护设计图3 隧道主洞超前支护及导洞开挖支护设计图5 隧道施工工序图5 监控量测设计图3 洞内路面构造图3 锚杆、钢筋网细部构造图 洞内装饰设计图 衬砌防排水设计图2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设计图 二次衬砌回填注浆设计图 中心水沟设计图 中心水沟沉沙井设计图 中心水沟检查井设计图2 墙脚排水盲沟检查井设计图 主洞电缆沟、排水边沟设计图2 横洞电缆沟、排水边沟设计图3 路缘排水沟沉砂井设计图 消防设备洞设计图2 紧急电话设备洞设计图4 PLC设备洞设计图2 风机预埋件设计图8 风机控制箱设备洞设计图2 照明设备洞设计图2 监控检测等设备洞设计图6
资料目录 设计说明 出口左右线洞门图(施工图)4 洞口平面设计图 隧道洞身纵断面图4 削竹式洞门设计图8 工程量表 隧道超前支护设计图 Ⅲ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Ⅴ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图 Ⅴ级围岩加强衬砌断面设计图 隧道地表截水沟设计图 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图2 隧道洞内装饰设计图 Ⅴ级围岩隧道复合式衬砌二衬配筋设计图 Ⅴ级围岩隧道加强衬砌二衬配筋设计图 Ⅳ级围岩隧道复合式衬砌二衬配筋设计图 Ⅴ级围岩隧道加强衬砌二衬配筋设计图 隧道风机衬砌段二衬配筋设计图2 隧道风机预埋件设计图2 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图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 明洞衬砌断面设计图 隧道平面图(施工图)3 人行横洞设计图 隧道施工方案及步骤设计图 隧道消防预留洞设计图 隧道照明及维修电源箱预埋管设计图 隧道照明灯具平面布置图4 Ⅳ、Ⅴ级围岩隧道中壁支护设计图 Ⅳ、Ⅴ级围岩隧道中壁支护设计图 隧道洞口大管棚设计图
隧道按40km/h二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全路段隧道采用单洞双向行驶双车道隧道,隧道全部位于路基宽9.0m的路段。交通量:按第15年(2026年)小客车7069pcu/d进行设计。隧道有效净宽:W=0.75+0.25+2×3.50+0.25+0.75=9.00m;隧道有效净高:H=5.00m。隧道围岩进出口段划分为Ⅳ级;中部为Ⅳ~Ⅲ级。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进、出口成洞条件困难段分别设计为Sma、Smc型明洞衬砌。其余地段与其所处围岩(Ⅳ、Ⅲ级)相对应设计为S4a、S4b、S3型复合式衬砌。隧道洞身衬砌采用初期支护、二次支护共同承担荷载结构,用荷载-结构法及地层-结构法进行理论分析。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隧道排水在洞口上边、仰坡外侧设置与地形相应的截排水沟,将边坡水引出隧道区,进入天然沟中排走。Sma型衬砌为明挖法施工,明洞拱墙部外层铺设由土工布、塑料防水板、土工布组成的防水层。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敷设400g/m2土工布和PVC-N(Ⅱ)型塑料防水板组成的防水层外,要求模筑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S8。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水泥混凝土下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隧道监控量测:地质与支护状态观测、地质超前预报、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洞口及浅埋段地表位移等五个必测项目;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压力、锚杆轴力及拉拔力、钢支撑应力、支护与衬砌应力、围岩与弹性波测试、山体边坡稳定性监测等七个选测项目。
……共计60张CAD,设计于2009年
本隧道为公路隧道,几何线形设计速度60km/h。 建筑界限: 行车道宽度(w):2x3.5m 路缘带宽(L):2x0.5m 人行道宽(R):2X1.00m …… 共82张。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7.50米;隧道净宽:净-10.5米;隧道限高:净-5.0米;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单洞双向隧道长520m。隧道围岩岩性以千枚岩为主,薄层状,层理厚度一般2~5cm,属震旦系下统富禄组地层,全风化~中风化均有分布。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总体上地下水富水性弱,开挖条件下局部可能出现涌水现象。遂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及强度较大,隧道进出口稳定性较差。区域内地貌为低山丘陵区,海拔140~310m,切割较浅,呈缓坡状倾斜,沟谷多呈“V”形,山坡坡度多在15~25°。山脉走向多呈北北东—南南西向,隧道位于浅切割低山缓坡区。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统富禄组。隧道衬砌结构型式均采用复合式衬砌。洞门型式从环保考虑为削竹式洞门,施工采用直接施作护拱及长管棚以实现拱顶零填挖进暗洞。明洞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衬砌。进洞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初期支护采用径向锚杆、大管棚预注浆、钢拱支撑配合喷射混凝土、超前锚杆。
……
共计58张,设计于2010年
技术标准: 1、设计行车速度:80Km/h 2、设计交通量:近期 10594辆/日 远期 28096辆/日 3、隧道建筑限界 (1)限界净宽:9.75m (2)行车道宽度:2x3.75m (3)限界净高:5.0m (4)行驶方向:单向行驶。 4、设计荷载 汽车一超20级,挂车-120级; ...... 隧道概况: 隧道上下行分离设置,分离式路基设计线间距29.24m,隧道轴线直线段间距39.24m,左线隧道长1695m,右线隧道长1715.687m。 ...... 设计于2001年,共85张CAD设计图。
㈢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3、《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隧道)》(日本道路公团) 4、《公路隧道施工规范》(JTJ042-94)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㈣ 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车速 隧道几何线形、断面净空按100km/h设计。 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80km/h设计。 (2)隧道净空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及《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确定如下: 建筑限界基本宽度: 行 车 道:W—3×3.75 路 缘 带:S—2×0.75m 侧向宽度:C—2×0.50m 检 修 道:J—0.75m 总基本宽度为: 14.5m ㈤ 隧道设计概述 ⑴ 明洞 明洞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等截面直墙式衬砌结构,厚度80cm。 ⑵ 暗洞衬砌结构 暗洞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形式。初期支护以锚杆和钢纤维喷砼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筑砼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防水排水夹层。 ① 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参数确定参考了国内外类似工程基础上进行拟定。 ② 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采用C30泵送自防水砼结构,抗渗标号达S10。 二次衬砌Ⅳ类围岩区段,按构造设计;Ⅱ、Ⅲ类围岩区段按部分承载结构计算,计算模型为荷载结构体系,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防水层只传递径向力。计算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J026—90)规定进行。
资料目录 设计说明 隧道结构图58张 侧石构造配筋图5张 变形缝设计图1 U形槽设计图28张 抗拔桩详图 地基加固处理图 隧道暗埋段钢筋构造图13 地铁预留通道钢筋构造图3 洞口挡墙钢筋构造图 人行横通道钢筋加固图 人行横通道构造图2 车行横通道钢筋加固图 泵房钢筋构造图5 匝道立面图及钢筋构造图20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标准断面图10 隧道立面图8
桥梁上部结构跨径为20m、4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桩径1.8m。桥墩采用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墩采用变截面柱式墩,第一节墩柱直径为1.6m,第二节墩柱直径为1.8m,桩基直径为2.0m;桥墩采用空心薄壁墩配承台群桩基础。预应力空心板桥,采用重力式U型台及桩柱式台,扩大基础,简支结构体系,桥面连续。
路基含填方路基、挖方路基、陡坡路堤、桥涵过渡段路基、低填浅挖路基、填挖交界路基、特殊路基、高填深切路基等。路基防护型式应采用以生态植物防护为主、圬工防护为辅的方式。
本课题为洛阳市XX高速公路NO.X标段施工图设计。该高速公路是河南省规划的“五纵、四横、六通道”公路骨架中的“第四纵”,是河南省西部地区南北向公路运输的主要通道。本项目的将设对实现洛阳市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的作用,同时对于沟通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完善河南省骨架公路网布局,缓解河南省南北向交通压力,提高路网整体效益,发挥要先旅游资源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美国,高速公路作为道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公路运输快速、灵活、安全,并与其它运输方式联接方便,覆盖面广。1996年,美国运输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其中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高速公路已覆盖国土的80%,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本课题主要包括路线平、纵、横断面三维设计,其中包括: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设计符合国家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在整个设计中,以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标准,以达到安全、经济、协调的效果。 1.1 路线平面线形设计 1.1.1平原高速公路设计要求及特点 1.平原地区公路路线特点: 平原地区地形对路线的限制不大,路线的基本线形,多顺直短捷,如在两控制点之间既无地物、地质等障碍,也无应迁就的风景、文物及居民点等,则与两控制点直线连线相吻合的路线是最理想的,,这只有在荒芜人烟的草原和海边滩涂才有可能。而在一般地区,农田密布,灌溉渠道网纵横交错、城镇、工业区较多,居民点也比较密集,由于这些原因,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和性质,有的需要靠近它,有的需要避绕,从而产生了路线的转折,虽然增厂了距离,但这也是必要的,因此平原地区选线,先是把路线总方向内所规定绕过的地点,如城镇、工厂、农场、乡村以及风景文物地点作为控制点,然后在大控制点之间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农田的优劣及地理分布情况,确定哪里可以穿过,哪里应该饶行,从而建立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控制点之间以直线为主,在直达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使路线的平纵断面配合好。 2.平原高速公路设计要求及特点 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应为汽车专用全程控制出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较高,要求设计行车速度达到100km/h;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4000m,一般最小半径700m,极限最小半径400m;竖曲线最大纵坡不大于4%,坡段最小长度不小于250m,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6500m,一般最小半径10000m,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00,一般最小半径4500m,竖曲线最小长度85m;路基顶宽不小于23m;设计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要达到这样高的技术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设计时不但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当地经济、土地资源,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劳动力状况诸多因素的限制,这要求我们在路线设计时要做到规范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规范的同时,灵活应用规范,努力做到实用与经济相结合。 1.1.2道路等级的确定 该高速公路是河南省规划的“五纵、四横、六通道”公路骨架中的“第四纵”,是河南省西部地区南北向公路运输的主要通道。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实行全部控制出入和收费管理制式。 1.已知设计资料 设计交通量:11213辆/日(折合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 2. 公路等级确定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定该公路为高速公路四车道,设计车速为100km/h。 3. 查相关资料确定主要技术标准 ⑴ 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二级服务水平。 ⑵ 路线 ① 车道宽度 当设计车速为100km/h时,车道宽度为3.75m ② 路基横断面布置 本项目施工图设计标准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全宽为26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0.75米(土路肩)+2.5米(硬化路肩)+0.5米(路缘带)+2x3.75米(行车道)+0.75米(路缘带)+2米(中央分隔带)+0.75米(路缘带)+2x3.7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2.5米(硬化路肩)+0.75米(土路肩)。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米,中心为 56.6cm钢筋砼新泽西护栏,设计标高位于分隔带边缘。 ③ 停车视距:160m。 2009年6月。
本设计主要对大乌江公路隧道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首先对隧道进行了主体工程设计,其中包括隧道平面线形设计,隧道横纵断面设计,衬砌内轮廓和隧道长度等;并且对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支护参数进行确定,包括锚杆直径长度、喷射混凝土厚度和二次衬砌厚度,并进行了相关的隧道衬砌结构力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