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标准和依据: 1、设计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2、桥面宽度:桥梁与路基同宽,双幅分离式0.5m(防撞护拦)+净11.50m(行车道)+0.5m(防撞护拦)+1m(中央分隔带)+0.5m(防撞护拦)+净11.50m(行车道)+0.5m(防撞护拦),全宽26.00m。 3、桥面横坡:由桥梁中心线向两侧各设2%横坡,由盖梁弯折调整。 4、桥面铺装:10cm水泥混凝土+12cm沥青混凝土。 5、坐标及高程系统:坐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 6、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 ,按Ⅷ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二、目录: SV-1-01 全桥工程数量表 SV-1-02 桥位平面布置图 SV-1-03 桥型总体布置图 SV-1-04 桩位坐标表 SV-1-05 桥梁墩台标高表 SV-1-06 桥台一般构造图 SV-1-07 桥台桩基钢筋构造图 SV-1-08 桥台盖梁钢筋构造图 SV-1-09 桥台台背、耳墙钢筋构造图 SV-1-10 桥墩一般构造图 SV-1-11 桥墩桩基钢筋构造图 SV-1-12 桥墩盖梁钢筋构造图 SV-1-13 防震挡块配筋图 SV-1-14 桥梁标准横断面 SV-1-15 板梁一般构造图 SV-1-16 板梁配筋图(中板) SV-1-17 板梁配筋图(边板) SV-1-18 桥面连续构造图 SV-1-19 桥面铺装构造图 SV-1-20 伸缩缝构造图 SV-1-21 防震锚拴构造图 SV-1-22 支座构造图 SV-1-23 泄水管构造图 SV-1-24 防撞护栏构造及配筋图 SV-1-25 桥台搭板一般构造图 SV-1-26 搭板钢筋构造图 SV-1-27 桥台锥坡构造图
省级道路一级公路荷载3跨10米小桥设计图-图一
省级道路一级公路荷载3跨10米小桥设计图-图二
省级道路一级公路荷载3跨10米小桥设计图-图三
墩帽:1 台帽:2 10米拱:3 22米拱:4 6.314米拱:5 桥面板:6 管理用房:7 10米搭板:8 中间台帽:9 桥面栏杆:10 游道:11
内容简介 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及详图、刚架施工图、系杆、屋面水平支撑平面布置图、系杆、屋面水平支撑详图、柱间支撑施工图、屋面檩条、拉条及隅撑平面布置图共8张图纸。
道路等级:一级公路。荷载等级:公路-I级。桥面宽度:净2-10.75m。通航净空:规划三级,净空标准:70×7.0m,最高通航水位为10.393m(85国家高程)。地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度。
桥梁斜桥正做,交叉角度为95.5°。上部结构主桥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采用刚性系杆刚性拱,柔性吊杆。跨径为87.56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1/5,矢高17m。拱肋采用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每个钢管外径80cm,拱肋高为195cm,钢管及腹板壁厚1.2cm引桥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成为左幅(15x25+25.14+87.56+25.14+15x25)m,右幅(14x25+2x25.07+87.56+2x25.07+
14x25)m,桥梁全长890.12m。25m跨径的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1.4m,腹板厚18cm,顶底板厚18cm,每幅桥由4片箱梁组成。下部结构为柱式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或扩大基础。主桥上部结构系杆采用支架现浇、钢管拱分段拼装,引桥施工方法为预制安装。装配式箱梁桥墩、桥台按照径向布置,采用弯桥折做,用护栏调整为曲线。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采用弯桥直做,桥面加宽22cm,桥梁顺桥向中心线平分桥跨中心线处圆曲线的外矢距,用护栏调整为曲线,拱桥两端内外弧长差由端横梁宽度调整。每个墩柱均为矩形截面,外侧墩柱尺寸1.8×2.5m,采用2根桩基,中间墩柱尺寸3.5×2.5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
主要材料:C50、C40、C30、C25混凝土;拱桥系杆、横梁及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符合ASTM A416-97a标准的
Фj15.24mm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松弛率小于2.5%,弹性模量Ep=1.95×105MPa。拱桥吊杆采用Фj7mm高强钢丝,其标准强度fpk=1670MPa,松弛率为2.5%。普通钢筋HRB335螺纹钢筋。吊杆预埋钢管采用无缝钢管,吊杆外套管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拱桥系杆、横梁及装配式箱梁采用OVM型锚具及配套设备,金属波纹管成孔,钢带厚度不小于0.3mm。吊杆采用OVMLZM7-I型专用吊杆锚具及配套设备。拱桥采用盆式橡胶支座,装配式箱梁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外侧及内侧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组合式防撞护栏。伸缩缝采用D80型、D160型伸缩缝……共计96张CAD,设计于2005年
设计标准:
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80km/h;
路基宽度:24.5m;
设计荷载:公路—I级;
最大纵坡:5%;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0m;
行车道宽度2×11.25m。
为使倒虹吸水流畅通,进出水槽应有一定的水位差,可用抬高进水渠顶和降低出水渠底的方法取得,敷设完毕之涵身和水井均需满足管长每10米渗漏不超过8公斤/小时之24小时闭水实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回填。所有回填土均需严格夯实,其密度应达到95%以上,管节两侧一米及管顶50厘米范围内用石灰土(含灰量9%)按每层10厘米分层夯实。所有回填土均需严格夯实,其密度应达到95%以上,管节两侧一米及管顶50厘米范围内用石灰土(含灰量9%)按每层10厘米分层夯实。